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滑膜炎是一種無菌性炎症的疾病,屬臨床上是難以治愈的頑症。膝關節滑膜炎主要是因膝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另一種原因是感染,其中常見的是滑膜結核。
膝關節滑膜炎,在老年人多繼發於膝關節骨關節炎,主要是因軟骨退變與骨質增生產生的機械性生物化學性刺激,繼發膝關節滑膜水腫、滲出和積液等。青壯年人多因急慢性損傷所致。急性外傷包括膝關節扭傷、半月板損傷、側副韌帶或交叉韌帶損傷,關節內積液或有時積血,表現為急性膝關節外傷性滑膜炎。有時也因單純膝關節滑膜損傷所致,如外傷較輕,或長期慢性膝關節勞損,加上風寒濕邪侵襲,可使膝關節逐漸出現腫脹和功能障礙者,則形成慢性膝關節滑膜炎。
本病又有“鶴膝風”之稱,中醫認為其發生是膝關節急性損傷後,關節內瘀滯積液,濕熱相搏,使膝關節發熱、腫痛,熱灼筋肉而拘攣,致關節屈伸不利,謂之“痹證挾濕”或“濕氣下注”,屬中醫的“痹證”範圍。
【治療】
1.急性創傷性滑膜炎
1.1 瘀血積滯證
【症狀】局部腫痛、壓痛,皮膚暗紅,觸及有波動感,質較硬,舌紅,苔薄黃,脈弦略數。
【方一】桃紅四物湯
【來源】《醫宗金鑒》
【組成】桃仁9克,紅花6克,熟地12克,當歸9克,白芍9克,川芎6克。
【功效】養血活血,祛瘀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桃仁、紅花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熟地滋陰養血,當歸補血養肝,和血調經;白芍養血柔肝,川芎行氣活血,諸藥相合,活血而不傷血,化瘀而不傷正。
【按語】血崩氣脫之證不宜用本方。
1.2 濕邪瀦留證
【症狀】肌筋弛弱,肢體酸楚重著疼痛,筋骨痿弱無力,步履艱難,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
【方一】羌活勝濕湯
【來源】《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羌活6克,獨活6克,槁本3克,防風3克,炙甘草3克,川芎3克,蔓荊子2克。
【功效】祛風勝濕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羌活、獨活祛風散寒,除濕止痛;防風祛風除濕;槁本、蔓荊子、川芎祛風散寒除濕以止頭身疼痛;炙甘草調和諸藥。
【按語】痛劇者,倍用羌活以增強通痹止痛之力;濕重胸滿者,加枳殼行氣除滿。
【方二】健步虎潛丸
【來源】《傷科補要》
【組成】龜膠、鹿角膠、豹骨、何首烏、川牛膝、杜仲、鎖陽、當歸、熟地黃、威靈仙各2份,黃柏、人參、羌活、白芍、白術各1份、大川附子1.5份、蜜糖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