七十四首
辛醜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鄭州
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歸人猶自念庭闈,
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隴隔,惟見烏帽出複沒。
苦寒念爾衣裘薄,獨騎瘦馬踏殘月。路人行歌居人樂,
僮仆怪我苦淒惻。亦知人生要有別,但恐歲月去飄忽。
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君知此意不可忘,
慎勿苦愛高官職①。
①公自注:嚐有夜雨對床之言,故雲爾。
和子由踏青
東風陌上驚微塵,遊人初樂歲華新。人閑正好路傍飲,
麥短未怕遊車輪。城中居人厭城郭,喧闐曉出空四鄰。
歌鼓驚山草木動,簞瓢散野烏鳶馴。何人聚眾稱道人,
遮道賣符色怒瞋。宜蠶使汝繭如甕,宜畜使汝羊如麕。
路人未必信此語,強為買服禳新春。道人得錢徑沽酒,
醉倒自謂吾符神。
○前八句敘踏青,後八句就道人賣符生波。
和子由蠶市
蜀人衣食常苦艱,蜀人遊樂不知還。千人耕種萬人食,
一年辛苦一春閑。閑時尚以蠶為市,共忘辛苦逐欣歡。
去年霜降砍秋荻,今年箔積如連山。破瓢為輪土為釜,
爭買不翅金與紈。憶昔與子皆童丱,年年廢書走市觀。
市人爭誇鬥巧智,野人喑啞遭欺謾。詩來使我感舊事,
不悲去國悲流年。
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
西方真人誰所見,衣被七寶從雙狻。當時修道頗辛苦,
柏生兩肘烏巢肩。初如濛濛隱山玉,漸如濯濯出水蓮。
道成一旦就空滅,奔會四海悲人天。翔禽哀響動林穀,
獸鬼躑躅淚迸泉。龐眉深目彼誰子,繞床彈指性自圓。
隱如寒月墮清晝,空有孤光留故躔。春遊古寺拂塵壁,
遺像久此霾香煙。畫師不複寫名姓,皆雲道子口所傳。
縱橫固已蔑孫鄧,有如巨鱷吞小鮮。來詩所誇孰與比,
安得攜掛其旁觀。
石鼓歌
冬十二月歲辛醜,我初從政見魯叟。舊聞石鼓今見之,
文字鬱律蛟蛇走。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後。強尋偏傍推點畫,
時得一二遺八九。我車既攻馬亦同,其魚維貫之柳①。
古器縱橫猶識鼎,眾星錯落僅名鬥。模糊半已似瘢胝,
詰曲猶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隱雲霧,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戰偶然存,獨立千載誰與友。上追軒頡相唯諾,
下揖冰斯同②。憶昔周宣歌鴻雁,當時籀史變蝌蚪。
厭亂人方思聖賢,中興天為生耆耈。東征徐虜闞虓虎,
北伏犬戎隨指嗾③。象胥雜遝貢狼鹿,方召聯翩賜圭卣。
遂因鼓鼙思將帥,豈為考擊煩矇瞍。何人作頌比嵩高,
萬古斯文齊岣嶁。勳勞至大不矜伐,文武未遠猶忠厚。
欲尋年歲無甲乙,豈有名字記誰某④。自從周衰更七國,
竟使秦人有九有。掃除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
當年何人佐祖龍,上蔡公子牽黃狗。登山刻石頌功烈,
後者無繼前者偶。皆雲皇帝巡四國,烹滅強暴救黔首。
六經既已委灰塵,此鼓亦當遭擊掊。傳聞九鼎淪泗上,
欲使萬夫沉水取。暴君縱欲窮人力,神物義不汙秦垢。
是時石鼓何處避,無乃天工令鬼守。興亡百變物自閑,
富貴一朝名不朽。細思物理坐歎息,人生安得如汝壽⑤。
①公自注:其詞雲:“我車既攻,我馬亦同。”又雲:“其魚維何?維維鯉;何以貫之?維楊與柳。”惟此六句可讀,餘多不可通。②以上推尋字體。③伏:一作伐。④以上敘石鼓為周宣王時作。⑤以上論鼓不為秦所掊擊。
王維吳道子畫
何處訪吳畫,普門與開元。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摩詰本詩老,佩芷襲芳蓀。今觀此壁畫,亦若其詩清且敦。祇園弟子盡鶴骨,心如死灰不複溫。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摩詰得之於象外,有如仙翮謝籠樊。吾觀二子皆神俊,又於維也斂衽無間言。
