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連德將兵順利渡海,並一舉收複了貝龍城。而後,向鳳翔城開進。中途在白鹿川,同前來阻擊自己的五萬精銳敵兵展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戰,空前慘烈。這是決定大順王朝,決定之生存希望的一次大較量。盡管在兵力上大順軍處於劣勢,三比五於敵方(因為有一部兵力或戰鬥中損失或需要鞏固所收複的失地,並解決給養等雜事,所以胡連德現時手上的兵力是三萬),但是將士們無不具有保家衛國,戰勝敵人,解救被奴役的同胞,重整破碎的江山的堅定信念(當然更不能在自家土地上丟臉),憑借高漲而又頑強的鬥誌,勇往直前的精神,再加上主將指揮有方,戰術得當,從而一舉大獲全勝,殲敵逾三萬。由於戰爭是殘酷的,所以大順軍這邊也折損近於萬人。然這種付出是值得的,也是不能避免的。
胡連德一麵揮軍前進,一麵命阿蘇凱率領墨麟軍團一部,去收複淪陷於敵手的三、五座東方城市,尤其是卡齊城,兼顧保衛主力軍馬的側翼無虞。由於卡普一軍覆滅於女國王城之下,所以那邊的沙摩亞占領軍不僅實力大受削弱,而且如前文所講,更多是拚湊起來的雜七八的隊伍,可說烏合之眾,又種種的弊端,也所以不需要太多太強的兵力去打擊他們。況且,被占土地上的大順人民也並沒有甘心屈從,反抗頻頻,軍隊可以結合他們的力量,完成使命。
白鹿川之戰的勝利,大大激勵了胡連德及全軍將士們,也同時深深鼓舞了大順國的臣民們。不論是淪陷區還是未失之地,隻要能夠拿動武器的人,紛紛加入到抗擊侵略者的行列。當胡連德一路收複失地,直殺到鳳翔城的時候,所掌握的總兵力(不算阿蘇凱所帶走的那一部分)增加到了五萬人。
敵方的援軍洶洶而來,步步逼近,本軍節節吃敗仗,影響到了圍困鳳翔城的沙摩亞主軍的士氣,聖真女王天香也心神不安起來。她下令收攏軍隊於城的北郊,以避免四下薄弱為敵所乘,並且著手準備決戰。雖然曾一次次地分兵向大順國其他地方攻略,但也源源不斷地有一批批的新員來做補充,來增加軍勢。且不論其真正具有多少的戰鬥力,所湊成的“塊頭”倒是極其龐大。因此,聖真女王眼時下依舊有十多萬的人馬於鳳翔城外。
胡連德見到了父親,自然父子倆均十分興奮。
努努道:“援兵的到來,使得苦苦支撐的王城與朕、與將士、與人民減緩了壓力。而寶光閣的紫蓮燈也突然於日前大放其輝,吉兆呀。看來,我大順國朝可以轉危為安,可以最終打贏這場戰爭。”
胡連德道:“史虎丹死了,他也是您的兒子。他的母親在嫁給史龍國將軍之前便懷上了他。”接著又簡單述說了生執史虎丹的事情,最後道:“複奪貝龍城的時候,他第一個登上了城牆,打開一個缺口,從而我軍才得以擴大戰果,取得勝利。但是史虎丹卻受了好多處傷創,他用行動償贖了自己所犯下的罪過。”
努努聽著,之前的興奮瞬間不在,不由二目垂淚。半晌,問道:“安葬了嗎?”
“安葬了,隻是由於他之前的叛國而不便立碑。”
“唉,以後再說吧。眼下首要的是全力擊敗鳳翔城下的敵寇,好好準備。”
五天之後,敵我雙方開兵見仗於鳳翔城的北郊。由於紫蓮燈的複現奇輝和本軍不斷的勝利,大順軍將士的自信心與鬥誌陡增,同時多少彌補了新兵員短乏訓練的不足和不利。反觀沙摩亞人,軍心浮動,士氣萎靡不振。盡管如此,畢竟尚具有較大的人數優勢。初戰,難分優劣,旗鼓相當。突然,遠處裏號角大作。原來是阿蘇凱引領著阿母誌、阿父誌兩國所組成的兩軍不下二萬人,合己部萬餘(當初並沒有這麼多,現時有新生力量加入)將士殺至,向沙軍的側翼發動強力攻擊。委身於沙軍裏頭,貌合神離的原西輝王子車扈見勢不妙,而現在又是擺脫聖真女王控製的絕佳機會,因此上突然率本部原西輝人有三萬,脫離戰鬥,從而使得戰局瞬時急轉。沙國人馬失勢大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