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曩於長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碎爛
可惜其後十餘年複見之於鮮於子駿家
則已裝背完好子駿以見遺作詩謝之
貴人金多身複閑,爭買書畫不計錢。已將鐵石充逸少①,
更補朱繇為道玄②。煙薰屋漏裝玉軸,鹿皮蒼璧知誰賢。
吳生畫佛本神授,夢中化作飛空仙。覺來落筆不經意,
神妙獨到秋毫顛。昔我長安見此畫,歎息至寶空潸然。
素絲斷續不忍看,已作蝴蝶飛聯翩。君能收拾為補綴,
體質散落嗟神全。誌公仿佛見刀尺,修羅天女猶雄妍。
如觀老杜飛鳥句,脫字欲補知無緣。問君乞得良有意,
欲將俗眼為洗湔。貴人一見定羞怍,錦囊千紙何足捐。
不須更用博麻縷,付與一炬隨飛煙。
①公自注:法帖大王書中有殷鐵石字。鐵石,梁武帝時人。②公自注:世所收吳道子畫多朱繇筆也。
次韻舒教授寄李公擇
草書妙絕吾所兄,真書小低猶抗行。論文作詩俱不敵,
看君談笑收降旌。去年逾月方出晝①,為君劇飲幾濡首。
今年過我雖少留,寂寞陶潛方止酒②。別時流涕攬君須,
懸知此歡墮空虛。鬆下縱橫餘屐齒,門前轆想君車。
怪君一身都是德,近之清潤淪肌骨。細思還有可恨時,
不許藍橋見傾國③。
①公自注:予去年留齊月餘。②公自注:此行公擇病酒,久不飲。③公自注:公擇有婢,名雲英,屢欲出,不果。
次韻答舒教授觀餘所藏墨
異時長笑王會稽,野鶩膻腥汙刀幾。暮年卻得庾安西,
自厭家雞題六紙。二子風流冠當代,顧與兒童爭慍喜。
秦王十八已龍飛,嗜好晚將蛇蚓比。我生百事不掛眼,
時人繆說雲工此。世間有癖念誰無,傾身障簏尤堪鄙。
一生當著幾屐,定心肯為微物起。此墨足支三十年,
但恐風霜侵發齒。非人磨墨墨磨人,瓶應未罄罍先恥。
逝將振衣歸故國,數畝荒園自鋤理。作書寄君君莫笑,
但覓來禽與青李。一螺點漆便有餘,萬灶燒鬆何處使。
君不見,永寧第中搗龍麝,列屋閑居清且美。
倒暈連眉秀嶺浮,雙鴉畫鬢香雲委。時聞五斛賜蛾綠,
不惜千金求獺髓。聞君此詩當大笑,寒窗冷硯冰生水。
答範淳甫
吾州下邑生劉季,誰數區區張與李。重瞳遺跡已塵埃,
惟有黃樓臨泗水①。而今太守老且寒,俠氣不洗儒生酸。
猶勝白門窮呂布,欲將鞍馬事曹瞞。
①公自注:郡有聽事,俗謂之霸王廳,相傳不可坐,仆拆之以蓋黃樓。
次韻答王定國
每得君詩如得書,宣心寫妙書不如。眼前百種無不有,
知君一以詩驅除。傳聞都下十日雨,青泥沒馬街生魚。
舊雨來人今不來,悠然獨酌臥清虛。我雖作郡古雲樂,
山川信美非吾廬。願君不廢重九約,念此衰冷勤嗬噓。
芙蓉城並引
世傳王回子高與仙人周瑤英遊芙蓉城。元豐元年三月,餘始識子高,問之,信然。乃作此詩,極其情而歸之正,亦變風止乎禮義之意也。①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珠簾玉案翡翠屏,
雲舒霞卷千俜停。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雲淡疏星。
往來三世空煉形,竟坐誤讀黃庭經。天門夜開飛爽靈,
無複白日乘雲。俗緣千劫磨不盡,翠被冷落淒餘馨。
因過緱山朝帝廷,夜聞笙簫弭節聽。飄然而來誰使令,
皎如明月入窗欞。忽然而去不可執,寒衾虛幌風泠泠。
仙宮洞房本不扃,夢中同躡鳳皇翎。徑度萬裏如奔霆,
玉樓浮空聳亭亭。天書雲篆誰所銘,繞樓飛步高竛竮。
仙風鏘然韻流鈴,蘧蘧形開如醉醒。芳卿寄謝空丁寧,
一朝覆水不返瓶,羅巾別淚空熒熒。春風花開秋葉零,
世間羅綺紛膻腥。此身流浪隨滄溟,偶然相值兩浮萍。
願君收視觀三庭,勿與嘉穀生蝗螟。從渠一念三千齡,
下作人間尹與邢。
①邵氏長蘅注:胡微之作《王子高芙蓉城傳略》雲:王回,字子高,虞部員外郎正路之次子。初遇一女,自言周太尉女,語王曰:“我於人間嗜欲未盡,緣以冥契,當侍巾幘,是以奉尋,非一朝夕之分也。”又王初見周,懼不敢寢,更深困甚,視窗戶掩闃,及入解衣,聞屏幃間有喘息聲,乃適。女郎已脫衣而臥。天明,□□□餘香不散。自是,朝去夕至,凡百餘日。又周雲即預朝列,王曰:“朝帝耶?”不言其詳。由此倏去不來者數日。忽一夕,夢周道服而至,謂王曰:“我居幽僻,君能一往否?”喜而從之,但覺其身飄然,與周同舉。須臾,過一嶺,及一門。珍禽佳木,清流怪石,殿閣金碧相照。遂與王自東廂門入循廊。至一殿亭,甚雄壯。下有三樓,相視而聳,亦甚雄麗。