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德國實施進攻西歐的“黃色方案”(1 / 1)

德軍攻占波蘭後,根據既定的打擊順序,下一個攻擊目標將是西歐。此時,德軍需要解決的,是入侵時機和主攻方向的選擇;聯軍則需準確判明德軍的入侵時間和主攻方向,並協調各方立場,組織強有力的防禦。1940年2月13日,希特勒同約德爾將軍作了一次長談,主張出其不意地將西歐做為德軍主突方向。

2月17日,希特勒召見曼施坦因。曼施坦因詳細說明了他的計劃:以強大的A集團軍群通過阿登森林,在色當兩側渡過馬斯河,然後穿過法國北部到達阿布維爾,同右翼協同,分割、圍殲英法聯軍佛蘭德集團。希特勒接受了這個計劃。

2月18日,布勞希奇和哈爾德在同希特勒會談時,拿出一個比曼施坦因走得更遠的計劃——在迪南與色當之間的馬斯河實施決定性的突破。對此,希特勒表示同意,並強調要迅速作好抵禦法軍從馬奇諾防線後方出擊的準備。

據此,德國陸軍總司令部於2月24日下達了新的進攻西歐的作戰命令,代號仍為“黃色方案”。新方案規定:

德軍應以一部兵力迅速攻占荷蘭和比利時,將英法聯軍的大量兵力吸引到這一方向;同時,以強大的裝甲部隊繞過馬奇諾防線,出其不意地通過阿登山區,實施主要突擊,在色當附近法軍的接合部達成中央突破,進而直插索姆河口;在右翼突擊集團協同下,圍殲被割裂的聯軍主力,為爾後作戰創造條件。

預令要求各部隊3月7日前完成作戰部署,並在調動過程中采取偽裝措施,盡量給英法聯軍造成仍按原計劃行動的錯覺。後來,進攻日期又多次推遲,一直推至5月10日。

據不完全統計,德國進攻西歐的日期前後推遲了29次之多。

根據新的方案,德軍沿德荷、德比、德盧和德法邊界依次展開B、A、C集團軍群,並由第二和第三航空隊擔任空中支援,另以海軍一部配合行動。

由博克指揮的B集團軍群,轄第十八和第六集團軍,集結在北海—亞琛一線。任務是進攻荷蘭和比利時,以積極行動牽製聯軍主力,爾後與A集團軍群協同殲滅該部聯軍。

A集團軍群編成內有第四、第十二和第十六集團軍,一個裝甲集群,由龍德施泰特指揮,準備在從雷特根至德國、盧森堡和法國三國邊界接壤處之間寬170千米的地帶實施主要突擊。

勒布指揮的C集團軍群編成內有第一和第七集團軍,共17個師,任務是防守從法盧邊界至巴塞爾的350千米地段。任務是以積極的偵察行動和在部分地區佯動,迷惑法軍統帥部,以便在馬奇諾防線和萊茵河一帶牽製盡可能多的法國師,並掩護突擊集團的左翼。

德國陸軍司令部還將51個師留作預備隊,預定用於主攻方向,以不斷加強那裏的突擊力量。

第二、第三航空隊的任務是奪取製空權,破壞聯軍的指揮,直接支援進攻的部隊。在陸軍進攻前20分鍾內,航空隊應以約1/3的兵力轟炸對方靠近前線的機場、指揮部、通信中心和交通樞紐。進攻開始時,應全力支援地麵部隊,首先是主攻方向上的裝甲部隊的進攻。

海軍的任務是,直接或間接地支援陸軍的進攻,在荷蘭和比利時的沿海水域布雷,占領西弗裏西亞群島,並在北海、英吉利海峽進行破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