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保健與性生活
現代醫學認為,性行為的正常與否,是人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性欲和食欲一樣,都是人與生俱來的自然本能。和諧美好的性生活,不僅可使夫妻雙方增進感情,生活得幸福和美,愛情的滋潤還可使人的皮膚變得鮮亮飽滿,容顏不衰,對增進身心健康和延緩衰老起著重要作用。而適當的營養如潤滑劑和興奮劑,有助於輔助性生活完成這一美容功效。
事實上,性與飲食有著密切關係,飲食對性和諧保健者有獨特功效。中國古代,就開始研究食物對性的保健作用,大量文獻中記載了調節性欲的食品和藥膳。自本世紀60年代起,西方的一些國家,也把性保健列為重要的科學研究課題,作為預防醫學的三大研究內容之一。
最近幾年,大量的藥膳食品、藥酒、藥茶、藥粥、藥膳湯菜開始出現在市場中,其中不少品種就是針對男女性保健和調節性功能而推出的,它們對美容養顏、強身壯體、防治疾病等都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性保健的飲食調配中,應根據不同的生理及身體狀況合理安排飲食,保證營養充分供給和及時補充。蛋白質在體內可轉化成精氨酸,能提高男性精液的質量,增強精子活力,並可消除性生活後的疲勞感。對女方可促使處女膜破裂後的創傷早日愈合。適量的脂肪可提供機體不能合成的脂肪酸,脂肪中的膽固醇還是合成性激素的重要原料。如缺乏,可導致性功能紊亂。酶可激活性細胞的活躍程度,有效地防止性欲衰退。酶類廣泛地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酶母是一種鮮為人知的營養素。研究證明,葡萄糖含量不足是造成性功能減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酵母中的葡萄糖可與體內胰島素結合彌補這一不足。
此外,各種無機鹽與微量元素也是性保健飲食中不可缺乏的營養物質,如鈣、鋅、鐵等。總之,科學合理地攝取營養,將會使你的性生活更加和諧完美,並可使你容顏不衰,青春常駐。
性保健飲食的原則
醫學認為,掌握飲食原則,對做好性保健、調節性功能有重要的意義。
少食厚味
厚味即肥腴食物,如含動物脂肪多的食品。肥腴食物易傷脾胃。脾胃是精氣化生的源泉,脾胃受損,精氣就不足,就難以保證性活動的體力。長期食素,可使性激素分泌減少,導致性功能減退。
忌鹹忌冷
鹹可提味,但過鹹可傷津,津傷則耗神,不利助陽。尤其中年人,陽氣漸消,命門大衰,更應趨熱避涼,即使是夏季也不要過分貪食涼性食物。如菱角,“最發冷氣,損陽”。又如茭白,“發冷氣,傷陽道”。兔肉雖然美容,但其“性涼,多食損元陽,損房事”,故少食為好。
勿偏食擇食
偏食會導致營養不良,而使男人精子缺乏,精液凝聚。不少性功能障礙患者是由偏食擇食引起的。他們體內缺乏微量元素鋅、銅、錳和維生素A、E等。
多吃有利於性保健的食品
鰻魚、泥鰍、黃鱔、鮑魚、章魚、文蛤、牡蠣、魁蛤、海扇等是有效的強精食品。大豆、豆製品如豆腐、豆皮、豆漿中含有大量的精氨酸,有提高性功能的作用。牡蠣含豐富的鋅,人體缺鋅會導致性功能下降。肝、蛋、乳製品、魚、蟹、貝類、甘藍、菠菜、芹菜、番茄中富含胡蘿卜素;蛋黃、豆類、植物油、雞肉、麥片、花生、芝麻中含維生素E。維生素A和E對延緩衰老,避免性功能衰退,都有積極的作用。
補腎壯陽應注意日常飲食
食物與人的性功能之間存在著重要的依存關係。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都認為通過一定的膳食選擇可以達到強精、壯陽和補腎等功效,它們對性欲、性反應性行為能產生有利的影響。從維護和調節性機能的角度,人們在日常營養選擇中應掌握以下原則:
(1)多吃優質蛋白質。
優質蛋白主要指禽、蛋、魚、肉類等動物類蛋白及豆類蛋白。蛋白質含有人體活動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它們參與包括性器官、生殖細胞在內的人體組織細胞的構成,如精氨酸是精子生成的重要原料,且有提高性功能和消除疲勞的作用。大豆製品、魚類均含有較多的精氨酸。有些動物性食品,本身就含有性激素。
酶是一種在體內具有催化活性的特殊蛋白質,能加速化學反應,對人體健康作用極大。體內一旦缺乏酶,可出現機能減遲包括性功能的減退,甚至失去生育能力。酶存在各類食物中,烹製食物時,溫度過高過長特別是炸、烤、煎等方法易使酶受到破壞。
日本有學者研究後指出,鮑魚、章魚以及文蛤、牡蠣、魁蛤、蠑螺、海扇等貝類含豐富的氨基酸,是有效的強精食品。滑溜的水產品也具有強精效果,這類食品有鰻魚、泥鰍、鱔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