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保國1
人物表
李豔妃 正旦
李 良 白淨
楊 波 須生
趙 飛 小醜
徐金定 武小旦
楊俊明 須生
楊俊青 花麵短須
馬 芳 紅臉須生
田字月 醜
徐彥昭 淨
家 院
大 內
禦林軍等
第一場 叮本
〔大內、四宮女引李豔妃上。
李豔妃:
(引)鳳在山頭臥,烏鴉就地飛。
(坐詩)家住山西在滎河,因為納妃上朝閣。
隆慶老王晏了駕,本後執掌錦山河。
本後李豔妃。今是進寶年間,誠恐外國王子都來進寶,隔簾望見我朝女王皇帝,將寶帶回,反惹他們一場好笑。心想將這十萬裏江山,讓與太尉執掌。執掌三年五載,太子長大成龍,仍將原業交還,不知太尉心意如何?常隨,宣太尉上殿。
大內:
娘娘旨下,太尉上殿。
〔李良上。
李良:
(坐)娘娘鳳體駕安否?
李豔妃:
承問,太尉可好?
李良:
與臣賜福,娘娘宣臣上殿,有何軍國朝事議論。
李豔妃:
太尉哪知,今是進寶年間,是我誠恐外國王子前來進寶,隔簾望見我朝女王皇帝,將寶不進,原寶帶回,如何是好?
李良:
依娘娘之見——
李豔妃:
本後心想將這十萬裏江山讓與太尉執掌,執掌三年五載,太子長大成人,原業交還,不知太尉心意如何?
李良:
為臣倒有此心,誠恐文武不悅。
李豔妃:
本後當殿立下畫押對單,哪怕他文武不悅。
李良:
娘娘何不動筆?
李豔妃:
常隨,啟開文房。
(唱)有本後設早期麒麟閣下,
金寶屏玉寶屏繞日光霞。
提起筆我先寫大明天下,
太尉父近前來細聽心下。
我父女讓江山休當玩耍,
小太子成了龍仍然還他。
你莫學趙高賊指鹿為馬,
毛延壽誆娘娘懷抱琵琶。
你莫學司馬師進宮殺駕,
你莫學王莽賊臘月初八。
當殿上把對單親筆寫下,
你曉諭文武臣點首畫押。(留)
李良:
(唱)有李良我接了大明天下,
這江山到我手豈能還他。
行步兒我來在文班閣下,
叫一聲眾大人點首畫押。(齊)
文班眾位大人請了。
內:
請了。太尉來在班房為何?
李良:
你看今是進寶年間,外國王子來在我國進寶,望見我朝女王皇帝,不但將寶帶回,反惹他們一場好笑。國太將這十萬裏大業,讓與老夫執掌,執掌三年五載,太子長大成龍,原業交還。你們文班,來來來,都畫押來。
內:
推國讓位,事情重大,我們文班還要商議。
李良:
商議著不錯。
內:
文班眾位大人請了,你看太尉來在班房,手捧畫押對單,命我們文班點首畫押,言說國太將這十萬裏江山讓他執掌,太子長大成龍,原業交還。明知這賊謀叛日久,江山一到他手,久坐不還,殺你我大明功臣,如何是好?
內:
(應)依大人之見。
內:
依下官之見,大明家人情官兒好做,我願寫,我願畫。
楊波:
(內應)我等不悅。
李良:
應聲何人?
楊波:
(內應)侍郎楊波。
李良:
侍郎官,莫非點首畫押。
楊波:
(內白)非是點首畫押,我要上殿本動女君。
李良:
官小職微,不上殿倒也罷了。
楊波:
(內白)必須要來。
李良:
不來倒也罷了。
楊波:
(內白)一定要來。
李良:
狗官退下。
楊波:
(內白)這個……
李良:
(唱)侍郎官官職微參前說話,
這江山到我手一定斬他。
行一步我來在武班閣下,
叫一聲眾王侯都來畫押。(齊)
武班眾位大人請了。
內:
請了,太尉來在班房為何?
