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顆寧靜的良心(1 / 1)

究竟是什麼讓他甘冒風險、義無反顧呢?在人生旅程中。始終能頂住衝擊的,唯有一樣東西——

他是位出租車司機。一個悶熱的下午,像往常一樣,他開著車在大街上轉悠。兩名乘客上了他的車,很快到了目的地,下車時雙方卻因為車費發生爭執。那時市內許多出租車還沒有安裝計價器,人們打的通常都付5元車費,而他的車上已經開始打表收費,計價器上顯示6.3元錢,乘客隻願意按老規矩付5元錢。雙方各執一詞,結果越吵越凶,兩名乘客一怒之下,最後連一分錢也不肯付了,摔門而去。天天在馬路上跑,哪敢與人結仇?遇上這種事隻能息事寧人,他自認倒黴,眼睜睜看著那兩人走遠。

心情懊喪了半天,他才發動車子繼續上路,尋找下一趟生意。無意間他回頭朝身後看了看,眼珠子忽然直了,後排座位上赫然躺著一個布包,顯然是剛才那兩名乘客忘在車上的。他趕緊停車,拿過包打開一看,驚得目瞪口呆,呼吸驟然急促了,竟然是滿滿一包錢!一顆心仿佛就要跳出胸膛,他再也沒心思拉客,慌慌張張地開車趕回家。

回到家,他打開包一數,整整4萬!看著跟前的巨款,他激動得手腳冰涼,心情再也無法平靜。他的老家在農村,房子還是跟嶽父借的,妻子常年體弱多病,沒有工作,兒子正在上學,全家都靠他一個人的收入生活,而他每天起早貪黑開出租車,每月的收入還不到1000元,勉強度日。可想而知,這包錢對這個家意味著什麼——可以給妻子治病,蓋一間新房,輕鬆地繳納兒子的學費,全家從此過上富足的日子!

一連幾天,他都睡不踏實,既興奮又害怕,萬一失主找上門來怎麼辦?果不其然,幾天後,失主帶著警察,費盡周折地找到了他家裏。想起那天受的窩囊氣,他心情複雜,竟然矢口否認了撿錢的事,一口咬定不知道。拿不出證據,警察也沒有辦法,過了一段時間再也沒有人向他追問過,一切變得風平浪靜。

免除了後顧之憂,就盡情揮霍這筆意外之財吧!然而,他卻總是惶惶不安,想到當日,自己目睹失主的焦慮驚慌,卻滿口謊言,卑鄙到底,貪占下了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禁慚愧得無地自容!隻要別人多看他一眼,他都不由自主地心驚肉跳,生怕人家看穿自己的卑劣。他把錢藏在家裏,既不敢動用又害怕小偷光顧,每天忐忑不安。一次妻子突發重病,急需要錢治療,他猶豫良久,才從那筆巨款中抽出了200元,但是很快又補上了。

自從撿到錢袋,他仿佛整天抱著一顆地雷過日子,戰戰兢兢。原本愛說愛笑的他變得沉默寡言,心事重重,隨著時間推移,他越來越懊喪:“為何撿錢的人會是我?如果失主再找來,立刻把錢還給人家。”

這一等,足足等了10年,失主卻再沒來過。

直到2006年5月,他再也無法忍受這種折磨,鼓足了勇氣,帶著錢主動走進了公安局的大門。

他叫蘇慶財,家在吉林延吉市的農村。那天在電視上,他說:“如果失主要我償還利息,哪怕是砸鍋賣鐵我也要還上。”為了還錢,他甚至做好了坐牢的準備,還叫妻子為他準備好了棉衣和棉被。說的話悲壯,但他臉上的表情卻是如釋重負。

此事傳出後,引起軒然大波,有人稱讚,有人指責,還有人說他傻。人非聖賢,愛財之心恐怕人皆有之,蘇慶財當然也不例外,用他自己的話說:“如果這筆錢是我自己親手賺的,那該有多好啊。”

10年前,如果他拾金不昧,主動還款,自然是萬人敬仰。然而10年後再還錢,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等於是引火燒身,身敗名裂不說,甚至可能會招來牢獄之災。對於可能產生的後果,蘇慶財心裏一清二楚,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他甘冒風險,義無反顧呢?是為了求得一顆寧靜的良心。在人生旅程中,始終能頂住衝擊的,唯有一樣東西——一顆寧靜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