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洞察》周刊1998年5月18日指出,美國聯邦政府隻有一半機構能夠做到在1999年12月31日24時1秒之前使計算機準備就緒。以現在的速度推算,能源部和國防部分別要到2019年和2012年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洞察》雜誌還援引美國紐約大學千年問題專家霍華德魯賓的話說:“美國政府還蒙在鼓裏。我對戈爾副總統說,2000年總統選舉將引發千年難題導致的所有災難。現在這個問題上表現被動將招致競選失敗。”
一開始,人們把2000年問題專家的觀點當作危言聳聽的世界末日預言而不屑一顧。政府和商界領導人錯誤地認為,會出現一位計算機怪才,他將能提出一個神奇的解決辦法。但是事實證明,災難預言家是正確的。沒有捷徑可走。要解決這個問題,髙級計算機程序員需要花費無數的時間,對數十億條計算機代碼進行檢查,以便更正幾乎所有電子設備上的日期記錄。特別要優先考慮至關重要的計算機係統。比如,美國五角大樓擁有一支世界上最大的作戰人員隊伍以及由計算機控製的數目龐大的陸海空武器係統,為了解決千年問題它在2000年前將需花費100億美元以上,僅太平洋司令部就需花費10億美元,而所有這些開支都是未列人計劃的預算外開支。
據統計,在美國《財富》雜誌評選出的全球500家實力最雄厚的公司當中,盡管美國的各家公司已分別在解決2000年問題上花費了數億美元,但是仍有7796的公司低估了這個問題及其所需要的費用。一個十分令人頭疼的事情是,解決千年問題會出現牽一發動全身的效應。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電子環境中,那些已經確保自身係統安全無誤的公司還必須幫助那些尚未解決這一問題的公司。因為,盡管自己的千年問題解決了,但如果供應商和客戶的係統因千年問題陷人癱瘓,那麼自己也會受到很大損失。
《洞察》雜誌援引加拿大高級軟件專家彼得“德耶格爾預言,美國將有5%的公司、世界上將有20%的公司會在2000年破產。德耶格爾說:“資源是有限的,因為每個公司都麵臨著同一期限。世界上有34萬名合格人員正在從事這個工作。固定的最後期限對信息技術行業來說是一個矛盾的說法……現在離最後期限隻有9個月,而不是21個月,因為係統還得反複進行調試。”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相信世界將麵臨一場危機,甚至有人認為千年難題是谘詢人員搞的花招。1998年5月,美國《華爾街日報》刊登的《舊金山考察家和紀事報》係統分析人員傑夫卡洛克的一封信指出,“這個問題被既得利益的谘詢人員誇大了……它將是討厭的小事一樁,而不是一場大災難。”
還有一些專家認為千年問題不會引發經濟危機。英國路透社1998年6月1日援引紐約股票經紀人公司潘恩韋布集團公司在最近發表的一項報告中說:“從1798年的馬爾薩斯關於發生#荒的預測到1970年發生能源危機的預測,2000年恐懼是二長串災難預測中最新的一個。”潘恩韋布集團公司說,美國不可能出現由2000年引發的衰退。2000年問題可能嚴重擾亂經濟活動,伹是難以看到美國經濟下跌。該報告認為,美國是安全的,但是其他地區有風險。70年代的石油價格衝擊是沒有預料到的,但是千年進位問題至少有10年的時間作準備。不過,報告也承認:“然而鑒於現在難以預測2000年問題可能對美國公司產生什麼影響,因此實際上不可能估計該問題對全球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由於千年問題涉及領域很大,因而準確估計千年問題的危害是一件十分複雜甚至不可能的事情。目前,人們對它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值從幾千億美元到上萬億美元不等。不過,無論怎樣,越來越多的人對千年問題的危害抱著寧信其有小失誤造成大麻煩12的態度。人們相信,采取鴕鳥政策的企業和政府更有可能遭到千年問題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