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饑溝,又叫肚饑溝,關於這個地方的名字,有很多傳說,給這個小地方增添了很多神秘的色彩。其中有個故事是這樣的。
相傳這裏叫杜家溝,因為這裏有個人很富有,在鬧饑荒的時候,分給大家很多食物,人們度過難關,對他感恩戴德,於是,以他的姓氏——杜,來命名這個地方,稱作杜家溝。
後來他和家人因為做生意,就搬離了杜家溝,但是人們叫習慣了,杜家溝的名字一直用了很久。
有一年,這裏再次遭遇饑荒,家家戶戶糧倉都見底了,可是莊稼卻收成不好,人們賴以生存的果實也寥寥無幾,人們隻得挨餓,年輕力壯的都紛紛走出去,老弱病殘的隻得聽天由命。
其中有一戶人家,兒子兒媳常年在外,隻留下老婦和三歲的孫女在家,平日裏生活已經很拮據了,饑荒一鬧,更是雪上加霜了,數著米粒過日子,老婆婆和孫女每天餓得眼前發黑,瘦骨嶙峋。
終於有一天,最後一點糧食也沒了。找人去借,別人也在餓肚子,這樣下去,非得餓死不可。
老婆婆抱著餓得直哭的小孫女掉眼淚,就這樣,哭著哭著,兩人就睡著了,睡夢中,老婆婆夢到自己守著一大堆食物流口水,旁邊有人告訴她,想吃的話去城裏,不過有些遠,但是隻要堅持走到城裏,就會苦盡甘來。
醒來後,老婆婆想了很久,她知道,現在她們老的老,小的小,想走出山溝,談何容易!可是,如果她們就這樣幹等著,就會餓死了。於是,她一狠心,決定拿自己的老命搏一把。
於是,天不亮,她就收拾東西,把睡夢中的小孫女叫醒,祖孫二人踏上了衝出饑餓的路途。
走著走著,老婆婆就累壞了,由於好些天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了,她感到自己頭重腳輕,疲憊不堪,而身旁的小孫女更是因為又餓又累,一屁股坐在地上就哇哇大哭,說什麼都不走了。
老婆婆無奈,隻得背起孫女,繼續往前走。她知道,一定要在天黑前走出這裏。
可是,欲速而不達,她走著走著,因為太過疲累,就摔了一跤,想站起來,卻發現自己腳扭了,旁邊的孫女哭個不停。
老婆婆也哭了,她知道,她們隻能等死了。
她歎了口氣,躺在地上。
慢慢地,她聞到身邊花草的香氣,於是,她揪了一把草,塞到嘴裏,沒想到,一吃就停不下來了,這種草鮮嫩多汁,還清香甘甜,吃過後發現沒毒,才給小孫女吃。
小孫女也高興壞了,吃了很多。
兩人終於不餓了,她們吃了這些天來第一頓飽飯,竟然是這些草!
老婆婆發現,這些草到處都是,而且她們家門口就長滿了這些不起眼的草。
沒想到,她們一直都守著食物,卻不自知。
於是,老婆婆一瘸一拐地帶著孫女就回家了,回到家,她把自己的這個發現告訴了街坊鄰居。
人們都紛紛感謝老婆婆,大家憑借這些草度過了饑荒。
第二年,這裏糧食獲得了大豐收。
從那以後,杜家溝就改成了渡饑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