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試卷題末畫上一個句號,蕭桐放下了手中的筆,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試題,確認無誤後起身把試卷交給了考官,快步走出了考場,露出了久違的燦爛笑容迎接難得的放鬆時刻。
看見蕭桐的那一刻,在考場外煎熬了兩天蕭桐的父親此刻也如釋重負。
蕭桐的父親叫蕭梧,在別人的眼裏沒有什麼,但蕭桐一直覺得很怪,這是他爺爺改的名字,隻因他的爺爺鍾愛養殖梧桐樹,古人認為梧桐是一種智慧之樹,能知秋潤秋,所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這葉便是梧桐葉,兒子就叫了蕭梧。蕭桐的奶奶生育他父親的時候大出血,命懸一線,最終雖母子平安,但他的爺爺也一陣後怕,決定不再生育,所以當這個孫子出世的時候,這個名字就落在了他身上也就叫--蕭桐。
今日是高考最後一科,當考卷交上去的時候一切已成為過去,隻等塵埃落定。陸陸續續地越來越多的考生迫不及待地衝出考場,笑容滿麵地跑向自己的家長和老師。
結束了兩天的“大考”,學生們都紛紛表示終於可以放鬆一下。蕭桐領著父親去到宿舍收拾好了想帶走的東西,剩下的留給了宿管大爺。離開了曾經住過了三年的地方,蕭桐的心裏好像空空落落的,走出校門的時候,蕭桐習慣性的回頭望了一眼,在嘈雜的人流中,蕭桐已經感覺到他已經不再屬於這裏。
高考過後的三個月“真空期”裏,學校不管了,家長放手了,大學也連不上了。蕭桐感覺生活一下子不一樣了,變成了另一種方式,雖然談不上‘解脫’但心裏確實沒有什麼壓力了。
也許是壓抑得久了,釋放得也更加徹底。這段時間裏,蕭桐和他的幾個發小、知己好友把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一一嚐試了遍。去聚餐,通宵上網,ktv,閑逛狂歡......蕭桐有一種不真實感,長久以來一直壓在身上的枷鎖突然沒有了,有一種失去自我的感覺,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奮鬥的理想,也沒有老師的諄諄教導指點方向,這時,他感到有一絲傍徨、一絲迷茫。
很快高考就放榜了,有人歡喜有人愁。蕭桐的成績在級裏一直名列前茅,果然不出眾人所料蕭桐如願高中了,他的心裏並沒有起太大波瀾。但一位跟他從小玩到大成績優異的好友--朱濟卻高考落榜了,名落孫山。
朱濟語文科交了白卷,這件事隻告訴了蕭桐。他的大學夢被一個分數無情的摧毀了,十二年寒窗苦讀換來一紙失敗的“宣判書”。現在留給他的選擇並不多:一是在本地大學讀,[本地錄取分數線低],分數剛剛達到二本,二是直接找工作,開始進入社會這個大染缸,三是複讀,重整旗鼓來年再戰。
蕭桐幾次去朱濟家裏做客時,發現朱濟已經失去了往日自信的笑容,麵對父母失去希望的眼神讓他無地自容,麵對老師、同學關切的問候隻想逃離得越遠越好。他被圍困在了灰暗、彷徨、失落的泥潭裏不能自拔。
有時候還獨自發呆,一個人黯然神傷,蕭桐有些不解。但蕭桐決定幫助他從黑暗中走出來,讓他重返哪個聰明伶俐、自信的男孩。
蕭桐知道朱濟有一個口頭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他一直渴望去一個地方--泰山。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恒,為五嶽之長”,也有“天下第一山”的美稱。蕭桐也一直心生向往,早已經有了去泰山一遊的念頭。
於是蕭桐便有了一個主意,開了一個qq討論群,拉了一些信任、知己、談得來的好友進群,大概情況跟他們說了之後,告訴他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遊,他們又拉來了一些人。蕭桐本意是人少一些輕裝上陣,容易互相照顧。現在硬是從7人變成了25人的群。蕭桐也不好說什麼,畢竟他們是好意,漸漸的群裏開始熱火朝天的聊了起來:
“朱濟這個是什麼情況,有人了解嗎”
“就是交了白卷唄,當時我就在他後麵,我看到了,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我什麼都不服,我隻服他的成績,從小學到高中,他那一次考試是掉出前三甲的?每門成績名列前茅,都不知道他怎麼想的交白卷”
“有人知道他為什麼交白卷嗎?學霸再厲害也不能交白卷啊”
“但他一樣考上了本地二本,該傷心的是我們”幾位考試不如意的夥伴抱怨......