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兩性心理(2)(1 / 3)

一是無中生有式的猜疑

她們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乃至幼年記憶朦朧的時期,其特點如下:一般都說不清所謂的事件是何時發生的,“小時候”,“大概×歲”;也說不清具體情節是怎麼回事,隻是說被陌生人或鄰居或親戚“抱過”、“摟過”;若問到父母當時的反應時,都說:“大人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沒敢告訴父母”。

看來,這很可能是一種臆想或疑病,而並非真的發生了事實上的強奸。很可能是這些女青年對自身的身體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強烈,自己想象出來的情節,或者是當時有過類似情節,現在由於缺乏自信心,懷疑曾給自己帶來損傷。其實,這往往是一種防衛反應,萬一自己在結婚時發現不是處女,她是事出有因的,不是我不好是別人壞。女青年出現這種焦慮反應是常見的,正像男子總嘀咕自己的陰莖是否足夠大,結婚後是否能讓女方得到滿足一樣。這充分反映出她們的自卑感。一般來講,幼女的生殖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即使遭人強奸時,也由於處女膜的位置較深,而且陰道狹小、成人陰莖無法進入,所以常常表現為外陰、陰道前庭粘膜的輕度變紅、腫痛,很少發生處女膜破裂。由男性以暴力造成處女膜破裂及會陰嚴重撕裂和出血者是罕見的。如果以手指伸入幼童陰道,可致處女膜淺表破裂,但多發生在處女膜前半部。可見,幼童出現這類問題肯定會引起大人的注意,她們也不懂得有意隱瞞這類事件的。事後大人也會對她們倍加保護,從而強化她們的記憶,所以這些人講述的情況很可能是虛構的。

二是在童年或學齡期間發生了事實上的猥褻或強奸

女性在成長過程中將始終背著這一沉重包袱,父母也常常責罵(本來應該安撫那幼小的受到傷害的心靈)她們,認為給大人丟了臉,讓大人的臉沒處放,甚至虐待她們。這些女青年反而很少提出“我還是處女嗎”這類問題,因為她們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經“完了”,早就成了“壞女孩”了。其實,她們的處女身份可能並未改變,正如以上所述,即使發生問題也未必傷及處女膜,所以她們完全不必過分自卑。就算真的失去所謂童貞,也並非她們自己情願的,所以她們應該振作起來,不必自暴自棄。

三是在戀愛期間與男友發生性關係

有些女青年在戀愛期間輕易地以身相許,結果不久遭男方拋棄或兩人分道揚鑣,於是她們總想搞清楚自己在那僅有的一次或兩次性活動中,是否已喪失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對於這類形式的問題,恐怕醫生是很難做出明確判斷的。因為造成處女膜破裂的原因很多,醫生很難講明其破裂是性交所致還是非性交原因所致。一般來講,性交造成的處女膜破裂好發於處女膜的後半部,是自遊離緣向基底部的完全性破裂。新鮮破裂的處女膜紅腫、觸痛、創緣呈撕裂不平,可有出血或血痂附著,有時有少量炎性分泌物。一般經3-5天修複,炎症漸消退,一周後痊愈。痊愈後的處女膜裂緣向兩側收縮,裂隙變大,裂口邊緣變鈍圓,基底部鈍厚,此時與陳舊處女膜痕無法鑒別。應注意處女膜自然切跡與陳舊裂傷的區別,切跡淺在,深度呈1-2毫米,未達基底部,數目不一,部位不固定,切跡邊緣尖銳而菲薄或呈分瓣狀重疊。有些婦女曾有手淫或將棒狀物體插入陰道的曆史,手淫造成的處女膜破裂常在上半部,不呈放射狀,常為瘀斑或裂口,較表淺。

對於這一類型的女青年來說,她們不應再從形式上去驗證處女膜的完整性,因為事件本身是自願發生的,一般時隔多日,所以醫生從醫學上很難明確判斷。她們所要做的是接受教訓,應該學會控製自己的衝動,不要讓情感突破理智的界限,杜絕婚前性行為,這樣才能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至於已發生的事,就讓它過去算了。一個人是否貞潔不在於那薄薄的處女膜,而在於她在婚後是否忠誠、自重。至於有些男子過分看重這一點,好像女性在婚姻市場上的價值僅僅在處女膜上,其實這隻是他的強烈的權力欲、占有欲的一種反映,是一種自私心理。男子也無權要求女方在婚姻之前對他忠貞不二。如果僅以處女膜來判斷女性的貞潔,豈不太幼稚了。國外已有不少醫生專門修複處女膜,這時你又該怎麼辦呢?

有些男子想在婚前有幾個戀人,在婚後有幾個情人,惟獨在結婚時,非要個純潔得不能再純潔的女性做妻子,其自私心理該有多強烈,其道德標準又多麼表裏不一。這對女性該是多麼不公平啊!願天下的男青年既不要在婚前失去理智,又不要把處女標記看得過於神聖,重要的是堅貞不渝的愛情和以誠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