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路“袖裏乾坤”拳藏袖底,形相便雅觀得多。Ww WCOM衣袖似是拳勁的掩飾,使敵人無法看到拳勢來路,攻他個措手不及。殊不知衣袖之上,卻也蓄有極淩厲的招數和勁力,要是敵人全神貫注的拆解他袖底所藏拳招,他便轉賓為主,徑以袖力傷人。
沈魚見他攻到,兩隻寬大的衣袖鼓風而前,便如是兩道順風的船帆,威勢非同可,心下也是暗歎。
玄難在原著中描寫,內功力道並不下於丁春秋之流,此時沈魚正麵相對,倒也領會到了這點。
當下不敢分心,一掌六陽掌力拍向玄難僧衣衣袖。玄難的袖力廣被寬博,沈魚這一掌‘陽歌鈞’卻是力聚而凝,隻聽得嗤嗤聲響,兩股力道相互激蕩。
殿內群雄隻聽得一陣悶響,在一看去,場內兩人中,玄難大師卻是被這一對掌給打退了幾步。
群雄見此,都是一驚,尤其是那些不知道沈魚底細的,更是如此。
沈魚看上去不過一少年,他們又哪裏想得到堂堂少林達摩堂座在對拚之時會被一少年打退。
當然,且不管其他人怎麼想,場內兩人的比鬥還沒結束。
玄難方才經沈魚一掌,也知道對方能破掉自己的袖裏乾坤,心中明白沈魚方才給他留了麵子,心思一轉,倒也沒繼續用袖裏乾坤。
袖子微收,再度使出一門拳法。
玄難這回所使拳法,在場眾人盡皆識得,那是江湖上流傳頗廣的“太祖長拳”。宋太祖趙匡胤以一對拳頭、一條杆棒,打下了大宋的錦繡江山。
自來帝皇,從無如宋太祖之神勇者。那一套“太祖長拳”和“太祖棒”,當時是武林中最為流行的武功,就算不會使的,看也看得熟了。
這時群雄眼見這位名滿下的少林高僧所使的,竟是這一路眾所周知的拳法,誰都為之一怔,待得見他三拳打出,各人心底不自禁的出讚歎:“少林派得享大名,果非幸致。同樣的太祖長拳,在他大師手底竟有這麼強大的威力。”
倒也沒有在意對方為何不再使用成名絕技‘袖裏乾坤’了。
沈魚麵對玄難一手簡樸的太祖長拳,倒也不敢覷。
玄難一身武功見識,以及深厚內力,便是使用這等粗淺的拳腳,也並不表示比什麼少林七十二絕技來的差了。
一掌‘陽春白雪’,正好以玄妙內勁相迎,輕飄飄忽如飛雪,攻敵間隙,悄無聲息便打向玄難要穴。
玄難見沈魚無意與他對攻,當下身形一動,卻又換動作,雙拳變幻,猛地裏雙掌齊舞,立時向沈魚連續擊出一十八掌,這一十八掌連環而出,左掌尚未收轉,右掌已然擊出,快無倫。
沈魚見此,也隻得收了攻勢,這少林派“快掌”果然威力極強,隻逼得以淩波微步躲閃,玄難擊出了一十八掌,丁春摟便躲了一十八步。
玄難一十掌打完,雙腿鴛鴦連環,又迅捷無比的踢出了五六腿,腿影飄飄,直瞧不清他踢出的到底是左腿還是右腿。
沈魚再是展動身形,忽閃避,步伐雖然出塵,卻也沒能反擊。
場外眾人見兩人身影交及,一人攻勢快如閃電,一人步伐飄渺出塵,心中不免暗歎,多少對玄難和沈魚都升起幾分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