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雖然不是一年一度的什麼重大節日。但卻是個很有情調的節日。
早些年前還有“拜織女”的習俗,就是少女或少婦們,預先約好自己的好友,幾人或十幾人聯合舉辦儀式。
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裏,花前置一個香爐。
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裏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麵吃花生,瓜子,一麵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比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方才散去。
現下雖然依舊還有拜織女的習俗,但卻已經逐漸演變成,由一些知名人士組織邀請一些才子佳人,名士大儒,達官顯貴一起聚會,也會邀請一些青樓名妓表演一些歌舞方麵的節目助興。期間所作詩詞歌賦,皆會與人共賞共論。每年的七夕詩會皆會出現幾應時應景的好詩詞得以廣為傳頌,也會有不少才子得到佳人或名妓青睞的風流韻事。舉辦地點也選擇頗多或在家中,或在青樓畫舫,或在景致好的地方。當然其他節日的聚會大致也是如此。
今日的勤王世子府中便有這樣一場聚會。
此時夜已入幕,勤王世子府中燈火明亮。
在世子府的會客大廳中,除楊耀宗外,大世子景旻所邀聚會的三十幾人全部在場,皆已落座。這些人中也有幾個是楊耀宗所識之人。就是二世子景昱、音如歆、慕清涵、秦雪瑤。此時的音如歆正陪在大世子景旻身側坐在廳中主位。其他人均坐在通往大廳主位過道兩側的矮幾後方。矮幾為兩人一座,幾上擺滿了酒水糕點果盤蜜餞。
楊耀宗在今日大世子景旻所邀嘉賓中地位最高,便被景旻安排在他的左側客坐第一個位置。而楊耀宗旁邊的位置便是慕清涵。
宴會已然開始,由於楊耀宗的位置比較引人注意,所有人都注意到大世子所邀最重要的人還沒有來。
便有一名長相普通,麵色白皙,身材纖瘦的才子問道:“不知大世子所邀的這位重要人士是何人,竟然如此拖大,宴會已然開始,卻要大世子與我等諸位侯他一人。”此人正是去年的科舉狀元許秋毫。
“老夫倒是也想知道,這人是何方神聖,竟能得大世子如此厚愛。若是此人當真是有名的名仕大儒,也不枉我等在此虛等。”此人正是當代詩詞大儒戴源,五十幾歲的樣子,麵色紅潤,細眉窄目薄嘴唇,眯著眼睛摸胡須的時候頗有種仙家風範。擅長抒情詩。其佳作在大周皆被廣為傳頌。
戴源完,在坐所有受邀之人,包括音如歆都向大世子投去好奇的目光。
大世子景旻神秘的笑笑道:”此人在座各位應該都聽過,就是前些日子皇上親自為皇太孫所找的老師,太孫太傅楊耀宗!楊大人。“他將楊耀宗三字咬的很重很清晰。
音如歆聽聞大世子所邀最重要的人竟然是楊耀宗,她原本還微笑著看大世子景旻的臉,突然間笑容凝固,瞪著眼睛看著他。用十分詫異的表情看著大世子。還好隻是片刻,她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妥。麵色又恢複到之前微笑的樣子。心中卻是受驚不,最近一段時間與大世子的交往中,大世子從未與她提及這七夕詩會會邀請楊耀宗的事情。她心中忐忑不安,卻還要強顏微笑。
與楊耀宗不得見麵這些時日,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總是想楊耀宗想的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她心中惱他如此長的時間一點音信都沒有。可又想他擔心他。
因此她依舊讓如意每日巳是去往南宮府那裏。而她自己在無事的時候也去過幾次。隻是現南宮府並無異常便也安心。
她甚至想過讓音如韻去皇宮一探。但仔細思慮後覺得甚為不妥。不之前音如韻曾經暗自去楊耀宗那裏,試圖威脅殺害楊耀宗。就這皇宮大內高手如雲,若是因為自己的情事而讓音如韻身涉險地,那她將無法麵對音如韻自己這個親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