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緊鑼密鼓(五)(1 / 2)

八月十五,盡管是中秋佳節,楊耀宗依舊是一早就從南宮府趕到雜貨鋪中,畫為此還很是憤憤的聲的責怪了皇太孫好久,皇太孫好不近人情,中秋佳節也不讓楊耀宗休息。楊耀宗卻是笑著道:“你家姐與老爺不是也過不上這中秋佳節?皇太孫如此愛學習,我們應該高興才是。”

畫覺得楊耀宗的有理,可依舊嘟著嘴道:“不是你家姐與老爺。姑爺應該我的夫人與嶽父。”楊耀宗噗嗤一笑道點點頭道:“好好,我的夫人與嶽父大人。”

--------------------------------------------------------------------------------------------------------------

昨日科舉放榜,被楊耀宗看好的張烈排在一甲第二名榜眼位置。一甲頭名狀元為當今翰林院大學士李幽林之孫李遠鑒。此子是個百年難遇的才子,五歲能詩,十歲博覽群書,十三歲皇上特許其入翰林院隨其祖父李幽林共同編纂史籍。隻是此子沉溺學術,不善人際交往,所以如今十六歲才參加科舉,一舉中第拿下榜確也是實至名歸。而一甲第三名探花是被一名叫劉明新的北方士子獲得。每年的科舉前三名少有或者幹脆就沒有北方士子,而今年前三甲中竟然有兩名是出自北方的士子,這件事情便也成為坊間熱議的一個話題。

--------------------------------------------------------------------------------------------------------------

依據這兩日所獲情報的分析,既然蒙闊在城北郊外密林隱藏馬匹及馬車,那就是準備在近日有所行動。雖然不是十分確定會在今日采取行動,但他有種感覺大世子景旻會趁著今夜京城歡慶中秋佳節,鼓樂喧人山人海舉城歡慶的時候逃出京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昨日他與秦海舟商議好久,最後決議在城北郊蒙闊所藏馬車密林外圍設伏,楊耀宗要求一點,城門處對蒙闊的盤查像以往即可,大世子如果選擇今夜出逃,暗中保護他的人必定為數不少,今夜的京城內也將是人山人海,為避免傷及無辜,隻適合在城外動手。至於擒人的時候隻要人活著就行。

楊耀宗還讓秦海舟在應府衙大牢周圍暗中布控,近日的情報總會提到很多人被抓進應府大牢,其中有很多人似乎是故意犯事讓衙役將之抓進牢中,雖然應府大牢高牆大院,高牆之上,大院之中均有很多的兵士嚴守,但楊耀宗還是有不安的感覺。他猜不到這些人為何要故意被抓進大牢,他能想到的就是他們要幫助某人越獄,或者在監獄中圖謀些什麼,可是要圖謀什麼事情要主動被抓進去那麼多的人?僅僅根據情報看就有三十幾人是故意犯事被抓入大牢的。但據他查閱應府大牢關押人員,並不覺得有什麼重要人物非要讓人解救的。而且就是想越獄又是談何容易。楊耀宗隨然想不到這些人要做什麼,但他也暫時也不想去驚動他們,他擔心此事也與大世子景旻有關係,怕對大世子景旻的抓捕行動打草驚蛇。若是無關係那是最好,待處理完大世子景旻的事情,他就會將收集到關於應府大牢的情報交給皇太孫,讓皇太孫直接交給應府衙內部處理。此事他與景翊君也商議過,景翊君也同意他的做法。

楊耀宗同事也安排景翊君今夜去城北郊協助秦海舟,他擔心曾經去過南宮府威脅他的那名女高手會協助大世子景旻逃跑,而那名女高手應該就是景翊君所一直提到的與她功夫不相上下的人,所以萬一她會出現也隻有景翊君可以與之相抗衡。

秦海舟對勤王沒什麼好印象,與其父秦正對勤王所作所為頗有微詞,且又從其父口中得知楊耀宗父親的事情,他則更是對秦王成見頗深。而又從楊耀宗與他分析中得知,逃跑的人可能會是大世子景旻,而大世子景旻要逃走勤王必然是知道的,甚至最有可能就是勤王授意的。秦海舟疑惑大世子景旻為何要逃走,其最有可能的一個原因被楊耀宗道出,那就是勤王必定包藏禍心,甚至是謀反,不然為何要大世子逃離京城。他也知道楊耀宗八月初八派了雕隊特意去上京打探情報,以最快的度帶回上京方麵的消息也要月底左右的樣子。所以楊耀宗特意言明在上京傳回消息之前,一定要將大世子景旻牢牢的看在京城中。如果這次逃跑的真是大世子景旻,那麼隻要抓到他,他們就有理由將他圈禁。而且不能讓此事走漏一點風聲,所以動手的地方選擇在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