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通過衣服的熱傳遞
在皮膚和著裝人體最外層表麵之間的幹熱傳遞是相當複雜的,它包括介於空間的內部對流和輻射過程,以及通過衣服本身的傳遞。為方便計算,蓋吉叫樣等人介紹了如概念,用似這個非尺度指標來說明著裝人體通過皮膚衣服外層散熱的總的熱傳遞阻力,一定服裝值的測量是相當困難的。例如隻測定每一層紡織品的傳遞阻力,同樣地隻測量建材料的傳遞阻力這是不夠的。為了得到精確合理的測量,需要使用像人體尺寸一樣大小的人,該人實際的人體服裝(紡織品之類)因為具有必要電子設備的暖體假人,其製作是昂貴的,所以現僅有幾個樣品在工作,而它們中的絕大多數是與軍亊和航空實踐有關的。遺憾的是,在文獻中隻見到一些關於少量衣著的值的報道。而且還包括了因素(著裝體表麵積對裸體麵積之比)的數值,而後者將在涉及用輻射和對流形式散熱的有關部份討論。雖說目前尚不太完善,但它仍可能以合理的精確度來評價一定著裝的克羅值。
目前大量的實驗性調查研究工作是在堪薩斯洲立大學(環境研究所和服裝與紡織係)進行的,其目的是在人體著裝習慣的統計分析基礎之上,對大量男女典型服裝的克羅進行評價。當這些測量是合適的,就是最新的值,是原有工作的一個延伸,也是我們所期望的,目的是以現有各種類型建築結構得到熱傳遞係數的表格一樣,可以得到關於克羅值的表格。
一定紡織品係統的熱阻,首先和重要的是依賴於該紡織品每一層的厚度。所有製做衣服的一般紡織品材料,其孔隙率是有變化的,所以用中等厚度的紡織品來評價其每一層的熱傳遞阻力是極為重要的。不同類型紡織纖維(毛、棉、絲、化纖、尼龍、玻璃)之間似乎未看出顯著差別來。由於空氣中濕度變化引起紡織的改變對傳熱阻力隻有很小的影響。另一方麵,如果紡織品果真變得“濕”了,也就是說如果在纖維之間被水所占有,此時的熱傳遞阻力則將會大大下降。
除了紡織品本身的熱傳遞阻力和紡織品層次之間的空氣層,同樣是重要的以外,衣服的縫和合體也有一定影響。鬆寬懸掛的衣服,在空氣層能產生一定的通風,可以出現“煙囪作用”。相同的情形能發生於具有“風箱作用”的類似身體運動。
對於大風速而言,氣流的動態壓力就可通過衣服形成一個氣流,這取決於衣服材料的透氣性。這種通風的熱損失可以與似同來看待。也就是說對於以通風為轉移的不同服裝,可以測定其克羅值。然而,在室內環境常遇到的是低風速,可以設想由這種通風引起的熱損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