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歲月中,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人類創造出了屬於本民族的奇特的墓葬文化,讓今天的人們既歎為觀止又匪夷所思。作為法老陵墓的金字塔究竟是如何建成的?縱橫歐洲幾個世紀的維京人為何要以船為棺?南馬特爾古墓群的咒語是怎麼回事……翻開本章,一係列奇特的異域墓葬將一一展現在你的眼前。用心閱讀本章內容,遨遊於字裏行間,去體會穿越時空的神奇,去感受異域墓葬的別樣內涵吧。
胡夫金字塔的前世今生
你知道在1889年巴黎埃菲爾鐵塔建成之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築是什麼嗎?答案是埃及的胡夫金字塔,並且這一紀錄被胡夫金字塔保持了長達4000多年的時間。
金字塔不僅是古埃及曆代法老的陵墓,更是埃及人民的偉大榮耀。早在2500多年前,它就在古希臘人列出的世界七大奇跡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如今,穿越幾千年的曆史煙雲後,七大奇跡中,依舊還留存於世的就隻剩下默默矗立在尼羅河西岸的金字塔了。難怪古埃及會有這樣一句諺語:“人類懼怕時間,而時間懼怕金字塔。”
長久以來,作為彙聚了埃及曆史上所有智慧與文明的胡夫金字塔,以其最簡單的外形和最複雜的結構,留給了後人無盡的猜想和謎題。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米,曆經4500多年的風吹雨打,它的塔尖已經磨損,高度也降為了136.5米。整個金字塔大約由230萬塊大小不等的石塊砌成,這些石塊最輕的有1.5噸重,平均重量是2.5噸,總重量約為684.8萬噸。麵對龐大的胡夫金字塔,人們的第一個疑問就是:建造金字塔的這些巨石是從哪裏來的?
有人認為是就地取材,但是這種說法很快就遭到了質疑,因為大金字塔附近並沒有白石灰礦和花崗岩礦。後來,人們在尼羅河東岸的穆卡塔姆采石場看到了白石灰的痕跡,這是離胡夫金字塔最近的石灰礦。那麼,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灰石隻能來自這裏了。至於內部墓室的花崗石,則很可能是來自800千米之外的阿斯旺。
隨即,另一個問題又誕生了:人們是如何將這麼多的石材搬運到工地的呢?用車載,用馬拉?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在胡夫金字塔建成1000年後,埃及才有了車和馬。
對此,有人做出了大膽的猜測。他們猜想,埃及人是用圓木墊在這些石頭下麵,再用棍撬起運輸的。如果使用這個方法,那就必須準備大量又粗又結實的木材。然而,當時的埃及主要生長的是棕櫚樹,這種樹生長速度緩慢,數量又少, 不可能滿足要求。
1980年,在一次考古活動中,人們從地下30米處發現了一個至少深50米的岩壁,這似乎是埃及第四王朝時開鑿的一個港口。接下來,又有人發現了連通港口的水道。據此,有人設想石塊是通過水運而來的。這種方式聽起來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細思量,在缺乏起重設備、滑輪、絞車的當時顯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這可能比用木棍撬運還要困難。
石材的運輸問題,人們至今也沒有找到答案。胡夫金字塔的構建也包含了很多未解之謎。
胡夫金字塔的塔基占地52900平方米。據測量,塔基四邊的長度相差不到20厘米;它的東南角和西北角的高度僅相差1.27厘米,誤差率不到萬分之一。在沒有水平儀、動力設備,甚至直尺都沒有的古代埃及,人們究竟是如何平整出這樣一塊麵積達52900平方米的塔基的呢?據說,古埃及人最好的測量工具就是“腕尺”,也就是自己的胳膊。靠著這種極不準確的“腕尺”,古埃及人卻完成了如此精確的施工。在古埃及人超越時代的智慧麵前,我們隻有驚訝和仰視。
金字塔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使用任何木材和鐵器。因為木材易腐,而鐵器易鏽,它們都無法長久地對抗時間的侵襲。唯有使用石材,才使得金字塔能夠萬古長存。而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任何黏結物,卻能夠緊緊地拚接在一起,甚至連最薄的刀片都插不進去,古埃及人又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當時的古埃及,完全沒有任何工業器械,現代的石材切割機、打磨機是古埃及人聞所未聞的。難道他們真的就僅憑著自己的一雙手,將那些巨大的石塊都鑿成了如此平整的石材嗎?千百年來,建築學家、考古學家們爭論不休,卻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拋開這個問題不談,假設古埃及人已經用神秘的方法將石材都打磨平整了,那麼他們又是如何將這些重以噸計的石塊一層層地壘上去,一直壘到了100多米的高度呢?
