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學校途中(1 / 2)

九月開學前一天,葉天儒坐上中巴車趕往縣區的一所中專學校報讀,陪同的是一名老師,和另一個也是由這名老師一齊介紹去的女生。此當正值學生客流高峰期,車內連可以站的地方都坐滿了人,三人慶幸較別人早上車一步,被一同擠在兩個座上。葉天儒擠在中間,跟女生粘在一起,無所適從,害羞得不敢做一個最小的動作。女生向來羞澀,靜靜地坐靠在窗邊,初吻舍不得給人,把臉挪向窗外,看著路邊的樹在跑。老師則狡猾地坐在最邊上,先給二人互相介紹了一下,女生名叫安心怡。葉天儒一聽名字就知道是溫柔體貼那種類型的,頓時倍感親切,朝她露齒一笑。安心怡也報以抿嘴一笑,笑得葉天儒驚慌失措起來,心境隨著車穩顛簸起伏。

葉天儒初中時讀書讀得並不順暢。父親是個小有名氣的作家,對自己兒子的前途寄以無限厚望,年輕時以寫作興家,至今已有十幾年了,可見騙取的稿費有不少。小時候苦讀聖賢,深受孔夫子教悔,成了“儒家”﹙自稱﹚,怕別人取笑,在別人麵前就謙稱“儒生”。他之所以如此稱呼,並非是因為他深邃孔孟二人以仁為中心的德治主張,而是偏愛於“儒”字,望之也意感親切,是以取兒子名字裏麵一個儒字,以示父愛的體現。可是葉父恨鐵不成“儒”,葉天儒小學時,嗜書如命,把新發書本拿來折飛機用;上了中學,比較懂事,會懂得愛惜書本,上課也舍不得翻,拿來當枕頭用。每次跟朋友提起自己的兒子,葉父都是同樣的動作,先是手一擺,然後就是將頭搖得幾乎想要掉下來。當聽到兒子中考分數與錄取線距離六分時,笑都硬了,氣得幾天都不曾睡覺。後經朋友介紹就讀縣區裏麵的中專學校,葉父因此重爇無限希望,對朋友感激涕零。臨行前,葉父雅興大發,題詞為兒子送行,並表示此去前途無量。於是尋思半天,用掉畢生功力寫了兩字,為“出家”。後經查字典得知是剃頭當和尚的意思,大吃一驚,這等於是將自己的兒子往火炕裏推,覺得不妥,沒理由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子日後去剃光頭的道理,於是就在前麵又添了兩字,為:帶發出家。罷筆後甚感愜意,把它帖在兒子書房。

突然,車子漸漸停了下來,引起一陣躁動與酷熱。葉天儒壓住好奇心不敢起身相望,生怕因此自己坐的地方沒了位置,不過想來應該是有人要下車了。透過車窗,看見售票員從車上跳下來,接著擺出請人上車的手勢。葉天儒當是售票員趕人下車用錯了手勢,自言自語說:“嘖,怎麼不是有人要下車嗎?”攔車的是兩個學生。售票員一見是兩小夥,二話不說就把二人往車上推。二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掙紮著誓死不上,目的是要先談好價錢。售票員見現在的人不好騙,隻好跟他們切磋一番,先開了個價是十塊。二人身經百戰,先借詞說裏麵人太多沒有位置站著價錢要減半,然後一口就斬掉了五塊。售票員大起為難之色,說太低了要九塊。二人堅決搖頭不同意,說不行的話就表示願意等下一班車,接著故意掉頭就要走。售票員急了,說:“好了好了,五塊就五塊吧,就當是照顧一下你們學生了。”二人聽了,又想趁機把價錢斬成兩塊,這時司機等不耐煩,鳴著喇叭氣道:“搭不搭啊,不搭就算了,真是的!”二人頓時把話嚇了回去,迅速跑到車前準備上車。探頭往裏一看,又有點後悔了,抱怨說:“這麼多人坐不坐得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