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啊,平時也隻要五個人都差不多了,現在除了二舅二舅媽,我們二廊村王叔和李叔的兒子也要進果園,不好不給這個麵子啊。”葉凡解釋道。
“因為從今年果園開工,王叔和李叔都一直在工地上幫忙,這個麵子是要給的,所以年初他們兒子要進果園的事就定下來了的。”
“哦,二姐,這個事是小凡他爸年初定的,當時小凡買地的時候,他們在中間就出力不小,今年年初田地整修他們也是一直在田裏幫襯,所以這個事改不的。”葉凡老媽在旁也跟著說道。
親戚就是這樣,有些事要把事情說清楚,要不然就會起矛盾,之所以葉凡在這麼多人麵前說這個事,就是這樣考慮的。
人多,都清楚事情的經過,就算二姨家心裏不舒服,也不會起太大的矛盾,畢竟這事也是臨時說起的,再者這事葉凡畢竟還是幫了外婆這一大家的忙,說不定以後還有機會呢。
聊了一會兒,大舅媽就說可以吃飯了,大家都起身,葉凡幫忙把火盆移到堂屋的角落,大舅跟二舅把擺在堂屋上方的四方桌擺到中間來,把板櫈擺好。
幾個姨媽就在房屋裏擺了個小四方桌,女同誌就在那桌上吃飯。
這是規矩,農村有客的時候男人一般都坐主桌,女人都在小桌上。
聽老輩講,古代女性隻有在廚房吃飯,是不能上桌的,現在基本上這些習慣改了很多。
大桌上就隻有外公,三個舅舅和兩個姨夫外加葉凡,葉凡的其他幾個表哥表姐都去明哥家去吃飯去了,葉凡跟小舅坐下方。
葉凡看著外公從旁邊的木箱裏拿出幾瓶白瓷酒瓶,酒瓶上沒名字,瓶蓋是用的木塞。
這是葉凡在過年的時候讓葉母帶過來的,給外公帶了一箱,共24瓶,每瓶半斤酒。
這酒是葉凡用空間裏種出的玉米,空間池塘裏的水釀造出來的,釀酒的時候還特地加了一些中草藥,然後在空間裏保存了一段時間,按著外麵的時間算估計也算百年老酒了。
酒瓶是葉凡大學畢業時專門到景德鎮定製的,光這酒瓶就兩百多一個,木塞用的是橡木木塞也是那會兒一起做的。
“今天你們都到了,除了小凡他爸,人到的比較齊,所以我把上回小凡讓他媽帶的酒拿出來給大家嚐嚐。”外公嚴肅說道。
“這酒我之前喝了兩瓶,對關節炎和高血壓蠻有用的。不過先說好,每人二兩,不許貪杯。”
“哦?對關節炎和高血壓有用?那要好神喝點,不能浪費,現在去醫院看這個病,拿了一大堆藥都起不到什麼效果。”大舅盯著外公的酒瓶兩眼放光道。
“當然有用,而且蠻有效果的,就今年我喝了兩瓶這個酒,現在血壓已經正常了,關節炎也比以前好多了,隻要不是特別冷的天,關節都不發涼,不發麻。”外公兩眼瞪著大舅說道。
邊說邊拿出玻璃杯,這杯子剛一杯裝二兩酒,小心翼翼的往杯子裏倒酒。
外公把酒杯倒滿後大舅就在旁邊幫忙往兩邊傳,一會兒功夫,每人麵前擺了一杯酒。
外公舉起酒杯說:“現在呢,我也老了,你們幾個都是我的後人,一家人要團結,平時我們兩個老人也不要你們擔心。”
“隻要你們團結了,互幫互助,把生活搞好,我也就沒什麼擔心的。這裏要表揚一哈小凡,他現在回家搞了一個果園,也還沒掙到錢,但還是想到了我們這邊,給老二和他媳婦兒安排工作,我心裏欣慰。你們以後也要多學學,一家人一定要把自家放在心。好了,不說多了,喝酒。“
大家都跟外公一起舉杯喝酒,氣氛一下子就打開了,一邊吃菜一邊擺龍門陣。
葉凡自己作為小輩跟他們能聊的話題不多,所以他自己便夾了一塊臘豬腳在邊上啃了起來。
這臘豬腳也隻有老高山的味道最為純正,因為高山一年大都溫度較底,所以把臘肉自然風幹後不易走味,再用鬆樹樹枝煙熏,吃的時候有一股鬆樹特有的香味,吃過後也是回味無窮。
一頓飯吃了接近兩個小時,吃過飯後,外公把家裏的茶葉拿出來泡了一壺,一大家人都圍著火盆喝著外公泡的茶擺龍門陣。
這茶是高山的老陰茶,葉大,泡後茶水特別黃,有點像瓶裝的紅茶顏色,這兒的人都愛喝這個茶。
下午三點左右,二舅就跟葉凡說去鄰村看看,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幾個表哥表姐在邊上起哄。
不過葉凡也不在意,這事兒又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所以就讓二舅上車,沿著小路一直走。
據二舅說開車要開十多分鍾,主要是路不好,都是鵝卵石,一路磕磕碰碰的,也就幾公裏路。
葉凡因為路不熟,所以開了接近二十分鍾才在山上的一個山坳裏停下,這兒就是葉凡他們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