廊間半開,周忽入,王少留。須臾,周與一女郎至。周曰:“三山之事息乎?”曰:“雖已息,奈情何?”於是拊掌而去。逡巡,東廊之門啟,有女流道裝而出者百餘人,立於庭下。俄聞殿上卷簾,有美丈夫一人,朝服憑幾,而庭下之女循次而上。少頃,憑幾者起,簾複下,諸女流亦複不見。周遂命王登東廂之樓,上有酒具。憑欄縱觀,山川清秀。梁上有碑,題曰“碧雲”,其字則《真誥》,八龍雲篆。王未及下,一女郎複登是樓,年可十五,容色嬌媚,亦周之比。周曰:“此芳卿也,與我最相愛。”芳卿蓋其字耳。夢之明日,周來,王語以夢。周笑曰:芳卿之意甚勤也。”王問何地,周曰:“芙蓉城也。”曰:“憑幾者誰,三山之事何謂?”周皆不對。問芳卿何姓,曰:“與我同。”王感其事,作詩遺周雲。又虞曹公狀其事以奏帝。春花秋月,淒愴悲泣而去。周臨別,留詩雲:“久事屏幃不暫閑,今朝離意尚闌珊。臨行惟有相思淚,滴在羅衣一半斑。”按,《芙蓉城傳》,施氏注散入句下,王注錄之,亦不詳。蘅未見全傳,又無他本可校,茲從施氏句注中掇拾出之,未免句字脫落,殘闕多有。而先生是詩,大概采用其意,不可略也。乃附著之如此。
送將官梁左藏赴莫州
燕南垂,趙北際,其間不合大如礪。至今父老哀公孫,
烝土為城鐵作門。城中積穀三百萬,猛士如雲驕不戰。
一旦鼓角鳴地中,帳下美人空掩麵。豈如千騎平時來,
笑譚謦欬生風雷。葛巾羽扇紅塵靜,投壺雅歌清燕開。
東方健兒虓虎樣,泣涕懷思廉恥將。彭城老守亦淒然,
不見君家雪兒唱。
中秋見月寄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萬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湧,
亂雲脫壞如崩濤。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大星如彈丸,
角尾奕奕蒼龍蟠。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曲折無心逐浪花,
低昂赴節隨歌板①。青熒滅沒轉前山,浪颭風回豈複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
咽咽寒螿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吚啞惟楚老②。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明朝人事隨日出,
怳然一夢瑤台客。
①公自注:是夜,賈客舟中放水燈。②公自注:近有一孫,名楚老。
答王鞏①
汴泗繞吾城,城堅如削鐵。中有李臨淮,號令肝膽裂。
古來彭城守,未省怕惡客。惡客雲是誰,祥符相公孫。
是家豪逸生有種②,千金一擲頗黎盆。連車載酒來,不飲
外酒嫌其村。子有千瓶酒,我有萬株菊。任子滿頭插,
團團見花不見目。醉中插花歸,花重壓折軸。問客何所
須,客言我愛山。青山自繞郭,不要買山錢。此外有黃
樓,樓下一河水美哉,洋洋乎可以療饑並洗耳。
彭城之遊樂複樂,客惡何如主人惡。
①公自注:鞏將見過,有詩自謂惡客,戲之。②《漢書·外戚傳》:“是家輕族人。”是家字本之。
九日黃樓作
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水穿城下作雷鳴,
泥滿城頭飛雨滑。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襪。
豈知還複有今年,把對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紅粉陋,
終勝泥中千柄鍤。黃樓新成壁未幹,清河已落霜初殺。
朝來白露如細雨,南山不見千尋刹。樓前便作海茫茫,
樓下空聞櫓鴉軋。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燒腸氣先壓。
煙消日出見漁村,遠水鱗鱗山。詩人猛士雜龍虎①,
楚舞吳歌亂鵝鴨。一杯相屬君勿辭,此景何殊泛清霅。
①公自注:坐客三十餘人,多知名之士。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山蒼蒼,江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絕猿鳥去,
