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一年,青島雖早已被日本占領,但是在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之後,青島更加亂作一團,“被國民政府拋棄的人民”六神無主,程福興和青島幾個有錢人一起高價租下一條遊輪,偷偷地攜帶全部財產家眷取道上海從長江去到重慶。程福興一家把現金、股票等值錢的東西縫在貼身的內衣裏,把房子租出去,把搖搖欲墜的啤酒銷售公司交給下屬,顛簸在去往重慶的輪船上。這一路的艱難險阻自不必說了,輪船隻走近海,絲毫不敢越出限定的距離半步,若是碰上海上巡邏的日本軍船,多半是要沒命的。程福興和乘船的人事先商量好,準備了一些放在明處的銀元,遇到檢查就拿出一些分發給當差的,輪船得以秘密地艱難出港。
輪船從青島秘密駛出來,隻沿著近海走,一路上關卡無數,沿海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被日本人占領,他們對日本船收取極少的費用,然而對中國船卻獅子大開口,收取日本船四倍甚至五倍的價錢。好不容易遇到未被日本人占領的國民政府的港口,價格卻比日占區港口的價格有過之而無不及。
“官爺,行行好,我們小地方來的,能不能通融通融……”同行的幾個男人向關卡的衛兵求情道,船到日占區港口時,沒有人敢吱聲,然而到了自己人占領的港口,卻有人敢站出來討價還價起來,同時做好了接受訓斥的準備。
“能通融的話,誰不願意通融?難道我們願意看我們的同胞受難不成?”衛兵的態度大大出乎一船人的預料,他們本來做好了十足的心理準備,等待接受“刁民”之類的責罵,然而沒有想到得到的卻是衛兵的推心置腹,“現在形勢這麼嚴峻,政府除了港口這點收入,哪還有別的錢?而這些錢,統統是要拿去給前線的官兵們的!沒有他們,我們早就亡國了你們知不知道?你們活不下去,好歹可以買條船不是嗎?那些前線的官兵們呢,可不是日日夜夜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嗎?”
一席話說得全船的人屏氣噤聲,程福興他們趕忙拿出通關的費用,如數交了上去。輪船得以繼續往前開動。
汽笛聲響過兩聲之後,隻聽見那關卡的衛兵大聲說道:“船到南京後,可就盡早把船處理了,改坐火車吧!切記!切記!水路不安全!”
程福興聽到衛兵的告誡,遠遠地朝衛兵一拱手,內心湧起深深的感動,這感動是許久以來未曾有過的。
從青島到上海,一路順利,雖然其間花費了不少的通關費。
從上海抵達南京時,大約在早上五點鍾,輪船日夜不停,一船人隻想盡快趕到成都,隻怕一停下來會有什麼意外閃失。連續三天的航行,讓一行人疲憊不堪。
程福興記起關卡衛兵叮囑的話,於是和船上的其他幾個男人商量要不要到南京之後把船賣掉,改乘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