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期,中國剛剛擺脫了一個腐敗閉塞政府的統治,一切都在變革。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也成了一種時尚。這種時尚讓一直以讀書為榮的江南小鎮落霞鎮變得蠢蠢欲動。落霞鎮地處長江下遊,毗鄰南京、上海這樣的繁華都市。這樣的地理優勢讓不大的落霞鎮成為江南大都市生意人必到的地方,他們在這兜貨、傾銷,落霞鎮成了江南生意場的集散中心。這給落霞鎮帶來了空前的繁華,於是落霞鎮人開始嚐試各種新鮮事物,自然讓女孩兒上學堂讀書也成為落霞人趨之若鶩的新時尚。
林氏毛皮莊是落霞鎮上最大的毛皮商,是林氏祖先在清代乾隆年間創下的產業。曆經百年,林氏一族將毛皮生意做的是風生水起,毛皮莊越做越大,毛皮生意幾乎遍布江南,終於成為落霞鎮首屈一指的毛皮商。林氏一族的生意雖然順風順水,但是林氏門人的人丁不旺卻成了林氏族人的一大缺憾。
十六歲時,柳鎮元接替父親,在林氏毛皮莊當上了小夥計。因為頭腦靈活很快從一個小夥計成了林氏毛皮莊的二掌櫃,這時的柳鎮元隻有二十三歲。十八塊大洋的月俸讓柳鎮元成了落霞鎮上的中產階級。自然,送妹妹上學堂也是柳鎮元必趕的時髦。柳映雪,柳鎮元同父異母的妹妹。柳鎮元幼年喪母,父親在他六歲那年續弦,柳鎮元八歲時,柳映雪出生。如今的柳映雪已經出落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皮膚像冬日的初雪般白皙清透,臉頰一抹紅暈,讓人不由得想起熟透了掛在枝頭搖搖欲墜的蘋果。一條油光水滑的大長辮子垂在身後,襯托著那纖細的小腰。一件青藍色的偏襟上衣搭配著一條黑色的裙子,這是民國時期最時興的女學生裝。
柳鎮元送妹妹讀書這事已經讓妻子柳陳氏甚為不滿,在她看來,讓一個同父異母的小姑子花錢讀書,這簡直就是敗家。柳映雪七歲那年,母親一場大病後離開了她。十二歲時父親也去世後,柳映雪就與兄長柳鎮元生活在一起。因為父親去世後,是兄長柳鎮元擔負起這個家的一切,所以柳映雪事事都聽兄長的。在她眼中,兄長就如同父親一樣,值得尊敬和依靠,日子就這樣平平靜靜的過了幾年。兄長娶妻後,柳映雪對待嫂子也是如同母親一樣敬重。可是柳映雪對柳陳氏的敬重並沒有換來柳陳氏對小姑子的疼愛。柳陳氏總覺得這個小姑子有些礙眼,一來這個小姑子長的比自己漂亮,這讓柳陳氏很是憤憤。二來,柳陳氏也是個如花似玉的小媳婦,也總是想買些胭脂水粉,做幾身漂亮衣服。可這些個都得花錢,柳鎮元每月就那會那麼幾個大子,還得養活個沒用的小姑子,更可氣的是還要供她讀書。所以柳陳氏就覺得這個小姑子應該早早地打發出去才是正道。奈何柳鎮元對柳映雪還算疼愛,柳陳氏也隻得先忍在心中。柳映雪讀完高小後緊接著就開始讀中學,每年二十塊大洋的學費著實讓柳陳氏頭疼。她即不情願再掏錢讓柳映雪念那在她看來一點用也沒有的書,又不想讓小姑子在家吃閑飯。經過幾番考慮,權衡利弊,她在心裏暗自決定,要說服丈夫,同意小姑子嫁人。
陽春三月的落霞鎮如同大多數的江南地區一樣,春日的暖意包裹著全身。忙活了一天的柳鎮元走在回家的路上。路邊的小攤販扯著嗓子吆喝的聲音、挎著柳條筐買菜的街坊討價還價的聲音,這些都讓柳鎮元有種莫名的優越感。確實,一個月十八塊大洋的收入,這在落霞鎮來說也算是中上等人。雖不能讓家人每日都吃香喝辣,但殷實的小日子的確讓很多人羨慕不已。柳鎮元的愜意洋溢在整張臉上,小眼睛裏散發出得意洋洋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