有人猜測古埃及人使用了一種木製的船形工具,利用杠杆原理將石塊一點點地舉高,一層層地壘上去。但這種猜測完全經不起推敲,因為船形工具麵對的是從幾噸到幾十噸重的巨石,沒人能說出支撐巨石的支架和繩索從哪裏來。
人們又想到古埃及人也許采用了填沙法,即沿著塔基填沙,沙圍隨著塔基的升高而充當了腳手架,等金字塔建成之後,再清除沙子。可是,要想在一座高146米、塔基邊長約230米的金字塔邊圍上沙子,那得需要多少沙子啊!這麼多沙子從哪裏來,又如何運送呢?
又有人說填的不是沙子,而是鹽,完工之後,隻需用水將鹽溶解就行,不必運走。這種說法更不可信,且不說從哪裏弄來這麼多鹽,隨便一場暴雨就能讓金字塔周圍變成一片鹽水的汪洋。
後來,人們在胡夫金字塔北距地麵13米的地方找到了一個神秘的入口。但從9世紀到現在,隻有盜墓者、探險者和考察者光顧過這個地方,而與入口相連的內部結構依舊無人窺探。
金字塔的內部結構則是另一個幽暗的迷宮。這裏的通道如同樹枝般密集,牆壁光滑,上麵刻著浮雕。通道裏砌有整齊的台階,並向四麵八方延伸。它們經過墓室,一直通向更加幽深的地下。金字塔的墓室裏有兩條通氣孔通到塔外,據說這是留給死者靈魂自由出入用的。兩條通氣孔,一條對著永生的天龍座,一條對準代表複活的獵戶座。可見,這兩個星座是古埃及人向往的靈魂歸宿。
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在於,人們在埃及所有的金字塔內居然都沒有找到任何照明的痕跡。科學家們甚至分析了墓室中沉澱了4500多年的灰塵,也沒有找到燃燒時由煙凝積成的煙灰。人們不禁要問,古埃及人是如何照明的?難道他們在清掃墓室、搬運靈柩的時候,都是如同盲人一般在黑暗中摸索的嗎?
有關金字塔的爭論實在太多,但眾多爭論都傾向於金字塔不是古埃及人的傑作,也不是法老的陵寢,而是—外星人建造的。
今天我們看來玄妙無比、暗含眾多令人咋舌的科學技術的胡夫金字塔,對於外星人來說也許就像搭積木一樣的簡單。他們建造好金字塔後返回了外星,把這個千古謎題留給了人類來解答。
也有人認為,胡夫金字塔是亞特蘭蒂斯島的先民所造。在公元前1萬年的時候,人類還普遍處於混沌時期,而亞特蘭蒂斯島的先民們卻已經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後來,亞特蘭蒂斯島沉入了海底。撤離出來的先民們在埃及建立了科學中心,仿照故鄉的廟宇建造了金字塔,並將所有的知識都封閉在金字塔的內部結構中。
還有人認為,胡夫金字塔是天神下凡的停留站,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座秘密廟宇,在那裏儲藏著自開天辟地以來一直到世界末日的所有記載。它一旦被發掘,整個人類曆史就可以大白於天下。
更有人說,胡夫金字塔是一座精確的天文台,利用它可以觀測宇宙星空,了解星辰的運行。同時,胡夫金字塔還是多功能的計算器,可用來測量土地、計算時間。
時至今日,胡夫金字塔依舊是茫茫沙漠中的一座神秘之宮,靜靜地等待著人類去發現它的奧秘。
吉薩高地的古墓群“檔案館”
吉薩高地,位於開羅西南吉薩省,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地方。因為這裏不僅有世界上為數最多的金字塔群,而且自1991年起,考古學家們先後在這裏發現了160多個古墓。
吉薩高地最北邊屹立著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古老的胡夫金字塔;東南麵是著名的“獅身人麵像”—斯芬克斯;最南邊是門卡拉金字塔。在門卡拉的東麵還有一座角錐形的金字塔,這是卡蒙若內比梯二世王後的金字塔。在幾千年的風雨侵蝕下,它的外表已殘破不堪。也許是它太不起眼,所以在漫長的曆史時期內都無人問津,以至於它的入口都被流沙給掩埋了。1999年3月3日,當工人們在考古學家的指揮下將金字塔門口的大石塊移走後,這座毫不起眼的金字塔的入口才重見天日。
如同吉薩高地上的其他金字塔一樣,卡蒙若內比梯二世王後的金字塔也充滿了神秘的色彩—極其符合現代建築工程學的結構、建築所用的成噸重的石塊的來源、非常隱秘的“墓室”拱門……究竟是誰修建了這樣結構巧妙的建築?金字塔內是否也存在和圖坦卡蒙陵墓中一樣恐怖的詛咒?
