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君離合我酸辛,此事今無古或聞。長陵朅來見大姊,
仲孺豈意逢將軍。開皇苦桃空記麵,建中天子終不見。
西河郡守誰複譏,潁穀封人羞自薦。
○末引六事作收,別是一種章法。
將之湖州戲贈莘老
餘杭自是山水窟,側聞吳興更清絕。湖中橘林新著霜,
溪上苕花正浮雪。顧諸茶芽白於齒,梅溪木瓜紅勝頰。
吳兒膾縷薄欲飛,未去先說饞涎垂。亦知謝公到郡久,
應怪杜牧尋春遲。鬢絲隻好對禪榻,湖亭不用張水嬉。
鴉種麥行
霜林老鴉閑無用,畦東拾麥畦西種。畦西種得青猗猗,
畦東已作牛尾稀。明年麥熟芒攢槊,農夫未食鴉先啄。
徐行俯仰若自矜,鼓翅跳踉上牛角。憶昔舜耕曆山鳥為
耘,如今老鴉種麥更辛勤。農夫羅拜鴉飛起,勸農使者
來行水。
用和人求筆跡韻寄莘老
君不見夷甫開三窟,不如長康號癡絕。癡人自得終天年,
智士死智罪莫雪。困窮誰要卿料理,舉頭看山笏拄頰。
野鳧翅重自不飛,黃鶴何事兩翼垂。泥中相從豈得久,
今我不往行恐遲。江夏無雙應未去,恨無文字相娛嬉①。
①公自注:黃庭堅,莘老婿,能文。
畫魚歌①
天寒水落魚在泥,短鉤畫水如耕犁。渚浦拔折藻荇亂,
此意豈複遺鰍鯢。偶然信手皆虛擊,本不辭勞幾萬一②。
一魚中刃百魚驚,蝦蟹奔忙誤跳擲。漁人養魚如養雛,
插竿貫笠驚鵜鶘。豈知白挺鬧如雨,攪水覓魚嗟已疏。
①公自注:湖州道上作。施雲:畫,胡麥切,音義並同“劃”。以鉤劃魚,今三吳水鄉往往有之。②幾:同“冀”。
吳中田婦歎①
今年粳稻熟苦遲,庶見霜風來幾時。霜風來時雨如瀉。
杷頭出菌鐮生衣。眼枯淚盡雨不盡,忍見黃穗臥青泥。
茅苫一月隴上宿,天晴獲稻隨車歸。汗流肩赬載入市,
價賤乞與如糠粞。賣牛納稅拆屋炊,慮淺不及明年饑。
官今要錢不要米,西北萬裏招羌兒。龔黃滿朝人更苦,
不如卻作河伯婦。
①公自注:和賈收韻。
遊道場山何山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雲峰下幽穀。我從山水窟中來,
尚愛此山看不足。陂湖行盡白漫漫,青山忽作龍蛇盤。
山高無風鬆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山僧不放山泉出,
屋底清池照瑤席。階前合抱香入雲,月裏仙人親手植。
出山回望翠雲鬟,碧瓦朱欄縹緲間。白水田頭問行路,
小溪深處是何山。高人讀書夜達旦,至今山鶴鳴夜半。
我今廢學不歸山,山中對酒空三歎。
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並寄其弟惠山老①
鴛鴦湖邊月如水,孤舟夜榜鴛鴦起。平明係纜石橋亭,
慚愧冒寒髯禦史。結交最晚情獨厚,論心無數今有幾。
寂寞抱關歎蕭生,耆老執戟哀楊子。怪君顏采卻秀發,
無乃遷謫反便美。天公欲困無奈何,世人共抑真疏矣②。
毗陵高山錫無骨,陸子遺味泉冰齒。賢哉仲氏早拂衣,
占斷此山長洗耳。山頭望湖光潑眼,山下濯足波生指。
儻容逸少問金堂,記與嵇康留石髓。
①惠山老:一作惠山山人。②已上贈錢安道,以下寄其弟惠山老。
法惠寺橫翠閣
朝見吳山橫,暮見吳山從。吳山故多態,轉側為君容。
幽人起朱閣,空洞更無物。惟有千步岡,東西作簾額。
春來故國歸無期,人言秋悲春更悲。已泛平湖思濯錦,
更看橫翠憶峨眉。雕欄能得幾時好,不獨憑欄人易老。
百年興廢更堪哀,懸知草莽化池台。遊人尋我舊遊處,
但覓吳山橫處來。
往富陽新城李節推先行三日留風水洞見待
春山磔磔鳴春禽,此間不可無我吟。路長漫漫傍江浦,
此間不可無君語。金鯽池邊不見君,追君直過定山村。
路人皆言君未遠,騎馬少年清且婉。風岩水穴舊聞名,
隻隔山溪夜不行。溪橋曉溜浮梅萼,知君係馬岩花落。
出城三日尚迤遲,妻孥怪罵歸何時。世上小兒誇疾走,
