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空氣的重量(1 / 1)

小醜

8歲那年,他的母親就死了。他的繼母是一個狠毒的女人,每天她都會嗬斥著讓他下地幹活,稍有不如意,便非打即罵。她還不許他讀書,隻要看見他的手裏拿著書本,她便立即奪過去撕得粉碎。他在家裏實在待不下去了,隻好跟著父親出海打魚。

沒有書讀,也沒有小朋友跟他一起玩,每天滿眼都是驚濤駭浪,一不小心便會葬身海底。麵對大海,他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卑微了。如果自己就這樣沉到海裏,很快他便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他甚至感覺到人生沒有任何意義,於是每天除了打魚時的機械動作外,他幾乎不說一句話,一整天都是悶悶不樂。

有一次,海風突起,海浪將船隻拋起又放下,眼看船就要翻了。他對父親說,不如我們將船艙裏的魚蝦卸一些到海裏去吧,這樣或許能保住船隻不被海浪打翻。父親搖了搖頭說,不行,如果那樣的話,船隻就更加容易被海浪打翻的。

他不解。父親說,船隻在海裏航行,隻有加重自己的重量才能保持其平穩前進,而不被海浪吞沒,人生在世,也得不斷加重自己的重量,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原來,他內心的變化早就被父親看在眼裏。父親正好借這個機會給他上了一課。

他猛然驚醒,並從心底裏再次燃起了對人生的希望。從此他一改往日的消極而變得積極起來。忙時他跟父親打魚,閑時,他便捧起書本認真地研讀。他要用知識來加重自己的重量,不能輕易便被困難擊敗。而再次麵對繼母的時候,他也不那麼害怕了。繼母麵對他坦然的神態,竟然不知所措起來。

因為在當時,平民沒有資格接受高等教育。於是,長大後,他靠自學和給別人打工賺來的收入組建了一個實驗室。借助於實驗,他推翻了1703年施塔爾提出的“燃素”學說。他準備了專用的玻璃容器,分別放入鉛屑、銅屑和鐵屑,將容器口封死,而後加熱;最後鉛屑熔化了,紅色的銅屑變成了暗褐色粉末,鐵屑變黑了。稱重結果表明,這些容器的重量都沒有變化!而金屬灰卻比原來重了。據此,他得到了這樣一個結論:金屬沒有與燃素化合!因為所有的容器重量都沒有變化,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然而容器內部有一定數量的空氣,肯定是金屬與空氣的微粒化合了!因此重量增加了,有多少空氣與金屬化合,金屬就應該增重多少!

“世間萬物都是有重量的,就連人們肉眼看不見的空氣也有重量,你們誰也別小看任何東西!”他像是在說他的實驗,但更像是在說他自己。他就是被世人譽為“俄國科學始祖”的米哈伊爾·瓦西裏耶維奇·羅蒙諾索夫。1711年11月19日,他生於阿爾漢格爾斯卡亞省傑尼索夫卡村,1765年4月15日卒於聖彼得堡。

在人生的短短幾十年中,他不但創建了俄國第一個化學實驗室,還創辦了莫斯科大學。由於他在俄國科學史上的諸多貢獻,特別是質量守恒定律和對俄羅斯語法的係統編輯,被譽為“俄國科學史上的彼得大帝”。他終於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重量!

“就連空氣也有自己的重量,難道你還沒有空氣重嗎?所以,你永遠也不能看不起你自己!”這句話成了後來很多年輕人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