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軒帝揮手言道:“好了,快去安排吧,朕累了,想休息了,跪安吧!”泉均奇心中暗歎,低聲道:“是,臣弟告退!”
張威陪爺爺張玉回府,路上張玉已將北疆形勢告知張威,回府之後張玉哪裏還能看出是病殃殃的老頭,隻見其左手拄著虎頭拐,右手提著張威的耳朵,寒聲罵道:“我說你小子長能耐了啊?沒看見大殿上老夫給你使眼色嗎?還單手耍大鼎,還二品將軍,我呸!你怕死得不夠快嗎?老夫就你和小逞兩個孫子,小逞還不能回來,你要是死在外麵,誰給老夫傳宗接代啊,張家要絕後了嗎?嗚嗚嗚……”
張玉越說越氣,居然捶胸頓足,嚎啕大哭起來,卻是一直沒有鬆開張威的耳朵,張威耳朵通紅一片,嘴角抽搐,哀聲道:“爺爺你輕點,快鬆手,再擰孫子這耳朵可就掉了,再說大殿上我看你眼睛一直閉著,氣都喘不上來,哪裏有給孫兒使什麼眼色了。”
張玉也怕孫子受傷,鬆開了手,但是臉色依舊難看,罵道:“你這是咒老夫早死嗎?什麼氣都喘不上來,也罷,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張威嬉皮笑臉道:“什麼怎麼想的,我巴不得爺爺你能長命百歲,護佑我張家昌盛呢。”
張玉罵道:“小兔崽子,老夫都被你給氣糊塗了,我說的不是這個,我說北疆戰事你怎麼想的。”
張威恍然道:“這個啊……,我倒是真有些想法。”
張玉道:“什麼想法?”
張威道:“這次弄好了,說不定我哥能回來和咱們團聚。”
張威的哥哥名叫張逞,比張威大十歲,與張威同父異母,張逞之母是沁國將軍之女。沁國位於泉國南部,兩國以沁河為界,沁河自西向東隔斷兩國後東流入海。泉國沁國互為敵國,兩國連年戰爭不斷,張威之父張清年輕時奉君命伐沁,使美男計搞定沁國守將之女,後與守將之女使反間計算計沁國守將,沁國以為守將反,殺守將,張清乘其亂大敗沁國,揚名沁泉,後沁國察張清之計,恨張清入骨,恨不得吃其肉焚其骨,終在去年計殺張清。
張逞即為張清與沁國守將之女所生,因種種原因,身不容於泉沁兩國,得張玉與張清暗中相助,張逞在泉國北疆第三關劍央關十餘裏處的劍影山落草為寇,因地勢複雜,又處於兩國交界之處,倒也無官兵騷擾,反而聚集了兩三萬亡命之徒,過的也算逍遙。
張威與張逞兩兄弟感情甚好,張威年幼時常求張玉手下親信帶其到劍影山找張逞玩耍,常聽張逞歎氣:“有家不能回,我要終生為匪了嗎?”
卻說張玉聽張威說能與張逞團聚,且悲且喜,驚疑道:“小威,你要做什麼,千萬別亂來啊……”
張威奸笑數聲,低聲道:“爺爺,我隻需如此如此……,還怕事不可成嗎?”
張玉麵色陣紅陣白,喃喃言道:“雖然有些冒險,但也是個可行的辦法,娘的,就這麼幹了。”
兩日後午時,泉國皇城北門外,十萬胡服騎兵隊列整齊,氣氛蕭殺,人人斜跨腰刀,身背長弓,手執長槍,麵色堅毅,除了北風呼嘯之聲和偶爾的馬嘶聲外不聞半點雜音。
城門樓上泉軒帝及眾文武依次而立,泉軒帝身披金龍戰袍,揚臂高聲道:“泉國兒郎們!今日你們代朕出征,用你們熱血的激情去征戰!舉起你們的刀,拉起你們的弓,用你們的長槍,用你們的牙齒,用你們身上的一切去狠狠地蹂躪我們的仇敵!你們無須回望,你們無須猶豫,你們的親人就是朕的親人,你們的父母就是朕的父母,如果你們戰死沙場,朕必定善待你們的親人,喝了這碗酒,就去打造屬於你們的霸氣傳說吧!幹了!”
泉軒帝舉起一碗烈酒,仰頭喝盡碗中之酒,將酒碗猛摔於地,高聲叫道:“出征!!!朕等著你們凱旋歸來!”
張威列於十萬胡服騎兵前方,腰跨三百斤禦賜黑金龍刀,豪氣頓生,一口喝盡碗中酒,然後把碗一摔:“哈哈哈……出征!!!出征!!!”隨即把馬韁繩一拉,向北方疾馳而去。
十萬騎兵隨之喝酒摔碗,以槍指天,齊聲高唱:“出征!!!出征!!!我輩飛騎征北蠻,馬革裹屍誓不還;千古忠魂今猶在,佑我大泉萬年安!”聲震雲霄!然後便見萬馬奔騰,塵囂喧天,十萬鐵騎,頭也不回,隨張威向北飛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