如君相待今安有。
自普照遊二庵
長鬆吟風晚雨細,東庵半掩西庵閉。山行盡日不逢人,
裛裛野梅香入袂。居僧笑我戀清景,自厭山深出無計。
我雖愛山亦自笑,獨往神傷後難繼。不如西湖飲美酒,
紅杏碧桃香覆髻。作詩寄謝采薇翁,本不避人那避世。
月兔茶
環非環,玦非玦,中有迷離玉兔兒,一似佳人裙上月。
月圓還缺缺還圓,此月一缺圓何年。君不見,鬥茶公子
不忍鬥小團,上有雙銜綬帶雙飛鸞。
薄命佳人
雙頰凝酥發抹漆,眼光入簾珠的。故將白練作仙衣,
不許紅膏汙天質。吳音嬌軟帶兒癡,無限閑愁總未知。
自古佳人多命薄,閉門春盡楊花落。
於潛令刁同年野翁亭
山翁不出山,溪翁長在溪①。不如野翁來往溪山間,
上友麋鹿下鳧鷖。問翁何所樂,三年不去煩推擠。
翁言此間亦有樂,非絲非竹非蛾眉。山人醉後鐵冠落,
溪女笑時銀櫛低。我來觀政問風謠,皆雲吠犬足生氂。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長使山人索漠溪女啼②。
①公自注:前二令作二翁亭。②公自注: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鐵冠。於潛婦女皆插大銀櫛,長尺許,謂之“蓬遝”。
於潛女
青裙縞袂於潛女,兩足如霜不穿屨。沙鬢發絲穿檸,
蓬遝障前走風雨。老濞宮妝傳父祖,至今遺民悲故主。
苕溪楊柳初飛絮,照溪畫眉渡溪去。逢郎樵歸相媚嫵,
不信姬薑有齊魯。
於潛僧綠筠軒
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與臨安令宗人同年劇飲
我雖不解飲,把盞歡意足。試呼白發感秋人,
令唱黃雞催曉曲。與君登科如隔晨,敝袍霜葉空殘綠。
如今莫問老與少,兒子森森如立竹。黃雞催曉不須愁,
老盡世人非我獨。
東陽水樂亭①
君不學白公引涇東注渭,五鬥黃泥一鍾水。又不學歌舒
橫行西海頭,歸來羯鼓打涼州。但向空山石壁下,愛此
有聲無用之清流。流泉無弦石無竅,強名水樂人人笑。
慣見山僧已厭聽,多情海月空留照。洞庭不複來軒轅,
至今魚龍舞鈞天。聞道磬襄東入海,遺聲恐在海山間。
鏘然澗穀含宮徵,節奏未成君獨喜。不須寫入薰風弦,
縱有此聲無此耳。
①公自注:為東陽令王都官概作。
宿海會寺
籃輿三日山中行,山中信美少曠平。下投黃泉上青冥,
線路每與猿猱爭。重樓束縛遭澗坑,兩股酸哀饑腸鳴。
北渡飛橋踏彭鏗,繚垣百步如古城。大鍾橫撞千指迎,
高堂延客夜不扃。杉槽漆斛江河傾,本來無垢洗更輕。
倒床鼻息四鄰驚,如五鼓天未明。木魚呼粥亮且清,
不聞人聲聞履聲。
再遊徑山
老人登山汗如濯,倒床困臥呼不覺。覺來五鼓日三竿,
始信孤雲天一握①。平生未省出艱險,兩腳慣曾行犖確。
含暉亭上望東溟,淩霄峰頭挹南嶽。共愛絲杉翠絲亂,
誰見玉芝紅玉琢。白雲何事自來往,明月長圓無晦朔②。
塚上雞鳴猶憶欽,山前鳳舞遠徵璞。雪窗馴兔元不死,
煙嶺孤猿苦難捉。從來白足傲生死,不怕黃巾把刀槊。
榻上雙痕凜然在,劍頭一吷何須角③。嗟我昏頑晚聞道,
與世齟齬空多學。靈水先除眼界花,清詩為洗心源濁。
騷人未要逃競病,禪老但喜聞剝啄。此生更得幾回來,
從今有暇無辭數。
①公自注:古語雲:“孤雲兩角,去天一握。”②公自注:山有白雲峰、明月庵。③公自注:以上皆山中故事。
送杭州杜戚陳三掾罷官歸鄉①
秋風摵摵鳴枯蓼,船閣荒村夜悄悄。正當逐客斷腸時,
君獨歌呼醉連曉。老夫平生齊得喪,尚戀微官失輕矯。
君今憔悴歸無食,五鬥未可秋毫小。君言失意能幾時,
月啖蝦蟆行複皎。殺人無驗中不快,此恨終身恐難了。
徇時所得無幾時,隨手已遭憂患繞。期君正似種宿麥,
忍饑待食明年。
