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上的兩次試驗裏,你和其他19個人一樣,始終都被苦惱困擾著,處在一種不可言喻的痛苦狀態之中。使你痛苦、苦惱的罪魁禍首是什麼呢?使你痛苦、苦惱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意識。是由於你的意識給你的潛意識傳遞的信息、發布的指令始終都是錯誤的,消極的信息和指令從而導致了消極的痛苦的反應。
其實,要想使你快樂起來也很容易,那就是你必須改變你的意識,你必須把你的意識變得積極一些。比如在第一個試驗裏你就不能想你是世界上最倒黴的倒黴蛋,同樣在第二個試驗裏你也必須把你自己想像成世界上最幸運的幸運兒。如果在第一個試驗裏你果真把自己不想成倒黴蛋,那麼你就不會象其他人那樣痛苦。如果在第二個試驗裏你能把自己想像成世界上最幸運的人,那麼,你就會確信幸運將再次降臨在你身上。你於是也就會在老人挑選的過程中激發出你身上的所有潛能,盡情地施展你的才華,把你所具有的優秀品質毫無保留甚至超常地表現出來,也許你就真的成了你所想像的最幸運最幸福的人。
改變意識真的具有如此的威力嗎?的確是這樣:意識具有建設與破壞的雙重力量,積極的意識能釋放建設性的能量,消極的意識隻會釋放破壞的力量。現實中的許許多多的事例都能證明這一點。
在世界歌劇界享有盛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卡羅素,由於長期的演出,有一次產生了對舞台的恐懼症。其實,這種病症並不奇怪,任何人長期從事一項工作都會有厭煩、恐懼的時候。
卡羅素這次也不例外,強烈的恐懼使他喉嚨發緊發不出聲。眼看就該登台了。可還是發不出聲,他緊張得汗流浹背。心想,如果我不能上台演出,人們一定會嘲笑我。我得上台,我一定要克服恐懼,情急之下卡羅素對著後台的劇組人員說:“我裏麵的小我要把大我勒死。”
然後他對自己的小我說:“滾開,大我要借著我的聲音唱出來。”他說的小我指的是恐懼症,他所說的大我則是指他潛意識裏潛存的潛能。卡羅素大聲喊過之後,他的潛意識開始產生反應,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於是,到該他上台的時候,他很自信地登上舞台,先前的恐懼蕩然無存,他再次用他悅耳動聽的歌聲打動了聽眾,贏得了聽眾陣陣地喝彩。
很顯然,當卡羅素喉嚨發緊唱不出聲的時候,卡羅素的意識完全被小我占領,即被恐懼緊緊地把守,恐懼在守護潛意識大門的時候就像一個盡職盡責的檢查官一樣,它隻給那些拿到了恐懼簽證的能量放行。因此,釋放出來的能量全部都是一些破壞性的能量。卡羅素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當他要改變這一現狀,要克服恐懼的時候,他就必須把“小我”從他的意識當中趕走,要讓自信守衛潛意識的家園,這樣自信的意識自然也將會隻釋放符合自信指令的能量出來,於是自信釋放出來的建設性能量就使卡羅素自信地登上了舞台,取得了演出的巨大成功。
其實,像卡羅素這種用改變意識,使消極意識變為積極意識,釋放建設性潛能而取得成功的事例,在現實生活中真可以說俯拾皆是。筆者在現實生活中就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具有四十多年吸煙史的老人,一次他聽說另外一個老人因過量吸煙而患上了肺癌導致了死亡。聽了這件事後,這位老人開始為自己的健康狀態擔憂,他想自己要想健健康康地活下去,就一定得吸取這個教訓。於是,這位老人決定戒煙。有吸煙惡習的人都清楚,戒煙從表麵上來看隻不過是改變一個不良的生活習慣,似乎並不難,其實對於吸煙有癮的人來說真要戒掉煙癮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很多人戒煙反反複複地戒了很多次都沒有戒掉。這位老人周圍很多人,也包括老人自己都曾多次戒煙,但都沒有成功。老人對戒煙之難有著極其清醒的認識,他預見到戒煙的困難,但他想還有什麼比健康更為重要呢?因此,戒煙再難他也要戒掉,於是在吸煙還是戒煙的問題上,積極意識完全占據了上風,但正像預見的那樣,消極意識並不甘心退出,所以老人不時地還會去買煙。但當他要買煙的時候,他的理智就會做出強烈的反應阻止他的行為。為了徹底戒煙,老人逢人便說煙的危害,經過激烈的鬥爭,老人終於沒有再吸煙。可見老人戒煙的成功就是用積極的意識控製了潛意識的大門,從而激發出了積極的具有建設性的潛能從而取得了成功。
對於創業來講,要保證成功創業也得這樣去做,一定要把意識擺放正確,想正確的、說正確的、聽正確的,才能激發出積極的具有建設性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