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1 / 2)

夏桐放下電話,金雛鳳笑著問了一句:“你媽打來的?”

金雛鳳雖然知道夏桐不願意稱呼常若善為媽,但是她為了給夏桐一種認同感和親切感,結婚後,每次跟夏桐說話,提到慕建國和常若善,都是“你媽如何,你爸如何”。

夏桐也不能跟她去掰扯這些,時間長了,也還就真的麻木了,有時自己說話都會帶出來,“我爸如何,我媽如何”等,怪不得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夏桐就這樣不知不覺被老太太同化了。

“嗯,她問我這一趟順利嗎?說昨天想過來看看我,又怕我一路太勞累了,又說晚上他們會過來。”

金雛鳳一聽這話,笑著說:“你媽這幾年到底是改了許多,知道你不願意上門,也不勉強你。”

這點夏桐倒承認,常若善確實比以前好多了,至少一周會過來看看寧寧和婉兒,這些吃的米麵菜等綠色食品也沒少往這邊送,孩子生日、過年什麼的也知道給孩子和夏桐買件東西,也不逼著夏桐進慕家,除了慕斯年帶著兩個孩子去過幾次。

正說著,羅水蓮回來了,夏桐一看司機和保姆兩人手裏都拎滿了東西,才想起來是賀慕堯要過來住兩天,忙給賀慕堯打了一個電話。

羅水蓮回屋換衣服時,夏桐跟了過去,問了問她不在家的這段時間,常若善有沒有過來。

“來過幾次,都是禮拜六來,一家子都過來,拿不少東西來,吃完飯再走的。”

“那婆婆覺得他媽媽有沒有和氣些?你看見她還會生氣嗎?”

夏桐想知道羅水蓮對常若善的看法有沒有改變,如果因為常若善給羅水蓮臉色或委屈,夏桐是不會同意讓他們住進來的,畢竟在她心裏,羅水蓮比常若善要重要的多。

“人倒是比先前和氣些了,來了也會跟我打個招呼,隻是人看著還是不喜笑。”

夏桐把慕家的情況介紹了一遍,“婆婆,你說,要是他們過來,你會不會覺得不自在?”

“這個,孩子,雖然我們當初不願意你嫁進他們家,可是畢竟你和小年結婚了,這麼多年,你也從沒有去過他們家,都是他們來就和我們,怎麼說,他們也是小年的親生爹娘,你把他們接到家裏來是對的,為人子女侍奉老人是應該應分的,我沒事。再說了,他們來了也好,我還想去看看小樟,還有,你大爸和大媽還想帶著我和你奶奶還有你老姑出門玩去,坐什麼船,我看你這人少,忙不過來,還沒答應呢。”

去年送走夏寧遠和廖宛玫,第一年有很多規矩講究,喪事辦完,是頭七、三七、五七,後來又是百日,接著又是鬼節,然後就是冬至,頭一年冬至要立碑,冬至過後緊接著又是春節,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這天,都要祭祖。

吳懷作為唯一的孫子兒子,這些事情自然不能缺席,所以他承諾的帶著溫萱去環遊世界的願望便往後推了一年,打算今年清明之後再走。

因為溫萱說吳明伊一人在家也孤獨,不如帶著吳明伊一起走,正好也能把夏世蘭和羅水蓮一起帶走。

“那婆婆就去吧,有老姑和奶奶在,你們幾個也熱鬧些。”夏桐一聽這個忙答應了,她願意羅水蓮多出去走走,見見世麵,前六十年,她過得太苦了。

夏桐抱住了羅水蓮,她心裏覺得老人家要出門幾個月還怪不舍得的,羅水蓮也已經過了七十,令夏桐比較安慰的是羅水蓮這十年可一點也沒有見老,身體一直很康健。

“你要不舍得婆婆,婆婆就不去了。”羅水蓮也不舍得離開夏桐,離開寧寧和婉兒。

“去吧,也就幾個月時間,過年也就回來了,婆婆應該出門去看看,沒看過的沒吃過的沒玩過的都試試,不要怕花錢,我自己也有錢。”

“曉得我孫女有本事,你當我還是在鄉下什麼也不懂的老婆子?”羅水蓮開了句玩笑。

生活環境不一樣,眼界也確實不一樣,羅水蓮這些年一直跟著夏桐,不管是在波士頓還是在羅家灣,有金雛鳳、吳明伊、吳懷、溫萱等人熏陶,她的言談舉止也跟著慢慢變了,首先變化最大的是外表,皮膚不再黝黑粗糙,人自然就看得細致些,穿衣服也就不那麼土氣了,日子舒心了,臉上的皺紋也就少了些,所以她看著比十年前竟是年輕了些。還有她的口音,雖然還有點鄉音,但是至少大多數人能聽得懂她的話。

另外一點,羅水蓮對錢財的觀念也改變了很多,她知道夏桐自己能掙錢,除了每月的零花錢,夏桐又給她辦了一張附屬卡,羅水蓮雖然不會大手大腳亂花錢,但是該花的錢絕不小氣,人情往來她知道掂量著辦,不會讓慕斯年和夏桐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