李良:
你看今是進寶年間,外國王子都來我國進寶,望見我朝女王皇帝,不但將寶帶回,反惹他們一場好笑。國太將這十萬裏江山讓老夫執掌,執掌三年五載,太子長大成龍,原業交還,命你們武班點首畫押。
內:
推國讓位,事情重大,我們武班還要商議。
李良:
商議著不錯。
內:
眾位大人請了,你看太尉來在班房,手捧畫押對單,命我們武班點首畫押。言說國太將這十萬裏江山,讓他執掌,太子長大龍成,原業交還。我想這賊謀叛日久,江山一到他手,久坐不還,殺你我大明功臣,如何是好?
內:
(應)依大人之見?
內:
依下官之見,大明家人情官兒好做,順水推舟,我願寫,我願畫。
徐彥昭:
(內應)我等不悅。
李良:
答話何人?
徐彥昭:
(內應)定國公徐彥昭。
李良:
老千歲莫非點首畫押?
徐彥昭:
(內白)非是點首畫押,我要上殿本動女君。
李良:
你是年邁老臣,不上殿倒也罷了。
徐彥昭:
(內白)必須要來。
李良:
不來倒也罷了。
徐彥昭:
(內白)奸賊退下。
李良:
(唱)楊侍郎不畫押我還不怕。
徐彥昭不畫押此事有差。
行步兒我來在老龍殿下。
李豔妃:
誰不畫押?
李良:
(唱)不畫押唯有那徐楊兩家。
李豔妃:
(唱)太尉父莫上氣你且坐下,
等徐楊上殿來細問於他。
忙吩咐常隨官將簾吊下。
班房裏宣來了徐楊兩家。
大內:
娘娘旨下,徐楊上殿。
內:
(應)來了。
〔徐彥昭上。
徐彥昭:
(唱)徐彥昭出班房威風八麵。(砸)
(詩)君要直正臣要忠,忠心耿耿扶大明。
我家先祖功勞重,掙下一字世襲功。
定國公徐彥昭。在班房打坐,耳聽李良這賊手捧畫押對單,命我們文武點首畫押。我想今是太平樂年,點的什麼首,畫的什麼押。那賊言道,今是進寶年間,國太將這十萬裏江山,讓他執掌,明知這賊謀叛日久,我不免去到班房,會同幾家烈臣,上殿本動女君。這江山隻可保守,莫可嘿,輕讓了。
(唱)徐彥昭出班房揚袍舞袖,
叫一聲大明家眾位公侯。
老王爺晏了駕女王承受,
把江山讓李良執掌千秋。
哪一家若不服隨我去奏,
內:
國太降罪呢?
徐彥昭:
(唱)龍國太降下罪本公出頭。
徐彥昭為社稷良言苦口,
我問你應聲的哪家王侯?
楊波:
(內應)千歲等臣著。
徐彥昭;
應聲何人?
楊波:
(內應)侍郎楊波。
徐彥昭:
侍郎官何不走動些?
楊波:
(內白)來來來了。
〔楊波上。
楊波:
(唱)起步撩衣出班房,
見了千歲問安康。
千歲禦體駕安。
徐彥昭:
承問。侍郎官你好。
楊波:
與臣賜福。
徐彥昭:
侍郎官幾時臨京。
楊波:
臣是昨日臨京。少在千歲上邊問安,皆臣之罪也。
徐彥昭:
好說。好不氣也。
楊波:
千歲偌大高年,你和哪家言氣不和?
徐彥昭:
本公這大高年,還和哪家言氣不和?清早打坐班房,耳聽李良這賊手捧畫押對單,命我們文武點首畫押。我且問你,侍郎官,畫過押無有?
楊波:
為臣未曾畫押。
徐彥昭:
你不畫押的意思——
楊波:
心想上殿本動女君。單是一件——
徐彥昭:
哪一件?
楊波:
官小職微,君禦台前,不敢多言。
徐彥昭:
侍郎官,隻要你忠心保國,君禦台前願保你滿門無失。
楊波:
千歲保臣滿門無失,此一上殿多參這賊幾本。
徐彥昭:
侍郎官,你可知事不宜遲?
