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90 章備受爭議(1 / 2)

聽課的學生,都免不了捂嘴偷笑。

溫惠來到神醫的房間,關於學徒的資料,都是放在一個暗格裏麵的,這幾年,周國、秦國善醫堂裏麵是添加了不少畢業大夫的。

不過這幾年評判的時候,她不在,都是神醫弄的,神醫的人品他還是信得過,他選出來的人,應該也差不到哪裏去。

手中有十四份地契,溫惠選出了五十六個人,每四人一組。

這四人為首的是資料比較老,當過副堂長的人,接下來是吳國的人,另外兩位則是秦國人和周國人,算是個大混合了。

人事變動安排,很快就通過信鴿安排去了各個善醫堂,被點名的人,都紛紛往惠城而去。

溫惠也點了一千紅羅刹,五千武家軍,讓他們護送糧食,前往吳國,並且幫助善意堂的人 建造善醫堂。

每四個人負責的地址也都確定下來了,便是開始出發了。

吳國的邊境處,可以說根本沒有什麼守城兵,混亂不堪,民不聊生。

他們的進入也根本招不到任何軍隊的反抗,一些老百姓和聚眾鬧事的人,那就更不用說了,看到武家旗、以及紅羅刹的打扮,以及六千人,就都不敢去惹了。

而善醫堂的人,也按照他的囑咐,先在那地盤開設起粥篷來,給城裏麵的百姓施粥,鼓勵來百姓們伐木蓋起善醫堂。

百姓們得知是善醫堂,而且有東西吃,完全就是對溫惠感激涕零了,都自發的幫忙伐木蓋善醫堂,然後一同吃大鍋粥。

這個點留了兩百武家軍,相當於兩個營的兵力,也留下了足夠他們吃的糧食,還有施粥的糧食。

其他人的就護送著糧食繼續向前進了,接下來的三個城都是沒有遇到守城兵。

在接下來就遇到了,這裏是吳國原有的土地了,不是從趙國搶過去的土地,其他四個城市都是趙國原來的城市。

這四個城市在原先就是比較貧窮的,裏麵大部分是趙國的人,當然也有少部分的吳國人,不過都是以主子的身份。

這次的饑荒爆發,這些以主子身份自居的人,就是都遭受到了搶劫的。

守城門的士兵看到有大批人馬靠近,便是趕緊關閉了城門,回去稟告守城門的將領了。

守城的將領看到是武家軍的旗幟,便站在城牆上,大聲問道:“不知武家軍,前來何事?”

“我家王爺聽聞吳國發生饑荒,竟然是有易子而食的事情發生,特意叫我等帶糧食前來,在 吳國建蓋善醫堂。”定遠將軍高聲說道。

城門上的將領自然是看到了那被護在中間的馬車了,那一袋袋的都是糧食。

再想想百姓餓的都開始搶他的府了,在鬧下去,他這恐怕也是要遞折子,告訴皇上,這裏有反叛了。

“既然是友軍,那便開城門吧。”將領說道。

“將軍,他們是那個妖女的人。”一個士兵小聲說道。

將領伸手敲了一下士兵的腦袋,說道:“蠢!如今當然是城中百姓生命更加重要!你能弄來那麼多糧食給百姓吃?不逼著百姓因為饑餓而造反?”

“您這也太高看我了。”士兵笑的一臉憨厚的說道。

“但是人家能!妖女也是有妖女的本事的,要不然能蠱惑皇上非嫁她不行?把男子的臉都丟盡了,哎……開城門去。”將軍說道。

順利進入城中,百姓們得知是善醫堂,早將妖女之說給拋在腦後了,紛紛去排隊拿粥,幫著伐木蓋屋子。

更何況還有一個五子樓的存在,這事情一發生,那便是各種宣傳溫惠的好,當然這都是很隱晦的通過前來玩的人口中說出去的。

基本是快要到達另外一個城鎮的時候,事情就已經在這個城裏傳開了,所以基本是日盼夜盼善醫堂的到來。

所以守城兵根本就無法阻攔善醫堂、紅羅刹、武家軍的進入。

不過是短短半月,善醫堂就迅速得到一片好評,溫惠的民生也從之前的妖女,變成了心慈仁善,體恤百姓的好王爺。

在有五子樓各種宣傳溫惠封地內的事情,說什麼人家都有身份證,說什麼百姓受了委屈,都能去衙門伸冤。

之前傳旨的欽差弄傷了百姓,溫惠硬是讓周文帝陪了銀子才肯罷休。

鼓動的吳國百姓恨不得去做溫惠封地內的百姓。

在這種時候,五子樓就開始在放出消息,引導輿論,開始說吳孝賢就是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經營好國家,才想將國家交給溫惠這樣一個賢明的人手中。

百姓之間也都是傳開來,守城兵、守城將領、衙門、城主府、那根本就是沒辦法阻止的事情,甚至這些關鍵位置的人,都是被五子樓給洗腦了,覺得溫惠是個賢明的君主。

關於溫惠女子當君主的事情,也基本是沒什麼反對的聲音了。

統統都被五子樓給洗腦了,那句標準的:你不是從女人肚子裏麵爬出來的?憑什麼看不起女人啊?

已經是成為女子之間非常流傳的話。

大家的思想,也都趨向於有本事的人才能帶領百姓過好日子,拋開性別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