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離別(1 / 2)

劉楚陽經過七日的準備,一切都已經就緒,當第八日來臨的時候,劉楚陽乘坐著馬車從九龍城出發,不過這一次卻不是一輛馬車,而是三輛馬車,劉楚陽坐在第二輛馬車之中,第一輛拉著看家護院的護衛,第三輛馬車坐的是管家和仆人。三輛車疾行在路上。

劉楚陽坐的車,趕車的人依然是黑骷髏,黑骷髏聽見鴿子叫喚的聲音,抬頭一看,是一隻信鴿飛來,伸手抓住信鴿,從信鴿的腳下抽出紙卷,也不打開,掀開車簾遞給了劉楚陽。

劉楚陽接過紙卷,打開一看,上寫著;萬事俱備,唯獨黑血下落不明,羅書。

劉楚陽看完心中低吟:黑血,看來這司徒家的底牌藏的確實很深啊,可是憑你這底牌卻也改變不了什麼。

其實劉家與司徒家淵源極深,關係也一直十分融洽,隻是到了司徒英泓這一代,出現了變故,司徒英泓心高氣傲,對總是偷奸耍滑的劉家很不感冒,正逢戰爭年代,草木皆兵,劉家自然也參與了進來,由於兩家淵源很深,便被派到一起作戰,劉家當時當家人是現在劉楚陽的爺爺劉恒,劉恒擅長計謀,卻不善領兵,所以打起仗來,輸多勝少,原因是計謀好,但是指揮士兵執行計劃的能力卻不足,所以總是吃敗仗,直到有一次,司徒英泓和劉恒兩人並肩戰鬥,戰鬥前兩人已經做好協商,司徒英泓打頭陣,劉恒收尾,司徒英泓帶著十萬精兵把敵手殺的四散而逃,劉恒帶領著兩萬精兵對逃兵圍追堵截,卻沒想到中了敵軍的埋伏,劉恒立時便慌了手腳,指揮更是不佳,兩萬精兵卻被敵方五千人殺的落荒而逃,劉恒帶著幾百士兵逃了出來,敵軍緊追不舍,連忙發信號求救,卻遲遲不見援軍來,其實司徒英泓看見信號的時候,十分氣惱,兩萬人去追敵方的殘餘,就算是個平民百姓指揮也能全勝歸來,哪知卻看見了求救信號,當即口中大罵劉恒是個廢物,所以沒有立即前去支援,待第三次求救信號亮起,司徒英泓才領兵前往,等到地方收拾了敵軍之後,發現劉恒已經倒在了血海中,劉恒雖然沒死但一隻胳膊卻不見了。從此兩家便結下了梁子,。等到了司徒鎮遠這一代,本來司徒鎮遠身為一國之將,應該在軍中為國效力,卻被劉楚陽的父親劉敬之彈劾,最後鬧得司徒鎮遠落了個卸甲歸田的結果。

劉楚陽這次絞滅司徒家的計劃,卻不是出自他的手中,雖然對當年的一些事情還是耿耿於懷,但是卻不至於要殺司徒家滿門,隻是有一天晚上劉楚陽在書房練習書法,在他的書房中突然出現一人,正是這人才有了這次計劃。

三輛車行的極快,還不到正午便趕到了安山城。

安山城依山而建,屬於易守難攻,經過這兩百多年以後司徒家的開發,變的更加固若金湯,隻是如今和平了很多年,雖然還是會派兵守護,卻隻是幾百人而已,畢竟安山城隻是一個小城,算不上什麼重要之處,幾百人的守衛也是天龍國的規定。

司徒鎮遠被劉恒彈劾,沒了將軍之位不說,兵權也交了出去,這對一個將門世家來說實在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打擊,雖然如此,但是司徒家的底蘊仍在,就這幾百人的護衛卻被司徒鎮遠生生訓成了精英中的精英,黑甲護衛。

司徒一家早早便起來,為司徒傲雲的遠行收拾行頭,待一切都準備好,一家四人又來到了城主府門前,此時的城主府已經沒有了守衛,府中也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

未等多時,便見劉家馬車駛來,劉楚陽下身施禮拜見司徒一家老小,司徒一家同樣還禮。

司徒鎮遠見劉楚陽如時赴約,心中一喜,爽笑兩聲道:賢侄,老身這城主府可是準備好了,不知賢侄是否也準備好了呢?

劉楚陽聞言伸手入懷,掏出一物,說道:司徒叔叔請看。

一枚卷軸被劉楚陽拿在手中,劉楚陽將卷軸遞給司徒鎮遠。

司徒鎮遠打開一看,卷軸上寫著一行大字:準司徒傲雲為雪嵐宗內門弟子。

在這一行字的末端畫著一把藍色長劍,長劍上白氣纏繞,隱隱中似有劍吟聲不時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