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1.疏風解毒湯

【用料】紫蘇、荊芥各15克,大青葉,鴨蹠草,四季青各30克。

【製法】水煎服。上藥加清水250毫升,濃煎。每日服3或4次。病重熱甚,可3~4小時服藥1次。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利咽止咳。

2.荊薄湯

【用料】荊芥、薄荷各9克,辛夷6克。

【製法】上藥研末,放入茶杯內,用沸水浸泡10分鍾,代茶頻服,可浸泡3或4次。

【功效】祛風解表,通竅利咽。

3.青紫解毒湯

【用料】大青葉、紫草各30克。

【製法】水煎服。將上藥用溫水浸泡30~60分鍾,然後用文火煎煮,沸後3~5分鍾即可。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消炎。

4.荊防湯

【用料】荊芥3克~6克,防風6克~9克。

【製法】水煎服或開水泡服。煎泡時間不宜過久,一般5~10分鍾即可。日服2次。

【功效】疏風解表。

5.麻薑湯

【用料】麻黃3克~6克,生薑3片。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中病即止。

【功效】辛溫發汗。

6.防風銀花飲

【用料】防風6克~9克,升麻1.5克~3克,金銀花9克~15克,甘草3克。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解毒消炎。

7.豆根玄參湯

【用料】山豆根、玄參各3克~6克,白芷3克。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解表。

頭痛

1.一味元參飲

【用料】元參50克。

【製法】水煎濃汁500毫升溫飲,1次內服。

【功效】祛風清熱。既可祛外感之風,亦可去內髒之熱,寒而能補。

2.蜈蠍散

【用料】全蠍60克,大蜈蚣3條。

【製法】共研極細粉末,備用。每次3克,每日3次。用蟬蛻30克煎湯,分次送服藥粉。

【功效】祛風、通絡、止痛。

3.蒼術荊防散

【用料】蒼術、防風、桂枝、荊芥、川芎各等份。

【製法】共研細末,備用。每次3~5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亦可取適量,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散風勝濕,通絡止痛。

4.羌芎散

【用料】羌活、川芎各等份。

【製法】共研細末,備用。每次3克,每日服2次。或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祛風止痛。

5.都梁丸

【用料】白芷適量。

【製法】上藥洗曬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克。每次1丸,日服2次,用清茶或荊芥湯送下。

【功效】祛風止痛。

6.桑蘆湯

【用料】鮮蘆根30~60克,霜桑葉15克,大棗6枚,冰糖適量。

【製法】水煎代茶,頻頻飲服。

【功效】清熱生津,祛風止痛。

偏頭痛

1.川芎止痛湯

【用料】川芎30克,白芍、棗仁、葛根各15克,天麻、僵蠶各10克,白芥子、細辛各5克。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風化痰,活血通絡。

2.偏頭痛湯

【用料】川芎30克,柴胡10克,當歸15克,細辛5克,蜈蚣2條。

【製法】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功效】祛風疏肝,活血。

3.二白蒼貫湯

【用料】蒼耳草,貫仲各15克,白芷,白菊花各9克,防風6克。

【製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5天為1療程。

【功效】祛風清熱。

4.川芎天麻湯

【用料】川芎15克,天麻,白芷各9克,柴胡6克。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活血解鬱,祛風止痛。

5.歸芪羌活湯

【用料】全當歸、炙黃芪各24克,羌活15克(後下)。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補益氣血,疏風止痛。

6.川芎二胡湯

【用料】川芎15克,延胡索9克,柴胡6克,細辛3克,麝香005克(衝服)。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活血通絡止痛。

7.散偏湯

【用料】川芎、天麻、炒僵蠶、川羌活各10克,全蠍4隻(微炒去毒),生薑3片,黃酒1盅。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服時加入黃酒1盅。

【功效】祛風通絡,溫經止痛。

三叉神經痛

1.加味芍藥甘草湯

【用料】白芍50克,炙甘草30克,酸棗仁20克,木瓜10克。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緩急止痛。

2.歸龍丸

【用料】黃芪、當歸、川芎、地龍各30克,細辛15克。

【製法】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克。每日3次,每次1丸,開水送服。30天為1療程。

【功效】益氣活血,通絡止痛。

3.芎菊散

【用料】川芎、甘菊花、白芷各30克。

【製法】共研細末,備用。用溫酒調服6克,不計時服,每遇天陰,頭痛先發者服。

【功效】祛風清熱,通絡止痛。

4.川芎湯

【用料】川芎30克,蓽拔、白芷各15克。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風通絡,活血止痛。

5.蜈蠍散

【用料】全蠍,蜈蚣各等份。

【製法】共研細末,備用。每服2克,日服2~3次,以溫黃酒送服。

【功效】祛風、通絡、止痛。

6.陣痛湯

【用料】豬苓、茯苓各15克,澤瀉、桂枝各12克,木防己9克。

【製法】製成片劑,日服2次,每次8片。

【功效】健脾滲濕,溫陽利水,舒經通絡。

支氣管炎

1.淡竹液方

【用料】淡竹液適量。

【製法】每日2次,每次服20毫升,5天為1療程。

【功效】祛痰止咳平喘。

2.散寒消炎湯

【用料】鵝不食草6克,紫蘇葉、胡頹子葉各9克,生薑3片。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溫肺散寒,祛痰止咳。

3.麻車湯

【用料】麻黃3克,車前子6克。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或製成丸劑,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服3克,日服2次。

【功效】宣肺利水止咳。

4.半麻湯

【用料】麻黃5克,生半夏9克。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或製成丸劑,上兩味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次3克,日服2次。

【功效】止咳化飲。

5.二前散

【用料】前胡、白前各等份。

【製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次3克,日服2次。

【功效】宣肺降逆,止咳平喘。

6.蘇陳湯

【用料】蘇子、陳皮各9克。

【製法】水煎服,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