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鍾離權智度呂洞賓(1 / 1)

古時的長安,是個非常繁華的都市,在通往長安的大道上,總是人來車往,川流不息,既有推著獨輪車吱吱嘎嘎行進在大道上的行商賈旅,也有肩上挑著貨物、柴草,汗水淋漓的苦力、樵夫;既有身後跟著書童,進京趕考的書生,又有騎著高頭大馬,揚鞭奔馳的顯貴。人聲嘈雜,塵土飛揚。

有一天,天高氣爽,雲淡風輕,正是趕路的好天氣。行人個個精神抖擻,健步匆匆。在熙來攘往的人流中,卻有一個頭戴方巾,身著長袍,年逾花甲的老儒生,垂頭喪氣,緊皺雙眉,心事重重地從長安城內,慢吞吞地走了出來。隻聽他一邊走,一邊輕聲歎息道:“中舉難,難哉---難!難於上青天!”

原來,這個儒生是海卅剌史呂讓之子,名叫呂紹先,屢次進京考舉,皆不及第。眼看一些並無真才實學,酒囊飯袋,拍馬逢迎,爭名奪利之輩都中了舉;他卻懷才不遇,名落孫山,感到非常之氣憤!再也無意仕途;欲縱遊天下,求道修仙。

他一邊歎息,一邊行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也不知走了幾裏路程,隻見路旁有一酒肆,準備進內歇息,又見酒肆中站立一人,頂圓額廣、耳厚肩長、目深鼻聳、唇丹口方。頭戴青巾,身著白袍。他正在翹首遙望,凝神思考。少頃,隻見他眉頭一展,旋轉身來,麵向牆壁,揮毫題詩。呂紹先見此人長相奇異不俗,舉止蕭灑非凡,便走向前去觀看,隻見那人在壁上題詩道:

坐臥常將酒一壺,不教雙眼看東都。

乾坤世界無名姓,疏散人間大丈夫。

呂紹先觀後,不禁拍手讚歎道:“妙哉,妙哉!好一句‘疏散人間大丈夫’!”

那人回頭問道:“汝是何人,因何至此?”

呂紹先如實述說了自己的名姓和失意之事後,便稽首參拜,請求指點。

那人微微一笑,問道:“不知汝誌何在?望作詩以答。”

呂紹先立即研墨潤筆,作詩曰:

生在儒家遇太平,懸纓垂帶布衣輕。

誰能世上爭名利,臣侍玉皇歸上清。

那人看了此詩,非常高興,便說出了自己的來曆:“吾姓鍾離名權,號雲房先生。居終南山鶴峰頂洞子,汝能隨吾修道乎。”

一聽到要自己去遙遠的終南山出家,呂紹先不禁猶豫起來,許久沒有應聲。

雲房先生深知其意,即和呂同煮黃粱飯。雲房親自執炊。呂紹先漸漸感到困倦,雲房給他一個如意枕,他便昏昏睡去,進入夢鄉。

他夢見自己又一次進京趕考,狀元及第,步步高升,官至指揮使。兩娶富貴家女,生子婚嫁早畢,孫甥雲繞,簪笏滿門。如此凡四十年。又獨相十年,權勢頗赫。偶上殿應對差誤,被重罪,抄沒家資,分散妻孥,一身孑然,辛苦憔悴,立馬風雪中,方興浩歎。忽然夢覺,黃粱尚未煮熟。

雲房笑吟曰:黃梁猶未熟,一夢到華胥。(神仙居地)

呂紹先驚異地問道:“先生知我夢乎?”

雲房說:“子這回之夢,千行萬狀,榮悴多端,五十年間一瞬耳。得不足喜,喪何足悲。”

呂感悟,遂拜先生求度世之術。

雲房欲試他的誠心,作色不語,翩然別去。

從此,呂紹先棄官歸隱。

鍾離權又一次次地試呂,最後說道:“吾十試子,皆不動心,得道必矣,現可與吾同行。”說畢,用手一指,說聲“走”,呂紹先便覺生出翅膀一般輕盈,隨雲房先生升上天空,騰雲駕霧,冉冉而去。不一刻,便到了一座山色秀麗的山峰。但見峰間有一洞,洞門上映照著五色彩霞,三隻吊睛大虎,踞在大門口,令人生畏。

紹先如入仙境,立覺心曠神怡,但見斑斕大虎,又不敢輕易近前。

雲房先生對著猛虎大聲叱曰:“畜生,還不快快離去。”話音剛落,三隻老虎便躬背站立起來,長嘯一聲,下了山澗。

鍾離權領呂紹先走進洞內,隻見怪石嶙峋,晶瑩潔淨,石桌石凳,樣樣俱全。還有奇花異草,芬芳撲鼻。一線天光,如練如虹,照得洞內紅光燦爛,真是神仙府地第,別有洞天啊。

鍾離權命道童酌上瓊漿玉液,與呂紹先對飲,邊飲酒邊講道。呂紹先越聽越入神,竟不知過了多少時日。最後,鍾離權親切地對他說道:“爾既到此從吾學道,當為爾取一道名,就取名岩,字洞賓,可否?”

紹先欣然接受。從此,改稱呂洞賓。

俄頃,洞外走進一名青童,持蓬萊山書信,雲群仙宴聚,邀鍾離權赴天池,論五元真人神遊記。鍾離權離席說:“吾要去矣,汝可在此解屏塵勞,肅清仙骨,吾不晚即還。”說完,又喚來三虎把守洞門,然後升空而去。呂洞賓便在洞中認真閱讀雲房先生留下的道書。第二天,鍾離權回洞,又授以天地陰陽日月交合之理,水火龍虎鉛汞抽添坐忘之妙。最後說道:“吾今授子黃白秘,可以濟物利人。矣三千功滿,八百行圓,方來度子。

呂洞賓牢記師傅教導,認真修行,濟世利人,終於得道升天,成為八仙中的一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