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風雅?《詩經》有《風》《雅》《頌》三篇,《風》為歌謠,《雅》是音樂,又分《大雅》《小雅》,風雅是指文雅的,端莊的高雅的。所以風雅所代表的不僅是言談舉止還是詩詞歌賦,種種風流雅事。
品茗
蜀人作茶,吳人作茗。茗茶芽葉,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茗在古代是指茶樹的嫩葉,意為極嫩之茶,也就是好茶。中國的茶文化傳承了上千年,從傳說中的神農嚐百草的時代開始,綿延至今。許多年來,茶文化的核心一直在發生變化,唯一不變的是茶作為一片葉子,所蘊含的意義與茶葉脈絡間的人生哲理。
那麼茶這種神奇的樹葉,為什麼能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我覺得,古人有借酒澆愁的習慣,卻愁更愁,茶也能消愁,曆代文人們通過喝茶,進入茶的意境,從而忘記了煩惱,在嫋嫋茶香中,在有夢幻般顏色的茶水中,感悟人生哲理,逃避現實,沉醉於清淨寧靜無人打擾的美好境界中。
人們為什麼喜歡喝茶?或許是許多年來養成的習慣,或許是曆代承襲的傳統。或許是為了附庸風雅,通過喝茶這一渠道希望讓自己接近上層,提高修養,陶冶情操。這也是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但是說不好聽點就是俗氣,不比前兩者的雅。我也時常這樣附庸風雅,現在想來自己實在是太俗氣了,說實話在我看來茶水和普通的開水沒什麼兩樣,茶隻是顯得我和別人不同更高貴更有修養的一種表現。為了喝茶,我費盡心思去學習繁瑣的茶道,用現代簡約風格的茶具,還買了上好的鐵觀音,有一段時間還打算買抹茶粉。
後來我漸漸覺得我其實並不俗氣,因為飲茶已經成為了我的日常,不管什麼茶道,不管什麼禮儀,喝的隨心,喝的舒服。我經常在考試前喝一杯綠茶,簡簡單單,放鬆緊張,聞一縷茶香,觀察茶水蕩漾的波紋,別有一番樂趣。在這一過程中真正的領會到茶的意義,所謂茶,不是繁瑣的茶道,而是一種普通人能接受得起,讓自己舒服的物品,現在每當有客人來到家中,主人都會為客人端上一杯熱茶,所以喝茶不一定要有特定的場合,它已經成為一種人情,能使人得到溫暖,並不曲高和寡,這才是真正的中國茶文化的核心。
吟詩
詩在古代一般指《詩經》,在現代指的是一種文學體裁,通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詩歌是接近生活的,也是揭露生活中種種現象的。我的筆風十分文藝,文字優美,適合寫抒情詩或散文詩。而不適合寫字裏藏刀具有諷刺意義的詩歌。
關於古詩首推“詩三百“《詩經》裏的詩歌,一般都蘊藏著儒家學說的種種觀點。雎鳩在河中小洲棲息,一位女子在采著荇菜,一詩人在橋邊讚歎著女子優美的風姿。這是詩經裏的第一個篇章,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關鳩》這首是在曆史上的地位非同小可,承認了男女之愛是自然而美好的感情。
有一次我出於目的性的,仿照泰戈爾的《金色花》寫了一段小詩。
假如我變成一株薰衣草,當夕陽輝映下紫色的海洋裏蕩漾著一層一層的波浪,你潔白的衣裙飄蕩在花間,走過我的身旁,我願意為你的衣衫染上一層襲人的香。
泰戈爾的詩總是那麼有哲理,而這是我模仿不過來的。
今天的我們已經不想以前的文人常常聚在一起吟詩作對,我也不經常寫詩了,每次也隻有一些零碎的思想,詩歌是與生活並存的,當你在生活中有什麼感觸,把它寫下來,在韻律上加以修飾,詩歌就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