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包裝設計的構成要素(1 / 1)

一、包裝設計的構圖

構圖是將設計諸要素,如品名、牌名、商標、圖形、文字等統籌安排,合理組合的過程。眾多要素之間在位置、大小、空間、色彩、分量、強弱等各個方麵的關係是複雜的。構圖的好壞,直接影響視覺效果。

構圖要強調整體性。越是整體,越有視覺秩序。有秩序,才容易被人接受,才能迅速有效地傳達商品信息。雜亂無章、各自為政、沒有視覺中心的構圖,必然削弱包裝的直覺衝擊力量。

構圖的諸多要素中,我們一方麵強調該有的都不能少,如牌名、品名、商標、圖形等;另一方麵要強調視覺流程。先說什麼,後說什麼,什麼聲音大,什麼聲音小,要安排恰當。不允許“七嘴八舌”,要有主次,主次呼應。視覺流程合理的構圖,才是好的構圖。

二、包裝文字的編排

編排文字不僅要注意字與字之間是否連貫統一,還要注意行與行、組與組的方向、位置、大小的整體布局。主要文字在位置、麵積、色彩明度、純度、冷暖處理上占據優勢。同一畫麵實用的字體不能太多、太亂。編排文字時,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排列,要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

三、包裝的色彩

色彩在包裝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對整個畫麵的影響是巨大的。“遠看顏色近看花”、“七分顏色三分花”、“先看顏色後看花”是客觀規律,色彩有先聲奪人的強勁功能。

在確定用色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商品的色彩屬性

如兒童用品的包裝一般多為原色或間色,用冷暖的高強對比表現歡快、天真、活潑的特性;食品的包裝多采用暖色和潔淨、鮮明的色調,給人以美味、營養和新鮮的想象;藥品包裝多為冷、灰居多,表示消炎、鎮痛和止痛。當然,商品的色彩屬性不是絕對的,而隻是人們視覺心理的共性反應和認可。更多的商品是沒有明確的“屬性”的,但構思和表達的感受應該是十分明確的,要使形式和內容相統一。

2.包裝的主色調

主色調是指整個畫麵的主要色彩傾向,像樂曲的主旋律一樣,在畫麵中起統領作用。在多種色彩的豐富變幻和組合並置中,必須有一個總的傾向,或偏紅、或偏綠、或偏其他任何顏色;即便是灰色,也要有明確的傾向,或黃灰、或藍灰,包裝中最忌混亂和含糊的色彩關係。

強調主色調就像畫素描強調“大關係”一樣重要。在實際設計中,底色往往是大麵積的,用底色作為主色調的基礎色是經常使用的方法。

四、商品的包裝和統一設計的方法

1.以企業標誌(商標)、標準字統一包裝形象

以視覺識別基本要素中的企業標誌(商標)、牌名標準統一包裝形象是包裝設計中經常使用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將以上要素放在畫麵固定、突出位置上,形成統一的包裝格局和風格。比如,被譽為卷煙設計經典之作的“萬寶路”,不僅在色調上根據不同國別和人們對色彩的喜好有著豐富的變化,而且在大的框架不變的前提下還有多種款式的構圖。但萬變不離其宗,萬寶路的牌名、標準字體以及被歐美人士特別崇拜的、象征權力、尊嚴和勇敢的皇冠、獅子所組成的標誌沒有變。

這種采用相同牌名、相同標誌,不同色調的設計方法,既保持了包裝形象的統一性、延續性、連貫性,又加強和豐富了商品的群體形象。

2.以標準色統一包裝形象

由於色彩既有特殊的、相當的視覺傳達功能,在包裝設計上,強化色彩意識,用視覺識別係統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標準色作為商品包裝的主色調是統一包裝形象的有效方法,如可口可樂的紅色標準色,不管是灌裝、瓶裝還是外包裝,“可樂紅”都有著鮮明的統一的包裝特征。

3.以企業標誌(商標)的變體延伸圖形或專用圖案統一包裝形象

企業標誌(商標)的變體延伸圖形比企業標注(商標)本身有著更大的自由變化空間:可以是秩序排列,也可以是散點構成。這種變化的形式很多,但是變化的依據相同,總是有原型的影子和原型的構成因素在變體延伸圖形中起主導作用。

企業標注(商標)的變體延伸圖形或專用圖形大多是以“底紋”形象、大麵積出現的,是統一包裝形象的有效方法。

4、以家族化的圖形結構統一包裝形象

對同一品種不同規格、不同係列的商品包裝,采用家族化的設計策略和方法,有助於強化商品的視覺效果。以家族化的圖形結構統一使用在統一商品的不同形狀、不同材料、不同大小的包裝上或不同商品的同一組合中,能創造優越的銷售環境和貨架陳列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