維摩像唐楊惠之塑在天柱寺
昔者子輿病且死,其友子祀往問之。跰鑒井自歎息,
造物將安以我為。今觀古塑維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龜。
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變化浮雲隨。至人豈不碩且好,
身雖未病心已疲。此叟神完中有恃,談笑可卻千熊羆。
當其在時或問法,俯首無言心自知。世今遺像兀不語,
與昔未死無增虧。田翁俚婦那肯顧,時有野鼠銜其髭。
見之使人每自失,誰能與結無言師。
秦穆公墓
橐泉在城東,墓在城中無百步。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識公墓。昔公生不誅孟明,豈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齊之二子從田橫。古人感一飯,尚能殺其身。今人不複見此等,乃以所見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傷。
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
人生百年寄鬢須,富貴何啻葭中莩。惟將翰墨留染濡,
絕勝醉倒蛾眉扶。我今廢學如寒竽,久不吹之澀欲無。
歲雲暮矣嗟幾餘,欲往南溪侶禽魚。秋風吹雨涼生膚,
夜長耿耿添漏壺。窮年弄筆衫袖烏,古人有之我願如。
終朝危坐學僧趺,閉門不出閑履鳧。下視官爵如泥淤,
嗟我何為久踟躕。歲月豈肯與汝居,仆夫起餐秣吾駒。
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穀宿於南山中蟠龍寺
橫槎晚渡碧澗口,騎馬夜入南山穀。穀中暗水響瀧瀧,
嶺上疏星明煜煜。寺藏岩底千萬仞,路轉山腰三百曲。
風生饑虎嘯空林,月黑驚麏竄修竹。入門突兀見深殿,
照佛青熒有殘燭。愧無酒食待遊人,旋斫杉鬆煮溪蔌。
板閣獨眠驚旅枕,木魚曉動隨僧粥。起觀萬瓦鬱參差,
日亂千岩散紅綠。門前商賈負椒荈,山後咫尺連巴蜀。
何時歸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飛鵠。
陂魚①
霜筠細破為雙掩,中有長魚如臥劍。紫荇穿腮氣慘淒,
紅鱗照座光磨閃。攜來雖遠鬣尚動,烹不待熟指先染。
坐客相看為解顏,香粳飽送如填塹。早歲嚐為荊渚客,
黃魚屢食沙頭店。濱江易采不複珍,盈尺輒棄無乃僭。
自從西征複何有,欲致南烹嗟久欠,遊鰷瑣細空自腥,
亂骨縱橫動遭砭,故人遠饋何以報。客俎久空驚忽贍,
東道無辭信使頻,西鄰幸有庖齏釅。
①公自注:陂在鄠縣。
司竹監燒葦園因召都巡檢柴
貽勖左藏以其徒會獵園下
官園刈葦歲留槎,深冬放火如紅霞。枯槎燒盡有根在,
春雨一洗皆萌芽。黃狐老兔最狡捷,賣侮百獸常矜誇。
年年此厄竟不悟,但愛蒙密爭來家。風回焰卷毛尾熱,
欲出已被蒼鷹遮①。野人來言此最樂,徒手曉出歸滿車。
巡邊將軍在近邑,呼來颯颯從矛叉。戍兵久閑可小試,
戰鼓雖凍猶堪撾。雄心欲搏南澗虎,陣勢頗學常山蛇。
霜幹火烈聲爆野,飛走無路號且呀。迎人截來砉逢箭,
避犬逸去窮投罝。擊鮮走馬殊未厭,但恐落日催棲鴉。
弊旗仆鼓坐數獲,鞍掛雉兔肩分麚②。主人置酒聚狂客,
紛紛醉語晚更嘩。燎毛燔肉不暇割,飲啖直欲追羲媧。
青丘雲夢古所吒,與此何啻百倍加。苦遭諫疏說夷羿,
又被賦客嘲淫奢。豈如閑官走山邑,放曠不與趨朝衙。
農工已畢歲雲暮,車騎雖少賓殊佳。酒酣上馬去不告,
獵獵霜風吹帽斜③。
①自此以上言狐兔歲藏葦中,敘獵之地。②以上正賦獵事。③以上獵罷置酒。
王頤赴建州錢監求詩及草書
我昔識子自武功,寒廳夜語尊酒同。酒闌燭盡語不盡,
倦仆立寐僵屏風。丁寧勸學不死訣,自言親受方瞳翁。
嗟予聞道不早悟,醉夢顛倒隨盲聾。邇來憂患苦摧剝,
意思蕭索如霜蓬,羨君顏色愈少壯,外慕漸少由中充。
河車挽水灌腦黑,丹砂伏火入頰紅。大梁相逢又東去,
但道何日辭樊籠。未能便乞句漏令,官曹似是錫與銅。
留詩河上慰離別,草書未暇緣匆匆。
石蒼舒醉墨堂
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何用草書誇神速,
