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章 迪亞海港(1 / 2)

隨著晨霧的漸漸消散,城市也徜徉在陽光下,似乎驅走了一切陰霾。略為慵懶的晨曦,已隨著漸漸增多的人群而變得安詳。哺育了迪亞燦爛的遠航文明的迪亞港灣沐浴在陽光下,載著汽輪、舢船駛向大陸深處。

河道兩旁象征著變化與大海的達忽塔女神雕像、葬有眾多神聖騎士的威斯敏斯特寺、具有機械文明風格的聖保羅大教堂,以及曾經見證過哈裏蘭大陸曆史上最黑暗的新月時代的迪亞塔橋等名勝,接納著無數慕名而來的遊客。這些為著金錢而忙碌的人們中,有熱情洋溢的冒險家、充滿野心的征服者,也有不畏艱險的見習傭兵。

從迪亞海港中心穿過的肖烏河一直是吟遊詩人謳歌歎詠和畫家們寫生描繪的對象,也是冒險者瞻仰前輩的必至之地。原哈裏洛帝國的首相伯恩斯曾說:肖烏河是整個大陸上最優美的河流,“因為它是一部流動的曆史。”這句話並不為過,因為它見證了無數的英雄與輝煌。

晨曦中的肖烏河,像極了一位嫻靜、乖巧的多匹斯草原少女,天真純潔卻又不失情趣。從豪華汽輪上傳來有節奏的轟鳴聲,仿佛可以嗅到魔能推動著的機械文明的新鮮氣息,與附近蛇腹峽穀的原始落後形成鮮明的對比。

綿延數千裏的城牆像高山般屹立在海岸線,像忠誠的騎士守護著身後的公主——迪亞海港。這像鐵壁一樣的城堡防壘還是一千年前的薩利姆王室修建的。這座城市並不像它的修建者薩利姆王室那樣毀滅的曆史的更迭中,反而因為它地處東西航線的交界處變得更加繁盛。

任何輝煌的曆史都是渺小的存在造就的,而迪亞海港的生機離不開整日勞碌在遠艦與碼頭之間的搬運工。所幸的是,他們生活在魔能文明下,不需要自己用柔弱的身體搬運貨物。在魔能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個十多歲的小孩也可以用遠投機將貨物運送到艦船上。

遠投機是一種需要魔能石才能工作的機械,是魔能文明高度發達的產物,或許你稱呼它遠投車更為貼切,因為遠投機的原型便是新月時代的投石車。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杠杆的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貨物,短端係上幾十根繩索,當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便可將石塊拋出。而遠投機的原理與之相似,隻是不再需要那麼多的人力。

一塊小小的魔能石就可以完成數十個大人才能辦到的事情,這也正是魔能文明最迷人的地方。有了魔能石,人們再也不需要在一件簡單的小事上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剩下來的人力可以用來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而物力則統統流進了高高在上的當權者,供他們揮霍。

所以,曆史進步的另一大功臣便是懶惰,是懶惰讓人們抽出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然,這裏的“人們”自然僅僅是一小部分,並不代表大多數,大多數的人僅僅是一個個卑微的存在。

不過,有人對這種空前繁榮的時代表示了深深的擔憂,擔心人們會因為未來更加高度機械化的生活喪失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當然,更多的人對於這句話僅僅是哈哈大笑一頓,隻因為說出這句話的人很小。

不是很小,是太小了。

肖恩僅有十歲,但他經常口出胡言,表現出與他這個年紀並不相符的思索。不過,沒人會把他說的話當真,你會和一個本該肆意玩耍的頑童認真嗎?大多數人對於肖恩更多是出於同情。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小的年紀便出來做工,更何況是是做搬運工。雖然有了魔能石,人們的勞動量已經大大減輕了,可那畢竟是對於一個成人而言。肖恩隻有六歲,這個年紀本該在父母的嗬護下無憂無慮的嬉鬧。他們其中一部分人的孩子,年紀比肖恩還大。

“喏,小肖恩,剛摘的香果,脆甜!”搬運工中一個胡子垂到胸前的男子扔給了肖恩一個果子。

肖恩接過果子,看到了香果上還有用水洗完留下的露水,用並不合身的長袖擦了擦,放入了懷中,然後脆生生地對那個男子謝道:“肖恩謝過霍曼大叔。”一群搬運工中不免閃過幾道貪婪的眼神,他們都是年紀比肖恩略大的少年,十五六歲左右。好在他們隨即將這種渴求藏了起來,肖恩也將這些眼神看在眼中。

霍曼大叔其實隻有三十五六歲,嚴格算來他並不是一位大叔。不過,他舍不得花費魔幣去城中的勞工招待所整理一下自己的形象。十多年不曾刮過的胡子,配上他那本就滄桑的麵龐,隻怕喊聲“爺爺”也算夠格了。當然,也因為他的薪水少得可憐,所以至今仍然單著身,心中也早已將肖恩當做自家晚輩來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