當大石塊被移走後,展現在人們麵前的是一個大小隻有19英寸、狹小向下的、豎直的通道,僅能容下一個人通過。由此可見,當初修建這個金字塔的時候,王後肯定不想有人打擾她的墓室。爬下通道後,麵前又出現了一個小洞,爬過這個小洞,才真正進入了墓室。
出乎大家的意料,墓室中沒有任何金碧輝煌的裝飾或者令人眼花繚亂的珍寶,倒是地上那些淩亂擺放的石頭似乎在提醒人們,這個墓室還沒修好。
考古專家說:“從現場的情況看,這個墓穴還沒有修完就停工了。假如完工了,那墓穴應該非常幹淨。或許,王後在工程完工前就已經死去了。”
考古學家估計,這座金字塔大約修建於2500年前。經過一陣仔細的搜索,他們在石棺邊上的沙坑裏發現了一個男人的頭蓋骨。從頭蓋骨的情況看,它至少也有2500年的曆史了。
這個頭蓋骨是盜墓者的,還是其他人的,目前還不得而知。
除了一些石製工具外,墓室裏再沒有其他任何物品。這可能是卡蒙若內比梯二世王後給後人上演的一出“空城計”,也可能是盜墓賊搜刮得太幹淨。但考古學家們並沒有太過失望,因為在當天的發掘工作中,他們還發現了一座疑似埃及第四王朝三代國王們的大祭司的墓穴。
這座古墓已經有4600多年的曆史了,並且保存相當完好,沒有遭盜竊和遭毀壞的痕跡。
墓主的真實身份目前還不能確定,假如這果真是國王大祭司的墓葬的話,那麼墓中一定會有與第四王朝有關的大量曆史資料。因為古埃及王朝的曆史和文化當年隻掌握在這些大祭司手中,使用象形文字和解釋曆史是他們特有的權力。
相比於墓中未解的謎團,更吸引人的要數古埃及的諺語和美國大預言家埃德加·卡西的預言。埃及的古諺語說,每當世紀之交的時候,埃及的一些神秘古墓就會被發現,在人類打開古墓的同時,也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紀。
而埃德加·卡西是19世紀的大預言家,他自稱接到過有關大金字塔和獅身人麵像來曆的超自然信息,預言每當世紀之交的時候,有關金字塔的或者其他的古信息就會被發現。他曾經預言人類在19世紀末,將發現胡夫金字塔入口。後來這個預言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在1881年,胡夫金字塔的原始入口被英國探險家霍華德·維斯找到了。
而埃德加最大膽的預言則是:在獅身人麵像的爪子或者金字塔地下有一個規模浩大的地下“檔案館”,“檔案館”收藏著有關人類起源和智能發源的原始資料,而這個地下“檔案館”被發現的時間將是20世紀90年代末!
難道,考古學家們發現的這座沉睡了4600年的古墓裏麵,真的藏有埃德加預言的“檔案館”?一切的疑團都要等到發掘後才能解開。
負責此次發掘工作的,是埃及的哈瓦斯博士。哈瓦斯博士帶領著10人小組的考古隊進入了挖掘現場,神秘古墓的麵紗即將被掀起。
當哈瓦斯博士等人走進深處的墓道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墓道兩邊的壁畫,以及古埃及一個名叫“凱”的大祭司的雕像。
壁畫的內容非常豐富,讓在場的專家吃驚不已。而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麵,他們發現,在過去的4500多年裏,還從沒有人踏足過凱的墓穴。
墓穴中的文物被長時間地掩埋在沙土裏,所以,剛一出土,馬上就被噴上了一層特別的化學藥劑進行保護。在頭幾天的發掘中,人們隻找到了一些工藝品和石製器皿,並沒有什麼驚人的發現。幾天之後,埃及考古史上一個重大發現—一塊刻有古埃及文字的碑文出土了。專家們解讀了碑文,發現裏麵有關於“凱”的記錄,據此,哈瓦斯博士斷定這是凱家族的墓地。
緊接著,一具保存相當完整的女性屍骨被發掘了出來。遺骨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據推測應該有4500年到4600年的曆史了。哈瓦斯博士斷定她是大祭司凱眾多妻室中的一名。
隨後,工作隊終於進入了凱的墓室。墓室的牆上刻滿了象形文字以及表現古埃及人生活、勞作的壁畫。這些壁畫和象形文字曆經幾千年,卻依然保存得相當完好,真是讓人稱奇。
墓室中央停放著一口木製棺材。哈瓦斯博士研究了棺材上的古埃及文字和家庭符號後,驚喜不已地說這就是凱的棺槨。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哈瓦斯博士親自揭開了棺材的蓋子。“木乃伊!是木乃伊!”他激動地喊道。拂去了木乃伊身上的塵土後,人們驚奇地發現木乃伊身上的布居然都完好無損。