楊波:
遲則生變。
徐彥昭:
好,好一個遲則生變。侍郎官隨著本公來。
(唱)徐楊商議出班房,
楊波:
(唱)打本算去見女君王。
徐彥昭:
(唱)假若還準了徐楊本,
楊波:
(唱)忠心耿耿在朝廊。
徐彥昭:
(唱)假若還不準徐楊本,
楊波:
(唱)順天府裏刀對槍。
徐彥昭:
(唱)東西殺個胡同道,
楊波:
(唱)南北又殺牧野場。
徐彥昭:
(唱)出將入相文武道,
楊波:
(唱)來在老龍金殿上。
徐彥昭:
(唱)銅錘三點呼皇上,
楊波:
(唱)我二十四拜參女王。
李豔妃:
(唱)本後一見忙放赦,
我免了皇兄楊侍郎。
徐彥昭:
(唱)銅錘三點謝坐堂,
楊波:
(唱)問國太安康可安康。
李豔妃:
平身。
徐彥昭、楊波:
臣。
徐彥昭:
國太鳳體駕安否?
李豔妃:
承問。皇兄、侍郎官可好。
徐彥昭、楊波:
與臣賜福。
李豔妃:
請問皇兄、侍郎官,本後無旨詔宣,上殿有何本奏。
徐彥昭:
國太,為臣清早打坐班房,耳聽李太尉手捧畫押對單,口叫我們文武點首畫押。我想這太平樂年,點的什麼首,畫的什麼押。
李豔妃:
皇兄、侍郎官哪知,今是進寶年間,外國王子都來我國進寶,望見我國女王皇帝,不但將寶帶回,回上他國,若要顛邦倒國,如何是好?
徐彥昭、楊波:
依國太之見?
李豔妃:
依本後之見,將這十萬裏江山,讓與太尉執掌,執掌三年五載,太子長大成龍,原業交還。且問皇兄侍郎官,畫過押者無有——
徐彥昭:
為臣未曾畫押。
李豔妃:
不畫押的意思?
徐彥昭:
國太!
(念)隔山探海不知深,知人知麵不知心。
千尺黃河探到底,對麵難保人的心。
李豔妃:
本後心思已定,皇兄何必執拗。
徐彥昭:
國太既要推國讓位,日後朝廊有事,我便不管。
李豔妃:
不要你管。
徐彥昭:
說過的不管。
李豔妃:
誰要你管!
徐彥昭:
道過的不管。侍郎官,何不上殿本動女君?
楊波:
千歲請到班房。
國太既要讓位,聽臣把老王創業之事講說一遍,讓也在國太,守也在國太。
李豔妃:
侍郎官莫非你要表功。
楊波:
不敢說表功,不過閑談之說。
李豔妃:
長話短敘了。
楊波:
國太你聽。
(唱)誓師元朝除順帝,
地崩天裂星鬥移。
張士誠蘇州曾起義,
蘆州城又反左君璧。
劉福通玉山稱王位,
郭廣清領兵鎮淮西。
河南汴梁反馬尾,
陳友諒武昌又登極。
四下塵煙一齊起,
殺來戰去不停蹄。
東莊人不敢西莊去,
路旁無人客商稀。
隻殺得攜男抱女人逃去,
十個村莊九無一。
老王爺創業非容易,
十八年血戰為社稷。
李豔妃:
我且問你,十八年後之事。
楊波:
為臣一概不知。
李豔妃:
何人知曉?
楊波:
我徐千歲知曉。
李豔妃:
你且列班。
楊波:
臣下遵旨了。
(唱)回頭叫聲老千歲,
你何不上殿奏君妃?
千歲何不上殿動本?
徐彥昭:
侍郎官請到班房。
楊波:
請。
〔下。
李豔妃:
請問皇兄,侍郎言道,十八年以後之事你知,可該講來。
徐彥昭:
為臣知曉,但是記之不清。
李豔妃:
揀你記得處講來。
徐彥昭:
國太,為臣乃是武將家風,講話中間,不是摩拳,便是擦掌,誠恐驚動國太如何是好。
李豔妃:
本後不怪,你且講來。
徐彥昭:
待臣謝過。
(念)銅錘謝恩情,國太開金容。
提起創業事,膽戰心又驚。
想當年世界荒荒,唯有真紫微下凡,左金童,右玉女,手執長幡寶蓋,送先君爺家下凡,以在鳳陽朱門投胎,隨帶四聖王的形象。
李豔妃:
哪四聖王形象?
徐彥昭:
堯王眉分八采,舜王目生重瞳,禹王身背八卦,湯王肩擔二輪。先君爺家不得誌的時候,和他舅父郭廣清販賣烏梅子為生。行走均州武當山下,遇見陳野仙,擺下百日擂台。甥舅二人放下推車,打了擂台,台下收來幾位英烈。國太可知?
