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永和九年(353年),是農曆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孫統、謝安、支遁等40多名誌士,在紹興蘭亭舉行聚會,大家坐在環曲的水邊,把盛著酒的觴(古代一種帶嘴兒的酒杯)放在流水上,任其順流漂而下,觴停留在誰的麵前誰就要將其中的酒全部飲下,並賦詩一首,否則就要罰酒三杯。大家飲酒賦詩,論文賞景,其樂融融,形成了一部詩集,王羲之為此詩集寫了個序,就是著名的《蘭亭集序》。《蘭亭集序》書文俱佳、舉世聞名,被後人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王羲之的氣度、襟懷、情愫被表現得淋漓盡致,確實是“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這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雅事,也鑄就了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豐碑。
世間流傳著,形形色色有關《蘭亭集序》的逸事趣聞。據說當時王羲之寫完之後,對這件作品非常滿意,後來曾重寫幾篇,都達不到原來的境界,他感歎不已,曾慨歎道“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他十分珍惜這部作品,把它作為傳家之寶代代相傳,後來傳到他的第7代孫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愛書法,過世前他將《蘭亭集序》傳給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對書法也頗有研究,他將《蘭亭集序》視為珍寶,藏在臥室內特意鑿好的洞內,最後被皇帝“騙”了去,辨才鬱悶致死。
世代文人對“曲水流觴”津津樂道。雍正皇帝對此也極為感興趣,他仿照古蘭亭意境在圓明園中建流杯亭,後被乾隆帝命名為“坐石臨流”。乾隆覺得這座亭子的文化內涵意猶未盡,於是將原來的小亭改建成重簷八方亭,把原來的石柱換成方形青白石柱,在每根柱上摹刻一冊蘭亭貼,這就是著名的圓明園蘭亭八柱。
曲水流觴效法自然。水向低處流,但水在流動過程中,很少筆直的流動(除非自然和人工的幹預),它都呈現彎曲的狀態。曲水流觴充分利用水的自然力和彎曲的特性,加上文人的不斷演繹,造就了令人驚歎的文化!
治水與治國一脈相通
我國對治水認識是很深刻的,已經將其上升到治國的高度,翻開中國的曆史,治國與治水確實緊緊地聯係在一起,可以說中國的曆史,也是一部治水的曆史。
管仲(約公元前725~公元前645年)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偉大人物,由於他卓越的貢獻,後人都稱他為管子。盡管管仲出生於貧寒之家,由於其聰明才智和愛民如子,被齊桓公拜為上卿,任齊國國相40多年,他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諸多方麵進行了係列的改革,成效顯著。在水利方麵,可以說他是最偉大的戰略家,他對水的認識非常深刻,他異常重視興修水利,在中國曆史上首次提出了治水是治國安邦頭等大事的論點,並將其應用實踐。他和齊桓公一起探討治國方略時進言說,“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屬,水最為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什麼是“五害”呢,這裏所說的“五害”不是我們曾經流傳一時的“蒼蠅、蚊子、跳蚤、老鼠和臭蟲”,而是指水、旱、風霧雹霜、瘟疫和蟲災。他通過興修水利促進生產,最終實現了他夢想的“倉廩實則知禮儀,衣食足則知榮辱”的理想,齊國國富兵強,成為戰國時代強大的國家。
關於治水與治國的關係,還有一個著名的故事。東周以後,諸侯並起,列國稱霸,出現戰國七雄,其中秦國最為強大。秦國想消滅韓國,韓桓惠王出了奸計,派水利專家鄭國當間諜,意圖讓秦國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拖垮秦國的國力,也就是“疲秦”之計,“欲罷之,毋令東伐”。後來,計劃敗露,秦始皇大怒,要殺鄭國,鄭國運用七寸不爛之舌遊說免予殺身之禍,他說,盡管我作為間諜興修水利,然渠修成之後,對秦國是十分有利的,我隻為韓國延長了幾年的壽命,卻為秦國建立的萬世之功,秦始皇認為鄭國說得很有道理,赦免了他的死罪。並且重用鄭國,在公元前246年動工興建引涇灌溉工程,十多年渠成。命名為鄭國渠。此工程在當時來說十分浩大,從涇河仲山峽穀引水,東西幹渠長150km,橫貫關中平原北部,充分利用涇河多泥沙的特點,引洪灌溉並改造鹽堿凹澇土地,形成了麵積達406萬畝(秦製1畝等於今0.69畝,相當於280萬畝)的灌區,畝收一鍾(合今122.5kg),由於鄭國渠的貢獻,“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也許秦國嚐到了興修水利的甜頭,秦代還建成了四川都江堰和廣西的靈渠,連同鄭國渠合稱秦代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還發揮著其作用,它成為水利工程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