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古人的智慧(7)(1 / 3)

上天盜火的行為也是有用意的,這是在描述自然的規律。普羅米修斯是拿著一捆樹枝在太陽神的馬車上點燃的,而樹枝一般是用於鞭撻的,這很清晰地說明火的產生是由於物體之間的劇烈撞擊。相互碰撞使物質變得稀薄並開始運動,從天體接受熱量與能量。如同盜竊一樣,偷偷地從太陽神的馬車上劃取火種。

寓言接下來的部分描述得很精彩:得到火種後,人類不知感激反而對普羅米修斯表示憤怒和抗議。他們向朱庇特控告他與他盜取的火種,朱庇特無比歡心,因此又給人類更多的恩賜與好處。對自己的造物主忘恩負義的罪惡包含了許多其他的罪惡,這樣的行為難道應該得到獎賞嗎?寓言的意思顯然不是這樣的,我們應該這樣理解:人類從理性的角度出發,大聲疾呼自己本性的缺陷和技藝,得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對此沉默者反而受到神的憎恨,對自己也沒好處。有些人大肆讚揚人性的優點以及人類淵博的知識,對巳經擁有的事物沾沾自喜,認為現有的科學技術巳經達到近乎完美的地步。這些人首先缺乏對神靈的敬畏與尊重,試圖拿人性的缺陷與神性的完美相媲美。其次,他們的做法也傷害到了人類,因為他們自認為到達了知識的頂峰,於是不再尋求新的高度,固步自封停滯不前了。相反,指控人類的本性缺陷和技藝,並不停抱怨的做法顯得更加真誠謙虛。因為這些人一直沒有停滯不前,一直在尋找新發現。這使我對某些人愚蠢輕率的本性表示疑惑不解,這些心中隻有部分傲慢自大的人,並極其推崇逍遙學派的哲學(盡管逍遙學派隻是希臘哲學的一小部分),如果有誰對此學派名聲加以誹鎊,那就不僅得不到任何好處,還會遭到懷疑和憎惡。我非常讚同瘋狂的恩培多克勒斯(empedocles)與沉著的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的見解,他們抱怨道,萬事萬物都是迷霧一團,我們一無所知,一無所察,真理總是埋藏含混不清之中。真理與謬誤奇怪地交織在一起(新學院派在這方麵走得太遠),比起亞理士多德學派的傲慢自大,我更讚同這兩個人的觀點。因此,人們應該明白,承認人性的缺陷和技藝的不成熟後,才會對神靈充滿感激,同時也將得到神靈更多的恩賜與寵幸。人類對造物主普羅米修斯的控訴雖然猛烈尖刻,但這樣的做法比一味地讚揚他的偉大創造要真實有益得多。總之,自滿是匱乏的主要原因。

寓言中描述,人類因為指控普羅米修斯而得到神的禮物一永不凋謝的青春之花。這說明,古人們一直在尋找各種方法和藥物來延緩衰老延年益壽。人類有些為數不多的彌足珍貴的禮物,人類曾經幸福地擁有過,然後又因疏忽大意失去了。但這件禮物不能列人其內,長生不老一旦失去就再也不可能擁有。這一點表明,人類通過正確地德用火和對濫用技藝的苛刻指控本來是有資格獲得神靈的這項禮物的,但人類卻因為自己其後的行為失去了資格。他們把眾神賞賜的貴重禮物交給又懶又笨的驢子來馱。驢子似乎是經驗的象征,愚蠢笨拙,拖拖拉拉。對於這種蝸牛般的閑庭信步,人們無不感歎人生短暫,藝海無涯。坦白說,我個人認為,教條和經驗兩者並未很好結合在一起。寓言中,眾神給的禮物要麼說被賦予了飛鳥一般的抽象哲學意義,要麼賦予了慢條斯理的驢子一樣的經驗。我認為,但必須指出,如果驢子不是在運送途中碰巧口渴,他可能能很好地完成任務。所以,如果一個人完全聽任經驗之談,按照一定的法則按部就班,不要在半路上受到利欲熏心,鬼迷心竅地將貴重的禮物拿去換了他物。隻有這樣,才可以對此人放心地委以重任。

寓言中這件長生不老的禮物歸屬權最後從人轉移到毒蛇。這並不是一個多餘的細節,而是對人類的羞辱。人類得到了天火以及其他各種技藝,但卻不能得到自然賦予其他生物的許多東西。

人類在希望破滅之後馬上與普羅米修斯和解,這一細節寓意人類在探索新經驗時表現出的輕率和魯莽。當他們遭遇失敗,發現探求的結果與期望相距甚遠時,就會立即停止探索,而回到先前的經驗上來,繼續以前的老路。

寓言中關於人類使用技藝以及其他思維活動的描述傳達了宗教的寓意。因為技藝的培養也包含著對神的信仰,虛偽趁機蔓延擴張,玷汙了神性。在祭祀中,普羅米修斯呈上了兩種祭品院填滿肉和油脂的牛皮與塞滿骨頭的牛皮。前者代表著虔誠的信徒,後者寓指偽君子。獻給上帝的油脂在燃燒時發光發熱,芳香四溢,這代表著滿腔赤忱的信徒對上帝榮耀的敬仰,虔誠直指上天。上帝擁有慈悲心腸和健全的肉體。另外一份祭品中填滿了幹巴巴的骨頭,外表看來卻是無比飽滿光鮮,像是一份真正的祭品。而這就如一場宗教儀式,形式上奢華盛大,卻沒有實質內容。人們舉行這樣的儀式隻是為了炫耀,而無助於對上帝的虔誠。偽君子將這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祭品呈現給上帝還不夠,還把責任推給上帝,似乎責怪上帝自己的選擇。在揀選方麵,先知曾道出過上帝的意誌,“我選擇的齋戒日,難道是讓你們的靈魂受到一整天的折磨,像彎腰的蘆葦一樣頻頻鞠躬的日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