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是海上第一仙山,以山勢險峻著稱,然而這裏是嶗山的支脈,不似主峰一般的陡峭,山腰上有幾個村落,都被霧籠罩著,影影綽綽的,這裏世代生活著樸實的山民,也是在外人看來落後的山民。
太陽漸漸升高了,到達第一個王哥莊時,已經接近中午了。林珊和程沛雲決定在村子裏吃午飯。剛進村,卻看見一群人正在圍觀什麼東西,隱約聽見二胡的聲音和京劇的聲音傳出來。林珊和程沛雲擠進人群,卻看見一個老漢拉著胡琴,旁邊站著一個姑娘,這京戲便是從姑娘的口中悠悠傳出來。
這是一個怎樣的姑娘啊,渾身上下穿的破破爛爛,臉色發黃,聲音也有氣無力地樣子,眼看著就要暈倒。
“這個人……不是李雲鶴嗎?”程沛雲對林珊說。
“圖書管理員李雲鶴?”林珊也驚訝了,“怎麼淪落到這樣的地步,來這裏賣唱呢?”
兩個人正說著話,忽然看見李雲鶴晃晃悠悠地暈倒了。林珊和程沛雲正要撥開人群衝到前麵去扶她。卻看見,拉胡琴的老頭兒抽出了別在腰裏的鞭子,人群開始騷動起來。眼看著老頭兒就要抽打暈倒在地上的女孩,忽然人群中站出一個青年,一把奪下了老頭兒的鞭子,怒吼一聲:“放下你的鞭子!”
老頭兒忽然哭起來了:“俺不忍心打自己的閨女。俺在東北的家讓鬼子占了,逃難到了青島,靠賣唱來糊口度日。”人群中也有人忍不住抹起眼淚來,為這對可憐的父女的悲慘處境。
林珊和程沛雲忽然眼前一亮,這個奪下老頭兒鞭子的青年可不是俞啟威嗎?
正想著,卻聽見俞啟威向著圍觀的群眾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人群中先有幾個附和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更多的群眾受到鼓舞,一起高喊著:“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反對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反對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原來,這是他們精心編排的話劇!這樣的演法,這樣的效果,真讓林珊和程沛雲喜出望外了。沒想到和組織接洽,竟是在這樣的場合。
當晚,俞啟威組織在村裏演話劇的同學一起開會,商量著第二天要演出的劇目,林珊卻是一句話都沒有聽進去,她的心被重新相聚的喜悅占領著。
討論會結束時。俞啟威把林珊和程沛雲約了出來,原來,王弢已經調離了青島,現在在青島大學主持工作的是俞啟威,隻是仍然在地下活動。俞啟威已經轉為正式黨員了,然而林珊和程沛雲卻仍然要接受組織的考查。俞啟威向他們兩個解釋組織上山下鄉的目的,一方麵為了深入群眾,宣傳抗日愛國,另一方麵為了考察熟悉嶗山的地形,一旦華北有危機,可以將嶗山作為據點,和日本鬼子打遊擊戰。
林珊又被俞啟威的謀略所折服了,沒有入黨是遺憾的,然而她卻盼望著俞啟威能夠說點別的什麼,想起幾個月前在火車站交給他的信,林珊的心就狂跳起來,她的心意,俞啟威看過信後應該能夠懂得了,放在心頭兩年多的心事,就在他臨行的一刻,林珊統統交給了他,幾乎是無保留的。今晚會是答案揭曉的那一刻嗎?林珊等待著,然而身邊有個程沛雲,實在是太煞風景,林珊多麼希望程沛雲離開,可是念及一起相處了這麼久,林珊卻找不到理由把他支走,他也沒有要走的意思,多麼煞風景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