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冬去春來。展眼間,時間過去了小半年,從贏無傷帝都政變,殺死姬氏王朝最後一位皇帝永隆,複離國,自立為帝的武安元年進入了有更大挑戰、大戰一觸即發的武安二年春天。
自去年秋天贏無傷殺永隆,奪帝位、收雙虎,誅高定一連串的事跡傳遍天下之後,不但五虎之中領兵在外的兩隻老虎右將軍董元廣、征東將軍鍾麟誓師要為皇帝、高定部下林章要為主將報仇,就連一部分曾經、未曾反過姬朝的諸侯國也叫囂著要滅了贏無傷這個“不忠不義”的“狼心狗肺”之徒,其中以東平、楚、中山三國聲勢最大,另外有七八個小諸侯國也在一旁搖旗呐喊,希望在參與進攻贏無傷之時分得一份好處。不過楚國和中山國兩國的諸侯王楚更生和嚴德好象忘記了最初自己造反值得事情,在檄文之中居然還冠冕堂皇的寫上什麼“複先帝之仇……斬贏無傷之首以祭……”之類的話語。
據說十幾份樣式各異、文才不同但意思一樣的檄文送到“千夫所指”的贏無傷的麵前時,他隻撇了撇嘴,說聲無聊就轉身去了琴韻閣聽遏雲公主的琴去了,不過走之前他被饒有興趣的一份一份翻看這些檄文的丞相謝炎拉住了,笑嘻嘻的遞給他一份上書“救公主諱遏雲於淫賊贏某……”的檄文要他帶給遏雲公主去看看。贏無傷居然也真把這份惡毒無比的檄文帶給了遏雲公主,至於遏雲公主有什麼反應,那是人家閨房之事,佛曰:不可說也。
不過雖然離國的第一號、第二號人物在對待這些檄文時都不屑一顧,但是帝都的戰爭氣氛在不知不覺之中緩緩的升高,就像一把弓被主人越拉越緊,拉至滿弓,弓弦最緊的時候就是武安二年的三月,帝都早就已經無複以前的熱鬧喧嘩了,街道之上不時的跑過一隊一隊全身盔甲的兵士,在帝都大街之上策馬飛奔傳遞軍情的也時常可見,宵禁早在兩個月之前就已經實行了,經常是天色尚未入黑,街上就空無一人,若不是偶爾飄來打更之人的梆子聲,號稱天下第一城的帝都簡直就是一座死城,老百姓們的新事物的好奇和對夜晚娛樂的渴望早就在一年之前的帝都的流血之夜消失了。誰當皇帝是大人物們的事,我們小人物隻要有一口飯吃,有一件衣裳穿,晚上有片瓦遮頭就好了。這是帝都老百姓們的共同的心意,因此,他們愈加的恭順,不敢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說一句話,隻要平安無事就好了。
此時,大離的中興之主贏無傷卻沒有空閑和心思來高興他治下的老百姓如此的好管,如此的聽話。因為,大戰,要開始了。
武安二年三月十七日卯初,複國不到一年的離國朝廷又開始了新一天的朝會。
“萬歲萬歲萬萬歲……”三呼萬歲之後,紫辰宮北鬥殿之上開始正式商議軍情國事。
“皇上。”作為宰相,謝炎向來是第一個出班稟告的,雖然在私底下謝炎應贏無傷的要求沒有那麼多禮數,可是在大殿之上,他的禮數卻是最周全,最嚴謹、最得體的。
贏無傷高踞大殿最高處那象征至高無上的龍椅之上,紋絲不動的受了謝炎的跪拜之後方才說道:“丞相請起,卿有何事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