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路
清晨,一縷晨曦照在了六峰山上,李景全要出山了,他背了一個雙肩包,手拎著一個行李箱,一副要遠行的架勢,老婆抱著一歲多的兒子跟在他的後麵。
迎麵遇上六峰鎮中學的劉老師:“李大夫,這是到那去呢?”
“我到省醫院進修。”李景全麵帶微笑的回答。
李醫生的人綠不錯,一路下來,大家都親切的問候,他就這樣一路應答著。從六峰山到省城要走二十多公裏山路,到國道坐上去省城的大巴,看到老婆抱著孩子挺累的,就對老婆講:“回家吧,別送了,我一到省醫院就給你打電話。”
望著遠去的丈夫,何玉芳抹了抹掛在眼角的淚花,一步一回頭的往家走去。
何玉芳是六峰鎮中學的英語老師,他比李景全晚畢業一年,和李景全結婚三年,生活過的挺艱難,兩個人的工資加在一起也就是一千多元,還不能按時發工資,現在還住在集體宿舍。
李景全是本地人,老家離六峰鎮有三十多公裏山路,家鄉以農業為主,生活貧困,家裏有父母及姐弟二人,姐姐五年前出嫁了,當時李景全還在上學,好在姐姐的婆家就在臨村,姐夫是一個老實本份的農民,還有一些經商意識,平常收一些農副產品,農閑時拿到六峰鎮集上去賣掉,另外還養了一些雞、鴨,家裏生活還算過的去。
李景全上學時姐姐給了他不少幫助,姐夫總想買台拖拉機,農忙時幹農活,農閑時跑點運輸掙點錢,但是李景全上學要花錢,加上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後,生活有點緊張,這事也就放下了。春節在一起吃飯,李景全聽到姐夫想買拖拉機的心願就下決心,等自己大學畢業掙到錢一定要為姐姐買一台拖拉機,可是畢業這麼多年,他不僅沒為姐姐買拖拉機,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維持。
他從小就是一個要強的人,在上中學的時候,他就決心考上大學,當醫生,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在縣一中排到了前十名以內。
也就在在高二的時候,他認識了何玉芳,何玉芳當時上高一,家住在六峰鎮,父親是鎮糧管所辦公室主任,母親是當地的農民,家裏生活還算不錯,但由於母親是農業戶口,所以何玉芳隻能跟母親也是農業戶口。
上小學的時候兩個人在六峰鎮上的一個學校,經常見麵,但由於不是一個年級的,而且在那個時候農村的學校裏男女生之間是不說太多話。
後來她和李景全都在縣一中上學,每周回家一次,縣城離六峰鎮有三十多公裏,每天就一班車,因此他們都是在周六的早上八點到汽車站上車,由於山路難走,每次都要走一個小時,一來二去的兩個就比較熟了。
又是一個周六的早上,李景全起來晚了,趕到時汽車已經開走了,剛好何玉芳也沒有回家,李景全在回學校的路上碰上了何玉芳。
“玉芳,今天沒回家?”李景全問道。
何玉芳答道:“我母親明天來縣城看我三姨,她在縣醫院住院。”李景全感到何玉芳今天打扮的很漂亮,心中就有了一點少年的衝動。
李景全平時沒事愛上網,就請何玉芳去網吧玩,大家在一個學校,又是老鄉,何玉芳想都沒想和他去了網吧。
來到網吧,兩個人要了一個卡坐,李景全上了QQ,何玉芳描了一眼他的QQ號,便在網上聯係李景全,李景全正在網上聊的起勁,看到有一個叫魚兒的人聯係他,李景全想都沒想就同意加了對方為好友,由天兩個人以前沒有在QQ上聯係過,李景全沒想到魚兒是何玉芳。
兩個人聊了一會閑話,魚兒講:“通話到此結束,給你留個思考題,1=5;2=125;3=245;4=4250;5=?”。李景全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隻好問魚兒。
“豬腦子呀,第一個算式就告訴你了1=5,那5不是等於1嗎,就這破腦子還上網?回家把腦子修好了再來。”魚兒得意的說。
李景全氣的受不了,這麼簡單問題自己怎麼沒想到那,還在想著用排列組合來分析,想一想,這口氣咽不下去。
李景全在網上也給魚兒出了一道題“山裏有一戶人家來了客人,主人和這位客人隻是一般的朋友,家裏養了一隻雞和一頭豬,主人在想是殺雞呢還是殺豬呢?想了兩個小時沒拿定主意。”
“那就殺雞呀,”魚兒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