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過去,天剛剛蒙蒙亮劉逸就被蔡邕帶著前去聯係朝廷大臣迎少帝歸城。次日,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於瓊、右軍校尉趙萌、前軍校尉曹操、後軍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等大臣數百人,恭迎少帝回京。剛走到不到數裏,忽然看到旌旗蔽空,塵土遮天,一支人馬衝了出來。百官失色,少帝驚慌失措。劉逸上前問道:“來者何人?”錦旗中衝出一將道:“西涼刺史董卓,天子何在?”陳留王問道:“你來保駕,還是接駕?”董卓道:“特來保駕”。陳留王道:“既是保駕,天子在前,為何不下馬拜見?”董卓下馬拜見,陳留王細言安撫董卓。回到宮中,見到何和太後,抱頭痛哭。檢查宮中器物,隻有傳國玉璽丟失。
董卓以保駕之功,屯兵城外,每日帶軍馬入城,橫行於市,城中百姓終日惶惶不安,出入宮廷肆無忌憚。董卓又誘降了何進兄弟的兵馬,更加肆無忌憚。對李儒私下說:“我想廢帝立陳留王,以為如何?”李儒答道:“現在朝廷無主,想要立陳留王就要趁早,遲恐生變。來日在溫明園中召集百官,假裝商量,有不同意的人都當場斬殺。”次日大擺筵席,言廢立之事,並州刺史丁原不許,董卓欲殺之又懼丁原義子呂布,眾人不歡而散。
次日,呂布城外挑戰,董卓大敗。呂布乃是董卓手下李肅同鄉,說呂布生性貪婪,見利忘義之徒。董卓命李肅以高官厚祿,寶馬良駒相賄賂。呂布殺丁原而投董卓,自此董卓更加目中無人,行事也是更加專橫。同年九月,廢少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諸臣反對,董卓皆殺之。又自封國相,為籠絡人心大封群臣,劉逸以救駕之功,被封青州牧,其餘董卓認為是威脅的大臣都被明升暗降外放各地,自此洛陽董卓一家獨大沒有任何人能夠與他相抗衡。
五日之後,所有外放大臣陸續離京。劉逸也帶著蔡邕、蔡琰青州上任。李儒又建議董卓任用名流以提升自己的名望。而少帝、何太後、唐妃被關押在永樂宮中,缺衣少食,每日痛哭不止。董卓又每日派人監聽少帝,一日聞少帝有怨望之言,入宮毒殺少帝、絞死太後、唐妃,葬於城外。自此董卓以為憂患盡除,每日夜宿皇宮,淫樂宮女,夜宿龍床,欺淩獻帝。又常帶兵出城屠殺各地居民,斬其首以此為戰功封賞諸將。四處搶劫少女,供其淫樂,整個洛陽地區民怨沸騰。一日,司徒王允生日,請群臣到家聚會,席間謀劃暗殺董卓。次日曹操前去刺殺被呂布撞見,假意獻刀,落荒而逃直至陳留。
自劉逸回到青州,雖然為青州牧,但青州六郡實際控製區不過城陽、東萊。北海太守孔融天下大儒,名聲在外受到世人的追捧,可謂高朋滿座就連蔡邕也對其十分推崇,自然不會聽劉逸安排,劉逸也不敢得罪。其他幾郡都是袁氏之人,袁紹如今是渤海太守袁氏的人難以控製。二郡之地,城陽雖是貧窮但是基本還算安定,而且城陽靠近東萊在劉逸早有滲透,而東萊經過三年來的發展的也是初具規模。而劉逸是州牧,又有蔡邕這個招牌和劉逸忠義護君名聲,各地名士紛紛前來投效,其中出名的文當屬國淵(字子尼)、崔琰(字季圭)、劉曄(字子揚),武有張頜(字儁義)。眾人的加入讓劉逸的隊伍更上一層樓,使劉逸整合二郡變得十分輕鬆,厲兵秣馬隻待曹操陳留起兵。隨著董卓幹政,大漢的各種詔令已經不能出洛陽,各地州牧、刺史、太守成了土皇帝,軍政一手抓,劉逸此時更是不會客氣。在政治上,劉逸任命王修為東萊太守、崔琰為為城陽太守分守二地,國淵主管刑律和檢察、整頓官吏和管理有所俘虜的盜賊和囚徒的工程修建。在軍事上,由張頜組建騎兵部隊蒼狼營兩千人,典韋的磐石營擴充到二萬人,周泰、蔣欽的水軍擴充的三千人用來維護海上商船的安全,掃蕩各地海盜以提升水軍實力,水軍畢竟不是陸軍,他需要極多的經驗不是依靠練習就能完成的。在教育上,收集書籍,作設立學校,請蔡邕為校長。凡事有意學習的經過考核就可入學。在科技上,任命劉曄為主管,李棧為輔,又召集能工巧匠組建研究所,特別是隨著大漢的****,官署工匠四處逃散,聽聞劉逸的召集更是舉家來投,使劉逸提出的活字印刷術得到實現開始為書院印書,又改進了造紙術和各種工程器械,同時加強戰爭器械的研發有了和船舶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民用方麵劉逸投入極多。經濟上,以張傑為主,組織商隊、開設工廠(例如製衣、織布、製作魚幹、造紙、印書),開始各地的士族各種抗拒但是都倒在滾滾金銀之下。總的來說劉逸引入了現代的職業分化的思想,讓各人物盡其用。但是劉逸死死盯著教育、經濟和科技,因為對這三者的重視是劉逸在這個時代最大的優勢。劉逸知道他不能把新的政治製度引入,他也不知道像後世的資本主義製度,社會主義製度的本質是什麼樣子,而且什麼議會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製也不一定適合這個時代。劉逸唯一能改變的是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的普及,而這兩者正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社會製度的更新基石,就像原始社會到部落,到奴隸社會,到封建****。從女權到男權,再到以後的男女平等都是文化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