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低頭看了看手機上的微信,點開那個頭像是阿拉蕾的聯係人,發現還是沒有新消息。
他懊惱地抓抓亂成雞窩的頭發,心想她不會去旅遊了吧。
“李林,等下我和你姨父要帶阿雅去參加小提琴比賽,你快起來把筒骨切了放鍋裏燉,記得多放點白菜,然後去傳達室看看通知書到了沒,多大的人了自己的事給我上點心。”
阿姨在大廳裏一邊照著小圓鏡補妝,一邊對房間裏的李林大喊。
李林本來因為通宵腦子昏昏沉沉的,被她這麼炸雷般的一喊就完全清醒過來了。
“我跟你說話你聽見沒啊?”
阿姨見沒聲響,氣勢洶洶地走過來踹開房門,瞪大著眼睛對他說。
李林被驚得直接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一疊聲地答應著,灰溜溜地跑進廚房裏拿起砧板開始切他的筒骨。
透過廚房的玻璃門,他聽到阿姨的抱怨,說他這麼大個人了還是又懶又笨,一點用都沒有,馬上就高考了還整天就知道打遊戲。
對這些尖銳的話李林倒不是很在意,不過就是左耳進右耳出罷了。
大門被“嘭”地一聲帶上,煩擾的嘟囔聲也隨之消失。
李林把切好的筒骨放在燉鍋裏,打上燉鍋的開關,然後伸了個懶腰,走到陽台上曬日光浴。
初夏的陽光如此刺眼,讓他睜不開眼睛,即使閉上還是會感受到炙熱的紅色映在眼簾。
周圍安安靜靜的,也許是因為身處13層的高層的緣故吧,俯瞰下去下麵忙碌的都市景色就仿佛是默片一樣。
今年夏天,李林18歲了。
18歲的牛頓正在劍橋三一學院裏思考著萬有引力,18歲的比爾蓋茨在哈佛大學開始了他通往“計算機軟件之王”的事業,18歲的李林則在通宵玩遊戲後站在陽台上,對著天空發呆,想著某個女孩的笑容。
他跟阿姨和姨父一起住,有一個名叫林小雅的漂亮表妹。他就讀與當地的一所重點中學,名師如流雲,學霸如流水。
這個禮拜五放學的時候,教室黑板上的高考倒數計時變成了49天。
這些日子學校裏隔幾天都會請個“成功人士”來做勵誌演講,內容無非就是講些激情澎湃鼓舞鬥誌的話,以美好的大學生活誘惑一下,“武漢大學的櫻花特別漂亮”這種,再跟同學yy一下牽著女朋友的手在飄落的櫻花中漫步的情景。
搞的每次晚自習結束後,都會有學生在寢室陽台上大喊“我要成功!”,而李林則會在心裏嘟囔“我要睡覺``````”
離高考越近,李林卻越淡定。每次回到家裏,不是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上tony大師畫的海報發呆,就是打遊戲。
一個人的未來既沒什麼人關心,自己也不在乎,那麼懶惰也就理所當然了。
說起來,爸爸已經很久沒跟他打過電話了,差不多有四個月了吧。
之所以他總是想起爸爸,而不是媽媽,是因為媽媽在他的世界裏從未存在過。
聽阿姨說,在生他那年,媽媽就因為癌症去世了,不知是不是因為記憶中沒有媽媽的樣子的緣故,他感覺不到有多麼悲傷,反而因為有一個作為航空航天專家的父親而感到十分驕傲。
初中時他總會有意無意地跟同學提起他的老爸,然後從他們敬佩的眼神中獲得滿滿的優越感。
但上高中以後他發現,原來最帶給人優越感的不是老爸是什麼受人尊敬的科學家,而是在放學後鑽進一輛奔馳s級轎車。
而那個本來讓他無比驕傲的老爸,自從四年前被調到歐洲參加一項重要研究,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說是因為研究的高度機密性,連電話也基本上幾個月才有一次,而且每次他打開facetime,還沒看見他臉上的皺紋有沒有多幾條,就因為他有什麼緊急事情而中斷了。
真的有那麼忙嗎?
他想起兩個禮拜前爛醉街頭的場景。那時他多希望老爸能開著一輛奔馳,把爛醉的他扛進車裏,然後發動引擎,在大家羨慕的眼神中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