開卷惝怳令人愁。我嚐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
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遊。近者作堂名醉墨,
如飲美酒銷百憂。乃知柳子語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於此藝亦雲至,堆牆敗筆如山丘。興來一揮百紙盡,
駿馬倏忽踏九州。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
胡為議論獨見假,隻字片紙皆藏收。不減鍾張君自足,
下方羅趙我亦優。不須臨池更苦學,完取絹素充衾裯。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①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
今日棲遲那可追。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暇窺園葵。
朅來東遊慕人爵,棄去舊學從兒嬉。狂謀謬算百不遂,
惟有霜鬢來如期。故山鬆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與君未可較得失,
臨別惟有長嗟谘。
送任伋通判黃州兼寄其兄孜①
吾州之豪任公子,少年盛壯日千裏。無媒自進誰識之,
有才不用今老矣。別來十年學不厭,讀破萬卷詩愈美。
黃州小郡夾溪穀,茅屋數家依竹葦。知命無憂子何病,
見賢不薦誰當恥。平原老令更可悲,六十青衫貧欲死。
桐鄉遺老至今泣,潁川大姓誰能箠。因君寄聲問消息,
莫對黃鷂矜爪觜。
①王注:孜時為簡州平泉令,字師聖;伋字師中。皆名士,眉人也。東坡謂之大任、小任。兄弟於慶曆間登第。
送呂希道知和州①
去年送君守解梁,今年送君守曆陽。年年送人作太守,
坐受塵土堆胸腸。君家聯翩三將相,富貴未已今方將。
鳳雛驥子生有種,毛骨往往傳諸郎。觀君崛鬱負奇表,
便合劍佩趨明光。胡為小郡屢奔走,征馬未解風帆張。
我生本自便江海,忍恥未去猶傍徨。無言贈君有長歎,
美哉河水空洋洋。
①施注:呂希道,字景純,河東人,丞相文靖公之孫,翰林侍讀學士公綽之子,曆知解、和、滁、汝、澶、湖、亳七州。
送文與可出守陵州
壁上墨君不解語,見之尚可消百憂。而況我友似君者,
素節凜凜欺霜秋。清詩健筆何足數,逍遙齊物追莊周。
奪官遣去不自覺,曉梳脫發誰能收。江邊亂山赤如赭,
陵陽正在千山頭。君知遠別懷抱惡,時遣墨君解我愁。
送劉道原歸覲南康①
晏嬰不滿六尺長,高節萬仞陵首陽。青衫白發不自歎,
富貴在天那得忙。十年閉戶樂幽獨,百金購書收散亡。
朅來東觀弄丹墨,聊借舊史誅奸強。孔融不肯下曹操,
汲黯本自輕張湯。雖無尺箠與寸刃,口吻排擊含風霜。
自言靜中閱世俗,有似不飲觀酒狂。衣巾狼藉又屢舞,
傍人大笑供千場。交朋翩翩去略盡,惟我與子猶傍徨。
世人共棄君獨厚,豈敢自愛恐子傷。朝來告別驚何速,
歸意已逐征鴻翔。匡廬先生古君子,掛冠兩紀鬢未蒼。
定將文度置膝上,喜動鄰裏烹豬羊。君歸為我道名姓,
幅巾他日容登堂。
①施注:劉道原,名恕,筠州人。介甫執政,道原在館閣,欲引置條例司,固辭。是時,介甫權震天下,人不敢忤,而道原憤憤欲與之校。又條陳所更法令不合眾心者,至麵刺其過。介甫怒,變色,道原不以為意。或稠人廣坐,對其門生誦言得失,無所避,遂與之絕。此詩端為介甫而發,以孔融、汲黯比道原,曹操、張湯況介甫;又雲“雖無尺箠與寸刃,口吻排擊含風霜”,益著其麵折之實也。
歐陽少師令賦所蓄石屏
何人遺公石屏風,上有水墨希微蹤。不畫長林與巨植,獨畫峨嵋山西雪嶺上萬歲不長之孤鬆。崖崩澗絕可望不可到,孤煙落日相溟濛。含風偃蹇得真態,刻畫始信天有工。我恐畢宏韋偃死葬虢山下,骨可朽爛心難窮。神機巧思無所發,化為煙霏淪石中。古來畫師非俗士,摹寫物象略與詩人同。願公作詩慰不遇,無使二子含憤泣幽宮。
陪歐陽公宴西湖①
謂公方壯鬢似雪,謂公已老光浮頰。朅來湖上飲美酒,
醉後劇談猶激烈。湖邊草木新著霜,芙蓉晚菊爭煌煌。
插花起舞為公壽,公言百歲如風狂。赤鬆共遊也不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