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的果實。分布福建、廣東、廣西、台灣、雲南、四川等地。6~7月果實成熟時采。另有“離支”、“丹荔”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酸,溫。入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
【功能主治】生津,益血,理氣,止痛。治煩渴,呃逆,胃痛,瘰鬁,疔腫,牙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枚;燒存性研末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撒。
【禁忌】陰虛火旺者慎服。
【成分與藥理】果肉含葡萄糖66%,蔗糖5%,蛋白質1.5%,脂肪1.4%,維生素C、A、B,葉酸,以及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尚含多量遊離的精氨酸和色氨酸。
西瓜
為葫蘆科植物西瓜CitrullusvulgarisSchrad.的果瓤。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夏季采收。又有“寒瓜“、”天生白虎湯”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寒。入心、胃、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小便。治暑熱煩渴,熱盛津傷,小便不利;喉痹,口瘡。
【用法用量】內服:取汁飲。
【禁忌】中寒濕盛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西瓜汁含瓜氨酸、a-氨基-β-(吡唑基-N)丙酸、丙氨酸、a-氨基丁酸、r-氨基丁酸、穀氨酸、精氨酸、磷酸、蘋果酸、乙二醇、甜菜堿、腺嘌呤、果糖、葡萄糖、蔗糖、鹽類(主要為鉀鹽)、維生索C、β-胡蘿卜素、r-胡蘿卜素、番茄烴、六氫番茄烴等。尚含揮發性成分,如乙醛、丁醛、異戊醛。瓜肉中的瓜氨酸及精氨酸部分,據稱能增進大鼠肝中的尿素形成,導致利尿。
荸薺
為莎草科植物荸薺Heleocha.isdulcis(Burm.f.)Trin.exHenschel的球莖。我國溫暖地區均有栽培。10~12月挖取,洗淨,風幹或鮮用。又有“芍”、“鳧茈”、“水芋”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寒。入肺、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消積。治溫病消渴,黃疸,熱淋,痞積,目赤,咽喉腫痛,贅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0~200克;搗汁、浸酒或煆存性研末。外用:煆存性研末撤,或澄粉點目,或生用塗擦。
【禁忌】虛寒及血虛者慎服。
【成分與藥理】含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一般成分含水分68.52%,澱粉18.75%,蛋白質2.25%,脂肪0.19%,灰分1.58%。荸薺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杆菌及產氣杆菌均有抑製作用。不耐熱,不溶於有機溶媒,不被動物炭吸附。用瓦伯儀測得,它能抑製大腸杆菌的呼吸達80%。
櫻桃
為薔薇科植物櫻桃PrunuspseudocerasusLindl.的果實。分布於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湖北、四川、山西等地。初夏果實成熟時采收。又有“含桃”、“荊桃”、“朱櫻”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溫:
【功能主治】益氣,祛風濕。治癱瘓,四肢不仁,風濕腰腿疼痛,凍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25~0.5千克;或浸酒。外用:浸酒塗擦或搗敷。
【禁忌】其性屬火,能發虛熱喘嗽之疾,小兒尤忌。
【成分與藥理】種子含氰甙。水解產生氫氰酸。樹皮中得芫花素、櫻花素和一種甾體化合物。
栗子
為殼鬥科植物栗castaneamollissimaB1.的種仁。分布於遼寧、山東、山西、河北、河南、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又有“板栗”、“大栗”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溫。入脾、胃、腎經。
【功能主治】養胃健睥,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治反胃,泄瀉,腰腳軟弱,吐、衄、便血,金瘡、折傷腫痛,瘰鬁。
【用法用量】內服:生食、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外用:搗敷。
【禁忌】多食滯脾戀膈,風濕病者禁用。
【成分與藥理】含有蛋白質5.7%,脂肪2.0%,碳水化合物62%,灰分1.3%,澱粉25%及維生素B、脂肪酶。
(十四)消炎止痛的食療食譜
半夏粥
【配方】半夏6克黃苓6克幹薑5克大棗6粒炙甘草5克黃連5克
人參5克白糖20克大米100克
【製法】1.將以上藥物放入藥罐內,加水適量,煎煮20分鍾,去渣留汁液。
2.將藥液放入鋁鍋內,大米淘洗幹淨,放入藥汁內,再加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煮30分鍾,加入白糖即成。
【用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50-100克,正餐食用。
【功效】止嘔吐,止下痢,消炎。適用於惡心、嘔吐、下痢腸炎闌尾炎患者食用。
白術飲
【配方】白術15克人參15克幹薑15克炙甘草15克白糖20克
【製法】1.將白術、人參、幹薑切片,洗淨,放入燉杯內,加水適量,燒沸,文火煮15分鍾,去渣。
2.在藥液內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用法】每日2次,每次吃150克。
【功效】益中氣,止吐瀉,對胃腸虛弱、腹冷、下痢腸炎患者尤佳。
豬苓茶
【配方】豬苓20克
桂枝10克茯苓25克白術15克白糖20克
【製法】1.將以上4味中藥洗淨,放入燉鍋內,加水適量,用中火煎煮25分鍾,去渣留藥液。
2.在藥液中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暖腸胃,止腹瀉。適用於口渴、腹痛、嘔吐腸炎患者飲用。
葛根飲
【配方】葛根10克麻黃10克白芍15克桂枝9克
生薑15克
甘草5克大棗3粒白糖20克
【製法】1.將以上藥物裝入燉鍋內,加水適量,煎煮25分鍾,去渣留汁液。
2.在汁液中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止痢止痛。對有惡寒、發熱、闌尾炎患者尤佳。
大黃飲
【配方】大黃5克白芍10克甘草5克大棗4粒生薑6克桂枝5克
白糖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