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了哈哈大笑了起來,頗有同感的點著頭。
“一般是些什麼人去找呢?外地人多嗎?”我希望能獲得一點文刀山的信息,於是旁敲側擊地問。
“差不多全是附近幾個鄉鎮的年輕人,他們無所事事,前段時間一天到晚就耗在白衣鎮,結果可能屁都沒有撈到一個,不到兩個月,就沒有人去了。外地人也有,但是不多。”
“那你知不知道,有沒有一個四十多歲的,瘦高個子叫文刀山的人?”我連忙問道。
“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我可以幫你打聽打聽……”他說。
我失望的“哦”了一聲。
“你來這裏是為找他嗎?”
“嗯。”我撒了個謊,“他是我一個朋友,聽說也跑到這個地方來了,家裏剩了一大攤事——他家人托我來幫忙找找。”
“哦…….這麼回事,你放心,這地方不大,附近的幾個鄉鎮我都挺熟,我幫你打聽打聽,應該很快就有消息的。”唐大軍熱心地說。
“那太謝謝你了,你就是白衣鎮人嗎?”
“不是,我是駟馬的,家就在你剛才上車那個橋頭不遠處。”他說
我們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著,唐大軍是一個比較開朗健談的年輕人,很快我們就熟絡了起來。
他今年剛滿24歲,卻已經開了八、九年車,開始是駕駛拖拉機,後來開小貨,這輛大卡是兩年前才換的,專門用來拉白衣鎮的水泥礦石。
從他口中得知,白衣鎮其實並不是一個鎮,最多隻能算是個村,人口不過幾千人,偏僻落後,隻不過麵積較大。四年前,一個勘測隊發現了白衣泥土含礦量極高,於是就有幾個有錢人承頭開采,三年來,白衣已經有兩個大型水泥廠誕生。
因為偏遠,白衣鎮的居民很少與外界聯係,除了定期購買生活用品外,一般不出山。他們的經濟收入也主要是自產的農產品和一些用竹篾編織的手工品,拿到駟馬來變賣。
白衣居民用電,都還是三年前建水泥礦的時候才牽的線路。這一條鄉村道路也是那時候修成的,不過現在這條路已經被壓得麵目全非。那幾個礦廠老板正打算新建一條貨運鐵路,以降低成本。
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唐大軍歎了口氣,似自嘲地說:“鐵路建起,我就失業了。”
“怎麼會呢!一個地方富裕起來了,不管做什麼都能生活。”我說。
“那倒也是。”他笑著說,“像白衣的一些居民原來窮得不行,現在因為幾個礦廠,不少人腰包都鼓了起來——瞧,前麵不遠就是白衣了。”他說著,用手指了指。
我順眼望去,卻隻看見連綿起伏的群山。
汽車在公路上蜿蜒盤旋,這段路況極差。唐大軍不再說話,集中精力開車。
車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搖擺,不時要避讓迎麵而來的汽車,像一葉扁舟在風頭浪尖裏顛簸起伏,攪得我的胃一陣翻騰。
過了一會兒,終於聽到了雞鳴犬吠聲。
唐大軍在一個三叉路上將車停了下來,指著右邊的一條道路說:“從這條路過去不遠,就是白衣街道,我從左邊這條路到礦廠去。”
我給他路費,他執意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