李豔妃:
本後不知。
徐彥昭:
國太請聽。常、何、郭、李、張得勝、趙得勝、常守忠、耿炳文、臣先人徐達等,扶先君爺家以在金陵建康立帝。三六九日朝見先君爺家,先君爺家飲酒中間,低頭不語,悶悶不樂。臣先人問道,主公為何低頭不語,悶悶不樂。先君爺家言道,隻為采石磯一塊地土,不能趁手而得。臣先人奏道,主公要奪采石磯不難,掛臣徐達為帥,常遇春、胡大海馬前先鋒,此一前去,一戰而功成。臣先人討了帥印,下得殿來,坐在大教場中,傳令一道:哪家願奪采石磯,進帳掛紅領賞。一言未罷,閃上一位將軍,名曰胡大海,那人進帳領賞,領賞一畢,駕了小舟一隻,就是這麼樣嘩嘩啦啦飄奔采石磯下。被那蠻子郎牙兵瞧破機關,手執滾木礌石打下,那塔兒可憐,可憐將軍腦流遍船而死。探馬報到臣先人,臣先人又傳命一道:哪家願奪采石磯者,進帳領賞。一言未罷,閃上一位將軍,國太可知?
李豔妃:
本後不知。
徐彥昭:
名曰金槍常遇春。那人進帳領賞,領賞一畢,跨了良馬跑奔采石磯下,觀看一番,三麵是山,一麵是水,不能稱手而得。將軍回得營來,報道臣先人,臣先人將那將軍重打四十。將軍回得營去,臣先人差人送酒一缸,肉一方,撕著吃,想著飲。將軍飲酒中間,心生一計,吩咐行伍內邊帆上造竿,竿上造鬥,須要藏下將軍身體。竿鬥造齊,將軍就是這麼樣一縱一蹦,蹦在鬥子內邊,飄飄蕩蕩漂流到采石磯下。蠻子郎牙兵瞧破機關,手執金叉刺來,將軍乃是通背猴下凡,左膀一張,右膀俱無,右膀一張,左膀俱沒。那將軍不慌也不忙,邁過叉頭,纏定叉竿,一家不肯舍叉,一家怎肯舍命,將軍就是這麼一提,提上采石磯,鞭打鐵牛兒,嚇死鐵掌官,走脫孫伯岩,探馬報到先君爺家,先君爺家歡喜不盡,擺了滿朝鑾駕,迎將軍到柳河川口。一見先君爺家到來,就要滾鞍下馬,先君爺家言道,馬前請飲三杯。人是熱人,酒是冷酒,鎦金盔望上推,那塔兒可憐,可憐將軍身得脫甲風而亡。將軍一死,先君爺家啼哭不止,閃上一位將軍,國太可知?
李豔妃:
本後不知。
徐彥昭:
皇家外甥李文忠。那將軍進得帳去,誇下海口,賣下浪言,將大元韃子趕不盡殺不絕誓不為人。那將軍將那大元韃子迫追追、趕趕趕,在黑河岸前,隻丟下七人七騎,黑河閃上七眼靈橋,渡過七人七騎。將軍趕過黑河岸前,言說是天呀,我想大元韃子七人七騎與我舅父留下後患,將賊定要趕過黑河。上水漂下一物,口似血盆,國太可知它是什麼東西?
李豔妃:
本後不知。
徐彥昭:
名曰水獸多端。將軍一見,迎麵執刀就刺,空中震雷之聲,降下一紙簡帖,下有詩語,國太請聽:
七九六十三,洪武滅大元。
若要收人馬,除非遇多端。
(唱)殺殺殺戰戰戰日落山間,
黑河裏閃靈橋渡過七男。
蒼天爺不絕那元朝後患,
殺來戰去十八年。
李豔妃:
(唱)十八年來十八年,
本後我一心讓江山。
徐彥昭:
(唱)往日動本本本準,
今天動本全不聽。
回頭我把侍郎請,
你何不二次拿本升。
〔楊波上。
楊波:
(唱)千歲不必加憂愁,
為臣把話說來由。
人人都怕李太尉,
臣哪怕丟官回蒲州。
楊侍郎上殿來複動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