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就在你自己的心中,沒有人能夠左右你,所以你一定要經常與自己對話,問問自己:“現在我選擇的道路,真的是即使失掉其他的東西,也不會令我感到後悔嗎?我現在追求的東西有價值嗎?我現在的生活方式,會讓我失去什麼,或獲得什麼呢?
有道是有得必有失。任何一個人若要有所為,必定要在絕大多數方麵無所為。如同把一塊上等的木頭雕刻成一件工藝品一樣,你必須知道什麼東西是必須喪失的,才可能做成一件工藝品。否則,什麼都想保留,結果是什麼都做不成。同理,在成就事業方麵,我們隻有喪失必要的部分,才能真正擁有應得的部分。
在一次茶話會上,一位神情滯重的長者站起來對大家說:“年輕時,我也像你們一樣有一番雄心壯誌。我想成為一個在諸多方麵都有所建樹的人,我也認認真真地做了。到現在,我想對你們說,麵對浩瀚無垠的知識海洋,人的一生所學的不過是滄海一粟。毫不謙虛地說,我所涉獵的知識領域比在座的誰都要廣,但可憐地說,我在任何一方麵都沒有獨特的建樹。
回眸我的一生,我並非不努力,而是精力過於分散,誌趣不專。我今日才透徹地明了莊子的‘吾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逐無涯,則殆矣’。但已太遲了。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體會告訴你們:為學立業勿忘專。我想這比慣常的套話對大家更有益……。”
世界級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在選擇努力方向時也曾麵臨著取舍問題:盧西亞諾·帕瓦羅蒂在一所師範院校上學時,其家鄉意大利蒙得納市的一位名叫阿利戈·波拉的專業歌手收他為學生。畢業時,帕瓦羅蒂問他父親:“我該怎麼辦?是當教師還是成為一個歌唱家?”他父親回答道:“盧西亞諾,如果你想同時坐兩把椅子,你隻會掉到兩把椅子之間的地上,在生活中,你應該選定一把椅子。”後來,帕瓦羅蒂回顧成功之路時說:“我選擇了,我忍住失敗的痛苦,終於成功了。現在我的看法是:不論是砌磚工人,還是作家,不管我們選擇何種職業,都應有一種獻身精神,堅持不懈是關鍵。”
選定一把椅子!你不可能魚和熊掌兼得,除非天下人的智慧和運氣都集中到到你一個人身上。想多坐幾把椅子,結果往往是一把也坐不成。
為了避免失掉得失之間的準則,在職場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項原則:在追求地位、財富及他人的尊敬時,千萬不要在不知不覺中將這些當作自己的終極目標,要避免現在所做的任何事都完全是為了個人利益;要消除對某些人持有偏見或歧見;在乎周圍人的所作所為的同時,也要了解自己所求的是什麼?追求效率,但不要妄想一步登天,很多事情是需要時間來醞釀的。想要擁有權利,就必須承擔責任,要去除自以為是的毛病。
職場生涯中本就有得有失,我們一旦開步走,就隻能朝一個方向前進,不可能同時朝東南西北方向兼走。麵臨職場生涯中重要關卡時,你可要看準了、想好了。否則,隻能原地踏步或打圓圈。
聰明人和蠢人的區別就是在得失之間的選擇上,而聰明人總是在得與失之間及時抉擇,把一切不相宜的東西都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