此次的發掘工作取得了極為豐碩的成果,哈瓦斯博士激動萬分,因為這是他一生中最偉大的發現。他說:“我們現在所站的腳下,確實有預言家所說的巨大地下宮殿。”而這,也是埃及政府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布這個秘密。
美國著名預言家曾預言:如果人類在獅身人麵像下找到了記錄,那人類就可以搞清楚“我們是誰”、“生命究竟是怎麼回事”等問題。而當年的一些科學家也曾借助雷達證明了他的地下宮殿之說。
哈瓦斯博士曾一語驚人地說:“獅身人麵像地下確實有一個規模極為龐大的巨型建築,不過那是屬於天神奧斯裏斯的,奧斯裏斯專門衡量人間的是非功過。”
雖說這次的發掘沒有找到預言家所說的關於人類的秘密,但如此宏大的地下建築卻讓人們歎為觀止。並且,哈瓦斯博士領導的挖掘工作並未停止。也許,還有更大的秘密等待著人們去解開。
烏爾王陵的刀光劍影
19世紀50年代,一位英國的領事在西亞兩河流域的烏爾遺址上發掘出了一些文物,其中有些圓筒狀的陶器,上麵刻有楔形文字符號。另外,還有一條通向特爾—穆伽雅爾的通道等。當時,他的發現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卻引發了一名考古學家的好奇。1911年的一天,三位年輕的英國考古學家在閑聊中提起了西亞那些激動人心的考古發現,那位英國領事的發掘成果也被他們提及。其中一位名叫倫納德·伍利的考古學家聽了後,立即想起了《聖經》對烏爾城的描述:烏爾是座美麗的城市,許多商人和學者都居住在那裏,亞伯拉罕也住在這個城市的一所舒適的房屋裏。市民在美麗的亞述廟塔裏膜拜月亮女神。
憑借職業的敏感,伍利意識到:如果古老的《聖經》記錄的故事是真實的,那麼古老的烏爾城遺址應該就在這個地方。
事不宜遲,伍利很快組織了一支精明強幹的考古隊。事實證明,伍利的判斷十分正確,當他們開挖不到一小時,一些曆史文物就出現了。
這些曆史文物出土的地方,位於烏爾城西北接近地表的位置,那裏有一個大聖區的圍牆將神廟、宮殿及其附屬建築都圍了起來。在那裏,伍利的考古隊發掘出了一些用黏土和石頭製成的罐子,還有以銅為原料製成的各種工具,以及一些黃金念珠、紅寶石念珠和天青石念珠等。這些都是古代墳墓裏的陪葬品。
陪葬品的出現證明了這個地方確實存在著極有發掘價值的古墓。為了更好地發掘這些墓穴,伍利又回去做了精心的準備。幾年後,古墓的發掘工作正式開始,一座座古墓相繼重現在陽光下。隨著發掘工作的深入,伍利越發覺得這些古墓並不是一般的墳墓,很可能是烏爾王的王陵。到1931年,考古隊共發掘了1850座墳墓,其中有16座是王族墓室。
重見天日的烏爾陵墓,是勤勞智慧的東方人在漫長的曆史時期中創造出來的文明傑作,將今日的人們帶回到了那個激動人心的古老世界。
王族墳墓主要的建築材料是石塊,因而墓頂、墓身和墓基都是用石塊建成的。墓頂呈圓拱形,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墓室。墓室則位於地麵之下,它僅通過一條陡峭的坡道與地麵連接。墓內隨葬品豐富多樣,與一般市民的墓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說明那時烏爾城的私有製、王族特權已經出現很長時間了。
在整個發掘過程中,最讓人吃驚的發現在於這些墳墓中有大量殉葬者的屍骨。考古隊在一個國王墓中看到男人和婦女的屍體堆滿了墓穴。他們似乎是被人帶到這裏,然後在他們站立的地方被人殺死的。
還有一些頭戴銅盔、手拿長矛的士兵人殉,他們都倒在了通向墓室的陡坡下方。正對著墓室盡頭的是9位宮女,她們戴著華麗的黃金頭飾。入口的前方並列著2輛四輪大車,大車由係在一起的3頭牛拉著,駕車人的遺骸橫臥在車上,而在牛頭附近則有牛夫的遺骨。
這樣的場景已經讓考古隊員們不寒而栗了,誰知後來在淑巴德女王墓穴中出現的場景更讓人觸目驚心:陵墓裏幾乎到處都是殉葬者的屍骨!
在陵墓的過道內,專家們找到了幾個侍衛的頭顱。在漫長歲月的侵蝕下,它們已經變得腐朽不堪,隻有散落在身旁的銅盔銅矛,還在提醒著人們他們曾經擁有的輝煌。在這個墓穴當中,還有許多的宮女身著禮服沿著墓壁排成幾列坐著死去。在這個宮女隊伍的盡頭,一名男樂師用手緊握著一柄用黃金和青石製成的牛頭豎琴,姿態安詳而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