①施注:公《烏台詩話》:熙寧五年,杭州錄參杜子方、司戶陳珪、司理戚秉道,各為承勘本州姓裴人家女使夏沈香投井及姓裴人女身死不明事。本路提刑陳睦舉駁,差秀州通判張若濟重勘,決殺夏沈香,三官因此衝替。意陳睦、張若濟駁勘不當,致此三人無辜失官。軾作詩送之雲:“君言失意能幾時,月啖蝦蟆行複皎”,意取盧仝《月蝕》詩雲:“傳聞古來說,月蝕蝦蟆精”,仝意比朝廷為小人所蒙蔽也。軾亦言杜子方等本無罪,為陳睦、張若濟蒙蔽朝廷,以衝替逐人,後當感悟牽複雲。“徇時所得無幾何,隨手已遭憂患繞”,意謂張若濟不久亦自被劾矣。
胡穆秀才遺古銅器似鼎而小上有兩柱可以覆
而不蹶以為鼎則不足疑其飲器也胡有詩答之
雙耳獸齧環,長唇鵝擘啄。三趾下銳春蒲短,
兩柱高張秋菌細。君看翻覆俯仰間,覆成三角翻兩髻。
古書雖滿腹,苟有用我亦隨世。嗟君一見呼作鼎,
才注升合已漂逝。不如學鴟夷,盡日盛酒真良計①。
①公自注:有古篆五字,不可識。
和錢安道寄惠建茶
我官於南今幾時,嚐盡溪茶與山茗。胸中似記故人麵,
口不能言心自省。為君細說我未暇,試評其略差可聽。
建溪所產雖不同,一一天與君子性。森然可愛不可慢,
骨清肉膩和且正。雪花雨腳何足道,啜過始知真味永。
縱複苦硬終可錄,汲黯少戇寬饒猛。草茶無賴空有名,
高者妖邪次頑。體輕雖複強浮泛,性滯偏工嘔酸冷。
其間絕品豈不佳,張禹縱賢非骨鯁。葵花玉不易致,
道路幽險隔雲嶺。誰知使者來自西,開緘磊落收百餅。
嗅香嚼味本非別,透紙自覺光炯炯。粃糠團鳳友小龍,
奴隸日注臣雙井。收藏愛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鑽權幸。
此詩有味君勿傳,空使時人怒生癭。
和柳子玉喜雪次韻仍呈述古
詩翁愛酒長如渴,瓶盡欲沽囊已竭。燈青火冷不成眠,
一夜撚須吟喜雪。詩成就我覓歡處,我窮正與君仿佛。
曷不走投陳孟公,有酒醉君仍飽德。瓊瑤欲盡天應惜,
更遣清光續殘月。安得佳人擢素手,笑捧玉碗兩奇絕。
豔歌一曲回陽春,坐使高堂生暖熱。
古纏頭曲
鶤弦鐵撥世無有,樂府舊工惟尚叟。一生喙硬眼無人,
坐此困窮今白首。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韓婦。
驚帆渡海風掣回,滿麵塵沙和淚垢。青衫不逢湓浦客,
紅袖漫插曹綱手。爾來一見哀駘佗,便著臂躬井臼。
我慚貧病百不足,強對黃花飲白酒。轉關濩索動有神,
雷輥空堂戰窗牖。四弦一抹擁袂立,再拜十分為我壽。
世人隻解錦纏頭,與汝作詩傳不朽。
大風留金山兩日
塔上一鈴獨自語,明日顛風當斷渡。朝來白浪打蒼崖,
倒射軒窗作飛雨。龍驤萬斛不敢過,漁艇一葉從掀舞。
細思城市有底忙,卻笑蛟龍為誰怒。無事久留童仆怪,
此風聊得妻孥許。潛山道人獨何事,半夜不眠聽粥鼓。
無錫道中賦水車
翻翻聯聯銜尾鴉,犖犖確確蛻骨蛇。分疇翠浪走雲陣,
刺水綠針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飛沙,鼉鳴窟中如打衙。
天公不見老翁泣①,喚取阿香推雷車。
①翁:一作農。
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
暮歸走馬沙河塘,爐煙嫋嫋十裏香。朝行曳杖青牛嶺,
崖泉咽咽千山靜。君勿笑老僧,耳聾喚不聞,
百年俱是可憐人。明朝且複城中去,白雲卻在題詩處。
梅聖俞詩中有毛長官者今於潛令國華是也聖俞
沒十五年而君猶為令捕蝗至其邑作詩戲之
詩翁憔悴老一官,厭見苜蓿堆青盤。歸來羞澀對妻子,
自比鯰魚緣竹竿。今君滯留生二毛,飽聽衙鼓眠黃綢。
更將嘲笑調朋友,人道獼猴騎土牛。願君恰似高常侍,
暫為小邑仍刺史。不願君為孟浩然,卻遭明主故還山。
宦遊逢此歲年惡,飛蝗來時半天黑。羨君封境稻如雲,
蝗自識人人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