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1 / 3)

至於我,生來就為公眾利益而勞動,從來不想去表明自己的功績,唯一的慰藉,就是希望在我們的蜂巢裏,能夠看到我自己的一滴蜜。

工作隻不過是個開頭。千家萬戶,角角落落,還有多少婆婆媽媽的事等待著我們的市長去解決。而市長的每一件工作,都有眾多的“匹夫”以強烈的責任感在關注著。

在寫給張鐵民市長的一大堆群眾來信中,有一封是署名劉譜航的青年工人寫來的。聽辦信的同誌說,信中把張鐵民奚落一番,也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見,張鐵民便坐下來,認真讀起來。

小夥子直裁了當:“市政府去年提出的十件好事裏麵的五件,即吃菜、乘車、用水、修路、環衛,怎麼今年又重新提出?以後是否年年要老調重彈?這樣,市政府每年實際上隻能給西安人民辦好五件事。這五件事,是否辦完了,辦徹底了?還很難說清楚。公廁八二年計劃新建五十座,隻建成二十座,那三十座難道還要列入八三年、八四年的十件好事裏嗎?”

這裏麵確有文章!張鐵民沉思了一下,在信上旁批道:“這段所搞工作中的缺點是存在的。除了這些以外,也還有其他的缺點。要求我們沒有缺點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畢竟要知道,不可能沒有缺點。一分法是不行的,還是要兩分法。而且要特別提到:我們是對這些缺點進行批評,積極改正呢?還是聽之任之。是前者,就應該肯定。還要看到刨個金娃不是?”張鐵民似乎麵對著這位青年工人,一老一少在促膝相談。“市政府及您本人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為西安人民多辦幾件有貼身體會的好事。不要圖虛榮,走過場。您市長、市政府的領導也要立軍令狀。”

後生可畏,好大的口氣!

張鐵民卻很感興趣,用筆在這段話底下劃了線,旁批:“完全讚成。應當做,也一定要做。”又是步行街的老問題,看來這位青工是站在對立麵的:“大街不設保管站是美觀漂亮點,可是保管站在背街小巷星羅棋布,一個接一個,自行車因為沒有地方而橫七豎八擠在一起,很多保管站沒有牌子,一輛挨一輛的在進出口處排隊,車碰車,人擠人,人們怨聲載道。”

牢騷!張鐵民在最後一句話下劃了重重—杠,旁批:“還是要把大街擠滿嗎?原來的狀況就是那麼好?”

還是老主意,堅信不疑。

小夥子有點動感情了:“尊敬的張市長,您是不愁吃,不愁穿,更不愁住房的人。可是您了解我們嗎?象李燕傑講師說的,您了解我們青年人嗎?我想您應該多交幾個朋友,了解他們的心理,知道您肩上擔子的分量,和應該為群眾再辦些什麼?”“很好。”張鐵民笑笑,感歎地旁批道。是的,偌大一個城市,他的了解畢竟是有限的。他既就是一位棋界高手,也不可以同時和無數人對奕的。但必須為群眾提供反映問題的機會,自己也要多看些來信,盡量多處理一些問題。憂群眾之憂,樂人民之樂,設身處地地替老百姓著想,才是作為一個市長的工作的意義。

噢,這小夥子無怪乎熱切地關心著城市的管理和建設,是因為這一切與他的貼身利益息息關聯。全家四口人,父母、他和弟弟,三十年一直居住在別人的一間六平方米的房內。以後將廚房翻修了一下,才十二平方。如今兄弟二人均已娶妻,母親又癱瘓,他的妻子患骨瘤才動手術,如何住下呢?他想將一雜棚改建成油氈棚勉強住人,備了材料,公社就是不同意。他把別的省市建房的經驗搜集提供出來,如民辦公助、公辦民助、自建改建、建樓賣樓、分期付款等等。張鐵民為此感到痛心。如何改進人民住房的困難,他在來信中提到的建議字句下,一停一頓地劃了線。就拿這位普通青工來說,是以一腔憂怨和一腔熱血向他當市長的訴衷腸的,說是一旦有住處,他還年青力壯,平時努力工作,假日就去參加修城河義務勞動,以後要修地鐵,他也要添磚加瓦。要求有個住處,這實在不算過分啊!“安居樂業,安居才能樂業。”張鐵民從這封信中更堅信了這一點,想到了他走馬上任時的那一番構想。張鐵民當即給劉譜航回了一信,又約來麵談兩個多小時。他從這位青年工人身上,看到了前進中的某些失誤,更看到了成千上萬這樣的市民身上所蘊藏的極大的熱情。

