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 初到(2 / 3)

大姑早就出嫁了,已經八年有餘,嫁與李家灣,大姑父是個屠夫姓李,家底還算可以,已有兩兒一女,長子李貴,小名貴哥兒,今年十一了,次子李財,小名自然是財哥兒,今年七歲,與致哥兒同歲,女兒李珠,大家都叫珠妹,今年六歲了,可是怎麼都讓人想成是豬妹,不但名符,就是那體型也是不敢恭維啊,可能真的是因為家是宰豬的,不用再解釋了,大家也是想象的來的吧。

家裏剛分家兩年,在花兒一歲的時候就分了家,家裏總有水田八畝,良田十二,荒地四目,房屋東西廂房加主屋,姥爺劉富貴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莊稼漢子,和姥姥孫氏外帶小姑住在主屋,東廂房大伯家,西廂房二伯家。

自家呢?沒房了啊,可見自己爹娘真的是誰想來欺負都來欺負的,最後還是姥爺發話,將村尾平時一個存放農具的草棚子分給了自家,唯一的優點就草棚還算比較大,大家都可以想象一下杜甫大大的這首詩:“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卷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麵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歎息。

、、、、、、、、、、、”

這就是茅草屋的真實寫照,不曾有天自己何其有幸也能共同體驗一次!草棚能有多結實的?尤其大風和下雨天那還真是和在雨地裏沒什麼區別的,要說唯一的區別就是,外大裏小,綿綿不絕。至少也算有個睡得地方,其他方麵暫時可以忽略,要說水田也有八畝吧,為何分家的時候自家一畝半分都麼有呢?

大伯二伯家各有三畝,剩餘兩畝,姥姥美其名曰,“你們這些做哥哥的總得留給妹子{小姑)做嫁妝吧”!做哥嫂的可不能不顧自家小妹了不是?

小姑劉翠翠,今年都十六,還未出嫁,至於為何,還不是自己左挑右選的,自己又覺得自我條件優越,泥腿子什麼的配不上自己,哪怕是給大戶人家當小妾,那也是很榮耀的事情!

姥姥又將彩禮要的那麼高,一般的莊戶人家哪出的起的,就算出的起的又有幾家樂意或是願意出的呢?畢竟農家真的很窮的,真若等到小姑出嫁的時候,各家還的要添嫁妝的,至於多少,自然不可能少了,有那樣一個寵女的姥姥,能讓自家的女兒吃虧麼?自然是能撈多少是多少!

用現在的詞,那就是吸血鬼啊吸血的蟲子,哪有血吸的夠得時候啊,的把你吸死了為止,雖然有點誇張,但至少的是半死不活的,若真死了,就沒有再去孝敬她老人家的了不是?

沒有水田就是那良田估計也是不會多給的,不出所料呀,良田也三畝,荒地二畝,剩餘良田大房二房各四畝,還有一畝是姥姥姥爺的,說是用來種菜的,畢竟家裏吃放菜也得有的,還有一畝荒地也是姥姥姥爺家的,至於用來做什麼,也沒人解釋,反正當時家就是這麼分的。

剛到茅草屋的時候,那可真的是沒法住人啊,自家家當索性也不多,就帶了自家兩床被子和每人換洗的兩三件衣服,每件都是帶補丁的,也就補丁多少的差別,想想小女子覺得真和現今的乞丐裝有的一拚!

唯一還算姥姥有點良心的地方,那就是走的時候還分了自家大概半個月的糧食,別想有什麼大米,麵粉,都是一些粗糧,至少自家當時不會餓死或是到別家去借糧食的地步,一家人裏裏外外收拾一遍,大哥和爹爹將草屋的屋頂又加厚一層,再在上麵壓些小石頭什麼的,至少可以抵擋比較小的寒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