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收華雄(1 / 2)

華雄、李肅二人行至路間,突然喊殺之聲大起。隻見為首一將手持雙戟,突入軍中無人可擋,仿佛殺神一般。董卓軍由於不是華雄自己本身的部隊,又加上已是一夜苦戰,華雄很難做到有效的控製,而李肅也僅僅是能控製住自己手下的三千人馬,頓時董卓軍亂成一鍋粥,士兵無心戀戰四散逃竄,李肅不得不連斬數人才讓軍隊記起了董卓軍嚴酷的刑罰,紛紛轉身接戰才止住頹勢。但是董卓軍終歸是大戰了一夜氣力不足,被來軍連番攻擊部分又開始出現敗退的現象。而此時手持雙戟的典韋終於和華雄接戰,華雄苦不堪言,剛剛經曆了孫堅、張頜,又要麵對典韋這個變態,雙臂已經是一陣陣的發麻,虎口傳來的劇痛仿佛已經撕裂一般,身下的戰馬也不斷的喘著粗氣。反觀典韋此時越打越來勁,劉逸的手下隻有張頜能夠在典韋手下撐百八十合,但是張頜多帶兵在外,就算回來也是有公事很少和典韋交手,而周倉在典韋麵前就是個沙包,就算是周倉引以為傲的力氣在典韋麵前也被絕對壓製,現在碰到個和張頜差多的典韋自然不會放過,而且這個可不怕打壞惹得劉逸心疼,想當初典韋把張頜一頓爆揍可把劉逸心疼壞了。不斷飛來雙戟開始在華雄麵前產生幻影,華雄知道自己的體力快要到極限了,開始使出吃奶的勁對著典韋連劈三刀,典韋措手不及不得已後退了兩步,華雄見狀拍馬便走。典韋追趕不及就拿董卓的士兵出氣,帶領士卒四處絞殺,董卓軍沒有了主帥,開始崩盤,李肅也帶著自己的親衛脫離戰場。李肅此時充滿無奈,本是大勝的局麵沒想到瞬間逆轉過來,這次回去估計要被丞相重罰了,而華雄隻有一死以明軍紀了,畢竟董卓軍自從建軍以來從來沒有如此大敗過。

汜水關前,狼狽逃回的華雄此時的心如死灰,關上飄揚的劉字大旗仿佛在嘲笑他的無能。關門緩緩開啟,劉逸緩步走出關門,對著華雄道:“華將軍,在董賊處處事事受到排擠,今日之戰若非趙岑拖累如何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逸佩服華將軍勇猛無雙,願將軍助逸一臂之力以扶漢室。”原來自從華雄走後,趙岑在營中宴會將校,眾人大醉,被劉逸喬裝輕而易舉的便奪了關口。華雄見劉逸隻有一人,知劉逸乃是誠心相邀,而自己就算回去也是死罪,而且自己又無家人便投了劉逸。而李肅遠遠望見華雄投降,急忙領著親衛走小路投虎牢關去了。日落時分典韋大勝而歸,張頜也同孫堅等人來到關上。劉逸一麵派人到袁紹處報捷,一麵在汜水關犒賞眾軍,而且軍報上說孫堅率領本部隻身誘敵才有此勝,為孫堅保住顏麵,又讓孫堅在降卒挑選士卒編入軍中,孫堅自然也是十分領情,隻是看見華雄有些不自。袁紹自得了劉逸奪關的消息坐立不安,本想劉逸隻有一萬兵馬又被安排接應無論如何不可能玩出什麼花樣,但是不想劉岱插了一手。更沒有料到的是劉岱如此信任劉逸,兩萬人馬全部交給劉逸指揮,袁紹豈不知劉岱待劉逸如子,黃巾之亂的功勞更是全部給了劉逸,他豈能明白劉岱的苦心,畢竟自己的兒子不爭氣啊!劉逸如今已經和他平起平坐,再助劉逸一次又何妨,劉岱更是決定讓自己的幼子前往青州做官,畢竟如今天下大亂,聯盟每個人小心思自然也瞞不過劉岱的眼睛,讓幼子去青州也為他自己留個火種,畢竟兗州隻要天下一亂就是四戰之地,將來他這個兗州刺史如何還不得而知呢!袁紹知劉逸立功的事實已經無法改變,便命令劉逸死守汜水關等待大軍前來,實則怕劉逸再立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