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中的兩人沉默了一會,楊耀宗喝了口茶,看著似乎依然在憧憬的音如歆道:“對於新作物的推廣是個漫長的過程,不會那麼快見效。而且最好先在隱蔽一些的村寨進行種植推廣,在那些平時不用來種植的土地上先種植,而官家要求你們種植的稻子等作物,你們還是可以正常種植的。當然試種階段到後來的推廣階段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但我相信隻要能順利收獲第一批紅薯,讓你的族人看到種植紅薯的好處,那麼他們就會慢慢接受並願意去種植。而且種植紅薯隻是多費些心力。並不妨礙正常官家的要求。所以最壞的結果就是無法推廣開。但隻要不會傷害到你的族人就好。“
音如歆對楊耀宗所言的計劃跟規劃很是讚同。凝視著楊耀宗,美眸中滿是對楊耀宗的讚賞之意。
“下富足安康,則百姓安居樂業,可若是國力衰弱,外有戰亂,內有禍患,國無寧日,災害連年。那麼還如何叫百姓去安居樂業。其實大周的百姓是最樸實最善良的人,他們隻要可以溫飽,他們便會踏實安心的過日子。哪怕受些委屈,他們也會忍受。依舊會辛苦勞作,為國家創造很多的價值。據我所知,前些年還曾鬧過一次嚴重的饑荒,那時糧食顆粒無收,朝廷雖也開倉放糧,但依舊是屍橫遍野,卻都是餓死的。可人人都有生存的權利,所以人為了生存下去,便會拋棄道德倫理,出賣自己,賣妻賣兒賣女,沒什麼賣的還要活下去,就會吃樹吃草吃死去的動物的屍體,甚至吃死去的人,若是什麼都沒得吃了,還會吃土。人會變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但造成這一切的始因是災嗎?自古以來,若遇災害,必然有人會喪失良心的從中魚肉百姓,國難之財。老爺是無情的,可人卻是有情的。若遇災,要是當政之人可以做出迅合理的反應。采取積極的災後急救措施。大家齊心協力,那麼災害的擴散乃至對百姓的傷害都會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若是災害過後,其災後的影響沒有被製止,反而會無限的擴大蔓延,那麼必是**的原因。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經過這幾年的休養生息,百姓雖然過得不算好,也總算還能生活下去。沒見到國內有暴亂與起義。雖然如今大周外有胡人擾襲,內部也不算太平。但在看不到戰火硝煙,看不到勾心鬥角的大周百姓眼中,盡管他們過的生活並不富足,可他們依舊認為大周還是最強大的。明如今的當政者還是有一定的能力的,不是無所事事的,還是知人善用的。而且若是國人皆都團結一心,那麼與胡人之間的戰爭結果應該是可以看好的。就是不知戰爭要持續多久。但若有人借著外敵襲擾邊關的時候,再製造內亂,那麼這個人便是居心叵測其心可誅了。“道此處楊耀宗有些激動,音如歆也沒有去打斷他。她想讓他下去,她想知道他心中時如何想的心中是如何看待現在的大周的。但當楊耀宗道後麵的時候,她的心情有些複雜。
楊耀宗喝了口茶繼續道:“我的妻子是大周人盡皆知的才女,她可以為大周去守衛邊關,那麼我相信她必然還是相信當今的朝廷的。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楊耀宗突然想起木蘭辭中的這句話。他雖然與南宮情憶素未謀麵也沒有什麼感情,但也很想見見這位巾幗英豪。隻是不知道何時才能見到。楊耀宗頓了一下繼續道:”南宮情憶相信朝廷,而如今的大周也許會讓很多人失望,但她卻依舊去選擇保衛大周。甚至用生命去保衛。所以我還是相信她的選擇的。大周應該還是有救的。
我雖然是個贅婿,但也不是事事便都不去關心。我想過安分平穩逍遙的日子,但若國破家亡,我又去哪裏過我的逍遙生活。所以當我看到布魯諾所栽種的這些番人的植物,我知道了解這些植物的用處。我知道他們的意義。所以我想把他們推廣開來。不能可以幫到多少人,但至少可以幫到一些人。可以為國家的安定做一點貢獻出來。貢獻嘛,不論大多少。隻要做了就好。但如今以我的地位很難將這些事情做出來。其實我知道在大周新作物的推廣是比較困難的。不是你有土地就可以隨意去想種什麼就可以去種的。要種什麼都要經過官家的同意,而且也要有佃戶肯為你種植打理才行。而對於新的作物的種植,就算你拿出幾倍的工錢付與佃戶,他們卻是也不敢去種植,他們怕打理不好,怕收成不好,影響雇主的收獲,也影響自己的信譽。因此一般佃戶隻會去種植自己所熟悉的作物。而你我雖然接觸的次數不多,但從你與我的談話中,我總感覺你有能力在你的家鄉推廣。至少這樣可以幫到你的族人。現在南宮情憶忙於守衛邊關,待邊關平穩,我也會與她談這個事情。我想以她的聰明與能力會將此事推廣開。但這事宜早不宜晚,畢竟要將新作物從培育種子到可以形成規模的種植,還是需要幾年的時間。所以我還是希望你會同意先去做這件事。我相信一旦紅薯與馬鈴薯的種植得到推廣,大周的百姓生活一定會得到很多的改善。
嗯。。。今日所這些嚇到你了吧!其實那你若不與我你家鄉族人的事情,也許我也不會有將紅薯馬鈴薯推廣種植的想法。也許隻是自己種種吃吃就好。畢竟我並沒有看到感受到自己的族人受到歧視,受到迫害。所以今日我也開誠布公的將心裏的話講與你聽。你過的,”隻要我敢你就敢信“。我可是記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