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大結局(1)(1 / 2)

空曠了兩年的後宮,總算有了人氣。從朝堂到民間,都盼著劉炬能夠天天臨幸後宮女人,然後早日生下皇嗣。有了皇嗣,新生的大周才算真正穩定下來。但是很顯然,劉炬是一位不走尋常路的帝王。就算後宮有了人氣,環肥燕瘦,各色美人都恭候著他的臨幸,他卻依舊過著清心寡欲的生活,不曾踏足後宮半步。

朝臣們著急啊,劉炬不近女色,就生不出皇嗣,沒有皇嗣,帝國就沒有繼承人,這可如何是好。於是朝臣們想了一個辦法,他們很努力很用心的替劉炬分擔朝政,而且叮囑下麵的人,除非天災人禍,否則不準拿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去打擾陛下。尤其是下麵的言官禦史,屬於重點叮囑的對象。等劉炬沒了忙於政事這個借口,他們就不信,劉炬還能拒絕臨幸後宮。就算劉炬好男風,也得先生下兒子後才準肆意妄為。

幾天過後,劉炬就感覺到身上的擔子似乎輕鬆了下來。一開始劉炬也沒多想,等到朝臣們含含糊糊的提醒他該抓緊時間生兒子的時候,劉炬才醒悟過來。

朝臣們真是用心良苦啊!劉炬冷冷一笑。朝臣們很激動,辛不辛苦不要緊,關鍵是劉炬能夠體諒他們的苦心,不要辜負大家的期望。偏偏劉炬不肯給朝臣們麵子,直言後宮之事朕自有主張,無需諸位臣工操心。

朝臣們能不操心嗎?劉炬年紀不小了,眼看著就到了而立之年,膝下還沒有一男半女,這是要將人逼死的節奏嗎?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難道要拱手讓給別人。朝臣們不理解啊,劉炬難道腦子進了水。那麼英明神武的人,怎麼會不知道子嗣的重要性。

朝臣們一起使力,立誌要說服劉炬。事關國本,身為一個有責任心的朝臣,是絕對不會因為皇帝的幾句惡言惡語就退縮的。

朝臣們一個個就跟打了雞血似得,說古道今,引經據典,就是要讓劉炬擺正態度,早點臨幸後宮。劉炬拿出身為帝王的王霸之氣,半點不退讓。雙方之間,你來我往,大戰三百回合。最後劉炬因為勢單力薄,一張嘴皮子萬萬鬥不過一百張嘴皮子,隻能滿含怒火,拂袖而去。

朝臣們卻沒有半點勝利的喜悅,就因為劉炬沒有妥協,這可如何是好啊。朝臣們最後打定主意,不氣餒,不妥協,勢要同劉炬戰鬥到最後。朝臣們一鼓作氣,準備第二日早朝再戰三百回合的時候,卻不料劉炬借口身體不適罷朝五日。

不過這難不倒越挫越勇的文臣武將,他們紛紛上本,內容大同小異,全都是勸劉炬不要任性,一切以國家為重,以國本為重。萬萬不能因為任性,就將大好江山給葬送了啊。

劉炬居於思政殿內,在他麵前已經擺放四個籮筐的奏本。劉炬隨意翻看了幾本,全都是一個調子,一個內容,這讓劉炬很是氣悶。這些人,就沒一個能夠真正體諒他的。劉炬極為惱火,卻又發不出火來,隻能自己憋著。如今他做了皇帝,多少也能理解當年孝昌帝的難處。那時候他身為朝臣,對孝昌帝各種鄙視,並且專注一百年給孝昌帝製造事端。如今他也坐上了這個位置,才知道很多時候身為帝王也是身不由己。所謂的隨心所欲,不過是無知之人的無知言論。劉炬甚至認為,帝王這份職業,是世上最不自由,束縛最多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