要調動這種積極性,點燃人們胸腔裏那一片熱情,他便常是邁開雙腳,走到生活底層的市民群眾中去了。這年快過春節的時候,有個群眾買了口鍋,回家一用就漏水,便拿到商店去換。售貨員說不能換,他就提著鍋來找市長。市長還管一口鍋的事嗎?張鐵民管。

他找到賣鍋的商店,要求換口好鍋,盡快送到買漏鍋的用戶手裏,還要賠情道歉。

“鐵市長換鍋”,一時在西安傳為美談。他以為,要讓群眾過個好年,新鍋漏水是會令人窩火的。群眾見張鐵民為民辦事,丟了孩子也向他寫信。

他讀罷信,馬上要秘書布置公安局迅速查清,把孩子找回來,然後回報。

過幾天了,他問秘書:“那個孩子找見了沒有?”

“還沒找見。”秘書如實彙報。

張鐵民火了,在屋子裏急得團團轉。他對著秘書,似乎是在對著公安局的同誌,厲聲說道:“公安局是吃閑飯呢?連個小孩也找不見?”

“你馬上去,親自查清。”他又給秘書派任務了。

秘書隻好前往。一連去過幾次,調查了解,研究情況。最後,在公安部門的努力下,很快查清了這個丟失的小孩的下落,原來是被鄰居殺害的,一樁駭人聽聞的案件。

有一位十二歲的女學生給市長寫信,說父親去世了,母親另嫁後,繼父常奸汙她,母親也虐待她,逼她去死。要市長救救她這個可憐的孩子。

張鐵民看後拍著桌子大罵起來,即刻將信批給蓮湖區委書記李應祥,要求抓緊處理,且安排秘書與附近的派出所聯係,保護孩子的生命安全。派出所打來電話,說查無實據。他急了:“人家都報案了,還查無實據?人死了就有實據啦?回去重新查清,把處理意見報上來。”

幾天後,開會的時候,張鐵民碰見李應祥,還不知情況如何,就硬拉上李應樣直奔這個學校。找見了寫信的女孩子,並找老師和鄰居調查,群眾很氣憤地反映這件事。女孩子的繼父和母親卻不認賬。

經公安機關審查,很快將女孩子的繼父拘捕判了刑。關係到孩子們身心、健康的大事,難道不是市長的責任嗎?常言說“父母官”,張鐵民正是以父母之情,去愛撫遇到不幸的孩子們的。這些孩子需要市長為他們做主,張鐵民沒有使一顆顆童心失望。

一個國防廠子的小孩患了骨瘤,隻有西安醫學院二附院能夠醫治,卻怎麼也住不上院。孩子家長心急如焚,跑遍了西安各大醫院,找熟人說情,都被推來推去,解決不了問題。

孩子家長突然想到了他們的市長,寫信求救。

本來,西安醫學院不是市屬單位,盡管屬於這個城市的一部分,往往是有問題向省上反映為好。

張鐵民不以為是這樣的,他一見到信,就覺得要管,必須管。他讓秘書先從側麵打聽清楚醫院的書記、院長的名字,便鋪紙提筆,匆匆寫道:“……我乞求你們,收下這個孩子!”一個市長,為收下一個患病的孩子,在乞求一個醫院的領導。還能說什麼呢?這是醫院的天職,份內事,卻要市長煞費苦心,醫生們感動了。張鐵民接到醫院來信,說孩子已住院,並盡力治療,以及孩子家長沾滿淚漬的信之後,才舒了一口氣。懸在心上的事,終於算撂下了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