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魯士大帝是古代波斯帝國的締造者,在二十餘年時間內,他率領波斯人反抗米底貴族的統治,推翻米底王國,並征服了西亞和中亞廣大地區,建立了一個規模空前的波斯帝國,從而改變了古代世界的政治體係。但是關於居魯士的死因,曆史學家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離奇身世
公元前10世紀左右,在今伊朗西部居住著兩個伊朗語部落群體,波斯在南,米底在北。公元前612年,米底和巴比倫一起摧毀了亞述帝國,米底從此號稱帝國,成為西亞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波斯人成為他們的臣屬。居魯士大帝就是波斯人與米底人通婚的後代。
傳說,一天晚上,米底國王阿斯提阿格斯夢見女兒芒達妮的後代奪取了自己的王位,並成為亞細亞的霸主。於是,他決定將女兒嫁給地位較低,且性格溫順的波斯王子岡比西斯。但在女兒懷孕時,阿斯提阿格斯又被一個噩夢驚醒:他夢見從女兒的肚子裏長出的葡萄藤,遮住了整個亞細亞。為防不測,阿斯提阿格斯決定外孫一降生就把他處死。
這個新生的嬰兒就是居魯士大帝。他一生下來,就被交給國王的親信大臣哈爾帕哥斯處理。大臣不忍心,便把孩子轉交給一對牧羊人夫婦,告訴他們把嬰兒弄死。牧羊人夫婦也不忍心殺死孩子,於是就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來撫養。
就在居魯士十多歲的時候,國王阿斯提阿格斯知道了這個秘密。宮廷祭司說,這個孩子曾在遊戲中成為國王,就不會再第二次成為國王了。阿斯提阿格斯因此消除疑慮,將居魯士送回波斯。
“宇宙四方之王”
居魯士長大後成為波斯人的首領,統一了波斯的十個部落,並率領波斯人進行起義,反抗米底。
公元前539年,居魯士下令進攻新巴比倫王的首都巴比倫城。巴比倫國王那波尼德聽到居魯士前來進攻的消息時,哈哈大笑說:“讓他在巴比倫城下大哭吧,也許能把城牆哭倒”。因為巴比倫城異常堅固,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城牆是用掘護城河時取出的土燒成的大磚砌成的,磚和磚之間還塗上瀝青,寬厚的城牆呈四方形,所有的城門連門柱都是青銅鑄造的。
然而,居魯士率大軍來到巴比倫城下,並沒有立刻攻城,而是利用城內反對國王的巴比倫貴族掌握的軍隊,打開了城門,使巴比倫城很快落入他的手中。
隻用了十幾年時間,居魯士便滅掉米底、呂底亞、新巴比倫三大王國,降服了猶太、腓尼基,把地中海東岸至中亞的廣闊地區、眾多民族都統一到波斯帝國之中。
進入巴比倫這座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後,居魯士決定把波斯帝國的首都遷到巴比倫城,並且宣布自己是“宇宙四方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