惟有喬木攙天長。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
沙平風軟望不到,孤山久與船低昂。峨峨兩煙鬟,
曉鏡開新妝。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次韻王鞏獨眠
居士身心如槁木,旅館孤眠體生粟。誰能相思琢白玉,
服藥千朝償一宿。天寒日短銀燈續,欲往從之車脫軸。
何人吹斷參差竹,泗水茫茫鴨頭綠。
登雲龍山
醉中走上黃茅岡,滿岡亂石如群羊。岡頭醉倒石作床,
仰看白雲天茫茫,歌聲落穀秋風長。路人舉首東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次韻僧潛見贈
道人胸中水鏡清,萬象起滅無逃形。獨依古寺種秋菊,
要伴騷人餐落英。人間底處有南北,紛紛鴻雁何曾冥。
閉門坐穴一禪榻,頭上歲月空崢嶸。今年偶出為求法,
欲與慧劍加礱硎。雲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剪兒童驚。
公侯欲識不可得,故知倚市無傾城。秋風吹夢過淮水,
想見橘柚垂空庭。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星。
彭城老守何足顧,棗林桑野相邀迎。千山不憚荒店遠,
兩腳欲趁飛猱輕。多生綺語磨不盡,尚有宛轉詩人情。
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空階夜雨自清絕,
誰使掩抑啼孤煢。我欲仙山掇瑤草,傾筐坐歎何時盈。
簿書鞭撲晝填委,煮茗燒栗宜宵征。乞取摩尼照濁水,
共看落月金盆傾。
次韻潛師放魚
法師說法臨泗水,無數天花隨麈尾。勸將淨業種西方,
莫待夢中呼起起。哀哉若魚竟坐口,遠愧知幾穆生醴。
況逢孟簡對盧仝,不怕校人欺子美。疲民尚作魚尾赤,
數罟未除吾顙泚。法師自有衣中珠,不用辛苦沙泥底。
百步洪並引
王定國訪餘於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遊泗水,北上聖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餘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餘年矣。定國既去逾月,複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遊,已為陳跡,喟然而歎,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雲。
長洪鬥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
亂石一線爭磋磨。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
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四山眩轉風掠耳,
但見流沫生千渦。嶮中得樂雖一快,何異水伯誇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紛紛爭奪醉夢裏,
豈信荊棘埋銅駝。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但應此心無所住,
造物雖駛如吾何。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師所嗬。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輕舟弄水買一笑,
醉中蕩槳肩相磨。不學長安閭裏俠,貂裘夜走胭脂坡。
獨將詩句擬鮑謝,涉江共采秋江荷。不知詩中道何語,
但覺兩頰生微渦。我時羽服黃樓上,坐見織女初斜河。
歸來笛聲滿山穀,明月正照金叵羅。奈何舍我入塵土,
擾擾毛群欺臥駝。不念空齋老病叟,退食誰與同委蛇。
時來洪上看遺跡,忍見屐齒青苔窠。詩成不覺雙淚下,
悲吟相對惟羊何。欲遣佳人寄錦字,夜寒手冷無人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