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刮目:擦眼晴,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相別不久,大有進步,不能與以前一樣看待。
【出處】西晉·陳壽《三國誌·吳書·呂蒙傳》裴鬆之注。
呂蒙是三國時吳國的著名將領。此人英勇無比,武藝高超,曾經戰敗過曹操、曹仁的兵馬,頗受吳主孫權和大都督周瑜的器重。
呂蒙是行伍出身,十五六歲時就跟隨姐夫奔走沙場、橫刀立馬了。他的一身好武藝就是從那個時候學來的。但是戎馬倥傯,從來不曾認真讀過幾本書。為此,魯肅一向瞧不起他,認為呂蒙不過是草莽英雄罷了。
孫權見呂蒙年輕有為,又身居要職,就勸他應該好好讀書,增長知識,擴大見聞。呂蒙說:“在軍隊裏事情太多,恐怕沒有時間再讀書了。”
孫權耐心勸誡說:“我並不是讓你去讀經書當博士,隻是讓你大略地了解一些曆史知識罷了。況且你年輕聰明,才資過人,應該抓緊時間,趕快閱讀《孫子兵法》、《六韜》、《國語》等書,將來一定會取得更大成就的。”孫權還引用孔子、漢光武帝劉秀,以及曹操讀書的例子來勸導,終於感動了呂蒙。
此後,他專心致誌,發奮讀書,讀書的範圍和精辟的見解,連一些老儒生也趕不上。不久,呂蒙當上了偏將軍,官職逐漸升高。
後來魯肅接替周瑜的大都督,統領東吳三軍在進駐陸口途中拜訪了呂蒙。在與呂蒙議論時局、軍事時,魯肅大為驚訝,因為呂蒙已經見識非凡,自己也有所不及,魯肅高興地拍著呂蒙的肩膀說:“過去隻聽說你除了打仗,別無長處,今日一見,文武雙全,才識廣博,已非當年吳下阿蒙了。”
呂蒙也笑起來,詼諧地說:“士別三日,即應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